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Work Less, Achieve More

1. 實用性的書
2. 要有紀律的完成更多事,最重要的是"不要做"。運用"拒絕"、"排序"加上"計畫"等三種方式,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花更少的時間完成工作,擁有更多自己想要的生活。
3. 基本概念架構在三種方式上,分別以前三章來介紹,分別是"如何說不","建立清單"以及"計算時間供需"。把基本概念延伸到工作上,第4章談拒絕,第5章談排序,6~9章談計畫。第6章是制定計畫的總覽,第7章是目標,第8章是步驟->執行人員->管理人員,第9章是計畫的風險管理。之後的部分為檢視組織,生活計畫,最後則是實例。後三大部分我認為都是前兩章的延伸,算是實例說明,用來加強印象。
4. 作者嘗試著要解決大部分人在時間安排上的問題,過長的工時導致不幸福的生活。然而過長的工時的起因往往是沒有效率的工作模式。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作者認為傳統的時間管理模式,是無用的。
5. 與作者的共識我想很清楚的,就是"不做"。
6. "不做"不代表什麼都不做,在時間供需的前提下,把珍貴的時間花在該做的事情之上。
7. 人往往會高估了自己的時間供應,同時低估了事情的時間需求,於是所有別人的要求都馬上答應,結果就是時間不足以滿足所有人的期望,所以要學習適切的拒絕。經過第一層篩選之後,仍會有一堆事情需要處理,有些是必須要做的,有些是自己想做的,列出這些清單,用SMART的原則,這能幫助自己更明確地嘗握時間需求,依照事情緊急的順序依序處理。經過第二層篩子之後,就會看到要處理的事項,大多數人的問題在於用命運來抉擇該如何做事,於是挖東牆補西牆的狀況屢見不鮮,與其碰運氣,不如事先做計畫。而計畫有五個要點,目標->滿足所以這個事情的關係人他們的期待,沒有目標的計畫是無意義的;步驟->詳細列出每個工作事項及相對應的工作量及工期,愈仔細愈好;參與人員->工作分配,他們會跟工期有直接的相關性;管理人員->一個專案必須花10%左右的時候來監督、檢討等等,隨時反省專案的排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重新規劃;風險管理->處理意外事件的緩衝期,意外是必然會發生的,愈保守的規劃將可以避免嚴重的衝擊。
8. 使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解決工作沒有效率的盲點之外,可以擁有更多時間來經營自己的生活。同時可以檢討工作時浪費掉哪些時間在做無意義的事,在生活中可以更為充實,更合理的規劃出自己的時間供給。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