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0日

海角七號


關於族群融合的那一部分,在老輝ㄚ的blog那邊就有介紹到了,
就不贅述了(其實是自己懶 XD)

這部分我只提兩個讓我很感動的場景,
一個就是勞馬喝醉酒向大大哭訴著如果思念著逃離的妻子,
而大大只是摟著他然後在他的額頭上輕輕的一吻,而後來我們知道大大其實是台日混血,
這一吻,是導演的希望,會有那麼一天身為漢族的我們和日本人,
能夠為曾經對於原住民的欺壓和屠殺,獻上我們最誠摰的安慰和愛。

另一個則是六個人穿著"馬拉桑"的T恤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
代表著傳統以及歷經兩代殖民的茂伯;
代表著原住民的勞馬;
代表著年輕世代的阿嘉;
代表著客家人的馬拉桑;
代表著閩南人的水蛙;
以及代表著下一代的新移民的後裔(混血),
站在屬於我們的自己的舞台上,擺脫曾經殖民我們土地的日本,演奏出自己的生命之歌。

其他我想要提的是,當我們努力地把恆春形塑成一個台灣的旅遊聖地時,
這麼做是不是就真的照顧到了當地的居民呢?
前些日子我在time上才唸到一篇關於澳門當地賭場發展的文章,
在他們的經驗當中,事實上當地人受惠地其實少之又少,
大部分的錢還是讓外來的人賺走,像是在海角七號中一開始張魁跟馬如龍的爭吵那樣。
觀光客來來去去,每年的春吶總是帶來又帶走了那麼多的人潮,
但是不是當地居民的生活就會因此變得比較富足,比較好呢?
留給他們的,是金錢?還是滿地的垃圾,以及春吶期間吸毒等社會治安的問題呢?

在這部片題點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地的年輕人不願意留在當地工作呢?
或許這個數據會引起我們的大力鼓吹當地觀光旅遊的盲點所在。

另外,我喜歡導演帶著我們去看屬於我們在地的生活跟我們在地的風景,
當我看著夕陽斜斜映在紅色磚頭的屋子,看著海風穿過稀疏的灌木吹在人的頭髮上,
這一切不是都很美嗎?我們台灣也是這麼美的。
讓我想到我們學校的校長主任們老是在感嘆我們台灣就是不如歐洲那麼美,
人家的老舊房子就好藝術,我們的就好骯髒好紊亂,是不是就真的這樣呢?
還是其實我們早已默默了接受了薩依德所提到的歐洲文化霸權,
他們那邊的一切是屬於美的,而在我們文化中的一切都是不如他們的。

想想電影中的茂伯,那是屬於我們台灣音樂文化中的瑰寶,
可是在原先的年輕族群文化中卻是不被接受的,我們接受了來自於美國的搖滾樂,
我們認為那個才是流行的,而月琴早已是不符合時代的,
那也難怪茂伯必須要振振有辭地去斥責那些羞辱他的年輕人們。

我們是在否定屬於我們文化中那些美好的東西,然後才來說我們沒有文化。

這部片是我今年看過的國片中最喜愛的一部。

它成功地從侯孝賢、楊德昌他們的手中接下了棒子,把台灣新電影再帶到另一個境界上,
侯孝賢拍的東西是史詩的,是屬於過去的台灣人奮力地從殖民中尋求自己的尊嚴,
它,很沉重,侯導讓我們知道過去的台灣人是多麼努力地在活著。
但那樣的東西對於我們這一代的人,其實已經是很遙遠的時間跟空間,
一般人很難從那些電影裡面找到共鳴,找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共鳴。

而這部片帶入了我們的生活,也很努力地從過去的榮光之中傳承過往的經驗,
擺脫過去悲情的台灣,有著其他面向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
我們從一個拖著沉重腳步的時代,跨進了一個多元文化的世代,
在這之中我們該如何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定位,我們自己的特色,我們自己的尊嚴。

當然最重要的是,它成功地融合了商業的元素在裡面,
這電影跟我們可以起共鳴,它用我們的語言,用我們的幽默,塑造出一種風格,
相信當愈來愈多人把這電影的台詞當成經典對白來搞笑時,這電影就已經是成功了。

真的值得一看的電影,瑕不掩瑜。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