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

新橋戀人


有個人愛著妳,如果妳也愛他,
明天妳就跟他說:天空是白的
如果是我,我會回答:但雲是黑的,
那麼,我們就知道是誰相愛了。


這是部比較商業的藝術片,沒有太多很晦澀難懂的部份。談的就是愛情本身,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進而導演對於法國的愛。

片頭一開始一輛奔馳著的跑車,載著一對男女,正當女孩子握上男孩子放在排擋上的手時車子撞上了男主角,而女主角正好經過,愛情就這樣撞上了男女主角。

女主角是茱麗葉.畢諾許,在片中名為米雪兒的女孩子,是一名上校的女兒,原本有個優渥的環境,在遭到初戀男友拋棄同時又患上可能導致失明的眼疾之後,決定自我放逐。

為了找尋男孩?還是為了放棄自己的人生?無人可知。

而男主角亞力克斯是一個流浪漢,他原本就是個流浪漢,
在遇到了米雪兒之後,初嘗愛情的滋味,他瘋狂著愛著她。

他們兩人同時居住在施工中的新橋,
在新橋上有個老人,愛侶死亡之後,喪失了人生的意義,
也過著流浪漢的生活。

這三個人,愛情讓她心碎,愛情讓他瘋狂,愛情讓他心死。
導演拍出了愛情裡的欣喜、狂歡、雀躍、憤怒、妒嫉、自私、瘋狂、絕望、以及安慰等等。

愛情中的所有面貌,被拋棄的放縱,想法衝突的愛情,痛失愛侶的心死,
到最後嘗盡所有味道的愛情之後,終究擁有有希望有未來的愛情。

都值得我們去問,你曾經這樣愛過嗎?

此外,導演在最後毫不掩飾的說出了他對巴黎的愛,
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米雪兒跟亞力克斯這段感情。

米雪兒是一個上校的女兒,而我們知道法國曾經是個武力強大的帝國,
米雪兒象徵著帝國的後裔,失去了往日的榮耀,於是自我放逐、衰敗、墮落。

亞力克斯是一個流浪漢,他狂野,他未受教育,他看似無知卻又擁有無比的勇氣,他便是法國人民的象徵。

這片中拍出來法國裡並不美麗的那部分,流浪漢,收容所等等,
然而不美麗的部分卻真實地讓人嚴肅了起來。

這是一部拍得很漂亮的電影,取景,色彩等等,運用的相當有趣,例如:米雪兒的眼疾一見光便會暈眩而昏倒,結果在米雪兒畫中的亞力克斯卻是鮮黃背景,然後亞力克斯賴以維生的工作就是噴火雜耍。這象徵著亞力克斯的愛是如此的赤裸而狂野,宛如刺眼的陽光跟熊熊的火焰,這不是活在新橋的米雪兒可以負擔承受的愛,或許她是真的不愛他。

你感受過這樣的愛情嗎?如果沒有,至少去感受這部電影吧。

2007年10月8日

nikita

這是盧.貝松(Luc Besson)在1990年的電影,
不同於後來的Taxi系列,或是什麼玩命快遞等等,
在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到盧.貝松對於生命、愛情、自由的探討,
以及對於既定殺手形象的反思,還有所謂對於政府體系的批判。

這部電影大致上可以分成六幕。

第一幕開始於夜裡一群尋求嗑藥歡愉的年輕人,
走過一段長長的路,停在暗示迷幻的霓虹燈下,
其中不停穿插著nikita犯毒癮的呻吟著我要嗑藥,
最後警察到來殺了nikita的同伴,而nikita在昏迷不清的狀況下,
向一名警察開槍,這是第一次nikita為了生存及自由開的第一槍。

經過審判後,nikita將至少被關30年,而以注射麻醉藥做為一個轉折。
其中有些小片段訴說著她對於自由的渴望。

第二幕以一個純白的小房間而nikita昏睡在床上,舊衣服丟在一旁。
暗喻著她的重生,但仍未擺脫過去,而一名黑衣男子-鮑伯-進房間。
在一片白中,黑色象徵著對重生及自由的威脅,十分強烈。
而她在這裡接受訓練教育,其中有一項是一個老女人試著教她微笑,
但她卻怎麼笑都是個哭臉,喪失自由的悲哀及對自由的渴望。
在她的生日那天,鮑伯走進一個充滿噴漆的房間,全是塗鴉跟髒字藉以表達她心中的叛逆
而鮑伯拿著蛋糕祝她生日快樂,並將她的舊衣服帶走,
此時電視中的影片也正打著劇終的字眼,代表絕望憤怒的她已然終結。
她開始主動地學習微笑,化粧,也削去雜亂的頭髮,直到她二十三歲生日那天。

第三幕是鮑伯帶她到一個高級餐廳吃飯,然後他送她一個禮物。
當她滿心歡喜地將禮物拆開時,進入眼簾的是一把槍,她哭了。
因為當她第一次脫離訓練所來到一個高級餐廳時,
她私心以為這是另一次獲得自由而重生的機會,但沒想到她仍是受到控制的。
而在此我們也看到一個殺手或者是情報人員,
他也會有害怕,脆弱,以及無助的時候,這給我們一個反思。
那些英雄主義電影中的特務,並非真的那麼神勇而銳不可擋的,他們也是有人性的。

在這邊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我之前貼的文章有提到過,盧貝松是個一偏好二元論的導演
從這邊開始,只要是上流社會的生活部分,就是出任務的時候,
也就是nikita必須要以虛假的面貌示人,那是個充滿不自由、死亡威脅以謊言的世界。
而回到平凡人生活的部分即是真誠、快樂、自由且充滿愛情的世界。
這是盧貝松的視野看法,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逃回訓練所的nikita,憤怒地向鮑伯發洩,這是她對組織的反抗,
而她吻了鮑伯並說著這是最後一次我吻你,因為那個男人是禁錮的靈魂,
或許他關心她,但他卻也是個得聽命於上級而去欺騙她的人,那不是真正的自由。
而不能給她自由,不能給她坦白的愛情,對她而言並不是個真正的愛情。
關上門後的鮑伯,站在空盪盪的長廊,
顯示了他心中無窮的空虛以及並不能享有自由的孤單。

第四幕是nikita離開訓練所,再一次的自由與重生。
此時可以發現影片開始呈現亮調的色彩,試圖擺脫過去的晦澀。
她遇到了馬可,然後她們很快的墜入情網。
馬可對照於鮑伯便是個自由的靈魂,這裡從衣著的色調是可以明顯發現的。
而馬可總是疑惑為什麼nikita總不會邀請人來家裡,
這是第一次安迪對於nikita的過去感到起疑。

然後任務來了,像是喪鐘一樣敲醒她美麗的生活。

完成任務之後,鮑伯接受了nikita的邀請來到了他們的地方,
此時安迪問起了她的過去,因為他說:她說不許問問題。
代表著她想要藉由逃避來忘卻這段過去,但一旦接到任務總會讓她把現在跟過去接上。
晚餐過後鮑伯給了他們兩張到威尼斯的機票。

第五幕就是在威尼斯,
這是她們處於所謂的熱戀時期,享受著愛情甜蜜的nikita,
那是讓她能獲得短暫自由的時光。
沒想到到了飯店之後,她此時接到任務,
在執行任務的期間,馬可隔著門板說著他對於這段感情的不確定性。
她哭著,遲疑是否該執行任務,她發覺她的過去很難不跟她的愛情產生衝突。
逃避的過去並不會因為一再的逃避就自動消失,反而讓她愈陷愈深。

第六幕則是她的最後一個任務,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
由於任務失敗導致殺人變成必要之時,她崩潰了。
潛入大使館竊取資料的過程中,雖然她的易容一開始騙過了人群,
但她的氣味卻騙不了一隻狗,於是任務失敗。
儘管她再怎麼偽裝,再怎麼地不願意面對,過去的氣味也騙不了敏銳的人。
於是任務失敗,佯裝保鏢的尚雷諾也中槍身亡。

回到家中,當馬可對她說他都已經知道的時候,她問他:「你為何不早說?」
他說:「因為我只愛妳」,此時她才從馬可無私的愛中獲得救贖,獲得真正的自由。

最後一幕相當的有意涵,不說出的字條,不交代nikita的下落,
這是真正的自由,連導演本身都不為這樣的自由設陷。

這部電影的中文名稱叫「霹靂煞」,可以看到盧貝松在那個時候對於電影節奏的掌控,
就已經十分地純熟,然而在緊湊的節奏中,他探討了更多人性的問題。

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愛?

保護之外,包容、接納這些都是盧貝松他所想要表達愛的元素。
愛一個人即使不知道她的過去,或是知道她盡力想要隱瞞的一切,
卻能夠包容,接納,付出然後不勉強佔有的愛,這是他所想表達的真愛。

什麼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對於盧貝松來講,在真愛的空間裡所獲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這樣一個空間裡沒有束縛,只有駕著輕盈的翅膀飛翔。

2007年10月1日

悲情城市


一開始以林文雄妻子的分娩,
象徵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由國民政府接管的新生。

然而分娩的過程中,至孩子出生後的大哭,
林家卻是停電,僅以燭光勉強維持視線,
不見新生的喜悅,卻聞幼兒的哭號,
暗調的色彩,訴說著台灣人活在最黑暗的時代。

林天祿一家人暗喻著台灣人的命運,
戰死的老二代表二戰時期為軍國主義犧牲的悲哀;
僥倖活著回來的老三,在戒嚴時期被栽贓為漢奸,
在獄中被打成白痴,入獄前與外省人合作販賣毒品,
以毒品暗喻香煙,暗示著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
遭受欺凌起而以暴力反抗的老大,被一槍打死;
又聾又啞的老四,最後還是逃不過被抓走的命運。

到最後,只有白痴才能活下來。

老大林文雄(陳松勇飾)以及老四林文清(梁朝偉飾)象徵兩種典型台灣人,
在二二八時期的反抗模式。
片中林文雄從一開始為了老三被抓的低聲下氣求外省人,
到中期因國民政府壓迫被迫將生意關門大吉,忍耐許久的結果就是爆發。
怒燒二胡,怒斥唱著悲歌的人,意味著台灣人不該再自怨自艾自憐,
最終暴力地反抗遭到一槍擊斃。

林文清是個知識分子,又聾又啞的他是個攝影師。
我個人認為在本片中導演是以他象徵台灣,
聾代表著台灣人聽不懂所謂的北京話,
啞代表著不論受任何苦卻說不出口的悲哀。
即使如此,他卻用眼睛,用影像詳實地紀錄了歷史的一切,
攝影代表著雖然聽不懂說不出,然而默默地歷史會寫下一切的悲歌。
但最終仍逃不過被捉走的命運。

這是一部很沈重的電影。

暗調的光影,舖陳著黑暗的時代;
林家一家人在片中有長時間是穿著深色衣服,而外省人通常是亮色衣服;
當導演在觀察林家時,始終透過半開的門看著這家人的喜怒哀樂,
多重的景框象徵著壓迫,無力以及認命的無奈。
繁華的九份老街到人去樓空,意味著迎接國民政府的歡欣到被屠殺的淒涼。

而大遠景拍出史詩般的悲壯,也訴說著台灣人的渺小。

有聲的難過比不上無聲的悲傷,無言總讓人更加沉重,而背負著命運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