2008年12月29日

Discours de la methode - Rene Decartes [2]

在笛卡兒重新建立起其哲學系統前,他會依照某些規則去探索生命的真理,如下:

服從我國的法律和習俗,篤守我靠神保佑從小就領受的宗教,在其他一切事情上以
周圍最明智的人為榜樣,遵奉他們在實踐上一致接受的那些最合乎中道、最不走極
端的意見,來約束自己。


這樣的信念造就了笛卡兒成為一個卡在邊緣的人,有人說他是無神論者,也有人說他仍是
虔誠的教徒。關於這點,我想不用在這個地方上鑽牛角尖,但至少他這樣做是明哲保身的
,在那個不信奉神就被會抓去砍頭的年代。他這樣做是很聰明的,遵循著周遭的人可以接
受的文化跟價值觀活著,會讓他在進行某些變革時面臨較小的抵抗。如果說他身為一個法
國人,卻採用了亞洲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及思考模式,這對於他所身處的社會來說,是
相當嚴重的一個挑釁,在內化的思想跟外顯的行為必須要有所區隔,這是一種低調和沉潛
的力量展現。

另外,參考最明智的人作為榜樣,這也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論點。他在這個過程中以多數人
想追求的目標作為行為的準則,同時他可以去思考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準則會成為一種指標
,在這之中一定有某些觀點可以獲得普遍的認同。這可以幫助自己在判斷別人的行為上盡
可能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而避免犯下武斷和偏見的錯誤。

在行動上盡可能堅定果斷,一旦選定某種看法,哪怕它十分可疑,也毫不動搖地堅
決遵循,就像它十分可靠一樣。


我覺得他這邊所談的一種價值觀的選擇,選擇何種價值觀做為人生追求的標的是每個人的
自由,不需要去批判他人所選擇的價值觀,但也不要因為跟自己相同價值觀的人少就覺得
不安可疑。選定了就去走,不要看到別人選的好像比較好就見異思遷,這樣永遠都會覺得
別人的好像都比較好,然後一直在原地繞圈。就像書裡面提到的例子,在森林中迷路就選
定一個方向走,總比在原地打轉強。

永遠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運,只求改變自己的願望,不求改變世間的秩序。
總之,要始終相信:除了我們自己的思想以外,沒有一樣事情可以完全由我們作主。


這點很重要,有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努力之後就一定會有回報的,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在這
點上給孩子們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小時候,我們常會讀到"凡含淚耕種,必歡笑收割"這
一類的話,是沒錯,引導人勤勞努力是個很不錯的方向,但是現實不會這麼美好,要歡笑
收割你也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這就是人無法掌控的部分。

如果覺得付出就一定要有好的結果,那麼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泥沼之中,而看不清楚自
己的付出是不是正確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只會怨天尤人,而不懂得檢討自己也容
易鑽牛角尖。我不能去期望別人看見我的努力,反過來我應該要問自己一些事情,我的努
力為什麼別人感受不到?或者是,別人去肯定我的努力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我是為了什
麼在努力呢?

根據笛卡兒的準則,才不會總是指責別人沒有注意到自己,因為他願不願意肯定我並不是
我能夠去改變的,我所能夠完全掌握的,就只有我這個人而已。如果這世界因為我追求自
己的理想而有了一點好的改變,那麼我要感恩其他人認同我的做法;相反地,沒有得到一
些好的迴響,就試著多去了解反對的意見,給自己做個參考。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