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分析【一】

Project都是突然來的,所以很難去做Schedule。呼應一下要開始看的書,分析一下這句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的話。沒錯,未來的事我們很難預料,那些從地心竄出的事情,根本讓人防不勝防,但是一個組織的運作,會有可能所有的Project都是突如而來的嗎?這句話的前提基本上是有問題的,Schedule原本就是針對計畫所做的安排,不會有任何一個組織沒有年度計劃,而相似度極高的Project也不應該充滿"意外"的任務。Schedule的目的不是要準確的預測未來,而是檢視自己對事情的掌握度,因為人往往會高估自己時間的供給,低估時間的需求。因此當意外來臨時,才會手忙腳亂。只有對既定的計劃做好Schedule,面對突如而來的Project,你才有足夠的應對能力。所以那只是偷懶的藉口罷了。

關於能見度的問題,我想見仁見智,有些事情是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但這個自己對自己的角色定義有關,至少對我來說提升能見度不是首要之務,我喜歡的是從一堆混亂的事情當中,釐清邏輯然後重新架構,讓它做的更對或是做的更有效率,我喜歡這個,我認為那是我的價值所在。

2010年12月27日

Work Less, Achieve More

1. 實用性的書
2. 要有紀律的完成更多事,最重要的是"不要做"。運用"拒絕"、"排序"加上"計畫"等三種方式,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花更少的時間完成工作,擁有更多自己想要的生活。
3. 基本概念架構在三種方式上,分別以前三章來介紹,分別是"如何說不","建立清單"以及"計算時間供需"。把基本概念延伸到工作上,第4章談拒絕,第5章談排序,6~9章談計畫。第6章是制定計畫的總覽,第7章是目標,第8章是步驟->執行人員->管理人員,第9章是計畫的風險管理。之後的部分為檢視組織,生活計畫,最後則是實例。後三大部分我認為都是前兩章的延伸,算是實例說明,用來加強印象。
4. 作者嘗試著要解決大部分人在時間安排上的問題,過長的工時導致不幸福的生活。然而過長的工時的起因往往是沒有效率的工作模式。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作者認為傳統的時間管理模式,是無用的。
5. 與作者的共識我想很清楚的,就是"不做"。
6. "不做"不代表什麼都不做,在時間供需的前提下,把珍貴的時間花在該做的事情之上。
7. 人往往會高估了自己的時間供應,同時低估了事情的時間需求,於是所有別人的要求都馬上答應,結果就是時間不足以滿足所有人的期望,所以要學習適切的拒絕。經過第一層篩選之後,仍會有一堆事情需要處理,有些是必須要做的,有些是自己想做的,列出這些清單,用SMART的原則,這能幫助自己更明確地嘗握時間需求,依照事情緊急的順序依序處理。經過第二層篩子之後,就會看到要處理的事項,大多數人的問題在於用命運來抉擇該如何做事,於是挖東牆補西牆的狀況屢見不鮮,與其碰運氣,不如事先做計畫。而計畫有五個要點,目標->滿足所以這個事情的關係人他們的期待,沒有目標的計畫是無意義的;步驟->詳細列出每個工作事項及相對應的工作量及工期,愈仔細愈好;參與人員->工作分配,他們會跟工期有直接的相關性;管理人員->一個專案必須花10%左右的時候來監督、檢討等等,隨時反省專案的排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重新規劃;風險管理->處理意外事件的緩衝期,意外是必然會發生的,愈保守的規劃將可以避免嚴重的衝擊。
8. 使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解決工作沒有效率的盲點之外,可以擁有更多時間來經營自己的生活。同時可以檢討工作時浪費掉哪些時間在做無意義的事,在生活中可以更為充實,更合理的規劃出自己的時間供給。

2010年12月26日

卑賤

十年內在兩個階段遇見同種人,讓我一直覺得我是不是心理變態還是太愛計較才會看他們不順眼 ... 人的選擇不同,你們要選擇升官發財搶功勞推責任,倒也是無可厚非,但適可而止吧。

機掰的是,到處去得罪人之後,還不是其他人來幫你們擦屁股,當然啦,也不會忘記來放個風涼話就是。所以適可而止是不可能,反正計畫好的東西我們拼命幹,你愛在那邊玩政治隨你,不要淪為只剩政治手段其他的啥都不會,那很可悲,你就祈禱你現在靠的人都不會倒。

你要出一張嘴出意見,要別人幫你做事,然後功勞搶回去,那ok,但我不幹。我的想法很簡單,要這份功勞自己來出點力,現在朋友是當不成了,大家就明算帳。我是這樣的人,沒長官緣不容易親近會吃虧那也無妨,我要的價值是能規劃會做事,能玩一輩子手段我也佩服你,就搶吧,看看有沒有本事整個搶走,我們能做的,多到你無法想像。

這是我學到的教訓,我以為會失去什麼而消極抵抗,那只是自怨自艾而已。適當的時機我會衝撞,最糟的結果就跟消極抵抗一樣而已,就什麼都沒有。不吃你這行飯我也餓不死,人活的那麼沒尊嚴就算有地位,還是很卑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