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

Discours de la methode - Rene Decartes [2]

在笛卡兒重新建立起其哲學系統前,他會依照某些規則去探索生命的真理,如下:

服從我國的法律和習俗,篤守我靠神保佑從小就領受的宗教,在其他一切事情上以
周圍最明智的人為榜樣,遵奉他們在實踐上一致接受的那些最合乎中道、最不走極
端的意見,來約束自己。


這樣的信念造就了笛卡兒成為一個卡在邊緣的人,有人說他是無神論者,也有人說他仍是
虔誠的教徒。關於這點,我想不用在這個地方上鑽牛角尖,但至少他這樣做是明哲保身的
,在那個不信奉神就被會抓去砍頭的年代。他這樣做是很聰明的,遵循著周遭的人可以接
受的文化跟價值觀活著,會讓他在進行某些變革時面臨較小的抵抗。如果說他身為一個法
國人,卻採用了亞洲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及思考模式,這對於他所身處的社會來說,是
相當嚴重的一個挑釁,在內化的思想跟外顯的行為必須要有所區隔,這是一種低調和沉潛
的力量展現。

另外,參考最明智的人作為榜樣,這也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論點。他在這個過程中以多數人
想追求的目標作為行為的準則,同時他可以去思考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準則會成為一種指標
,在這之中一定有某些觀點可以獲得普遍的認同。這可以幫助自己在判斷別人的行為上盡
可能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而避免犯下武斷和偏見的錯誤。

在行動上盡可能堅定果斷,一旦選定某種看法,哪怕它十分可疑,也毫不動搖地堅
決遵循,就像它十分可靠一樣。


我覺得他這邊所談的一種價值觀的選擇,選擇何種價值觀做為人生追求的標的是每個人的
自由,不需要去批判他人所選擇的價值觀,但也不要因為跟自己相同價值觀的人少就覺得
不安可疑。選定了就去走,不要看到別人選的好像比較好就見異思遷,這樣永遠都會覺得
別人的好像都比較好,然後一直在原地繞圈。就像書裡面提到的例子,在森林中迷路就選
定一個方向走,總比在原地打轉強。

永遠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運,只求改變自己的願望,不求改變世間的秩序。
總之,要始終相信:除了我們自己的思想以外,沒有一樣事情可以完全由我們作主。


這點很重要,有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努力之後就一定會有回報的,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在這
點上給孩子們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小時候,我們常會讀到"凡含淚耕種,必歡笑收割"這
一類的話,是沒錯,引導人勤勞努力是個很不錯的方向,但是現實不會這麼美好,要歡笑
收割你也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這就是人無法掌控的部分。

如果覺得付出就一定要有好的結果,那麼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泥沼之中,而看不清楚自
己的付出是不是正確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只會怨天尤人,而不懂得檢討自己也容
易鑽牛角尖。我不能去期望別人看見我的努力,反過來我應該要問自己一些事情,我的努
力為什麼別人感受不到?或者是,別人去肯定我的努力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我是為了什
麼在努力呢?

根據笛卡兒的準則,才不會總是指責別人沒有注意到自己,因為他願不願意肯定我並不是
我能夠去改變的,我所能夠完全掌握的,就只有我這個人而已。如果這世界因為我追求自
己的理想而有了一點好的改變,那麼我要感恩其他人認同我的做法;相反地,沒有得到一
些好的迴響,就試著多去了解反對的意見,給自己做個參考。

Jim Stockdale Paradox

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難,都相信自己一定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同時,不管眼前的現實是多麼殘酷,都要勇敢面對。

面對現實

Fred Purdue : 「當你把石頭翻開,看到隱藏在下面的潦草痕跡時,你要不就把石頭放回
去,要不就說:『我的責任就是翻開石頭,看看下面到底寫些什麼。』即使你看到的東西
可能嚇得你魂飛魄散。」

Packard's Law

當一家公司的成長速度一直高於延攬人才的速度時,
就不可能成為一家卓越的公司。

2008年12月28日

三心二意

做夢、築夢,我不知道在他人企盼的眼光下我會不會改變我的初衷,
我並不想用什麼title來證明自己會些什麼,我只問自己我真的懂了什麼會些什麼,
是不是Havard、MIT那些名校畢業,我沾不上那個光,我也不用沾那些光,
或許有的人會說我為自己的弱在找藉口,那又如何?

等著看笑話的人永遠是那些不敢跨越而慶幸自己不會跌倒的人,但他們始終留在原地,
我不會因為要得到title而選擇競爭力較小但事實上自己並不那麼有興趣的東西去做,
輸了又怎麼樣?沒有了那些是不是我就什麼事都不會做也不能做了呢?
競爭,我只問自己在往我向要去的地方還缺乏了什麼特質,我只跟我自己比,
所謂的優勢只是將自己化約成幾條價值判斷的準則,會漸漸地狹隘了自己的眼光。

我想要什麼,不需要去讓誰滿意,
拿到了什麼title,並不代表我就真的快樂滿足了,
當我的能力到達那個level時,自然就不需要靠什麼錄取率較高的方式去爭取機會,
我開始只問自己會些什麼,缺少些什麼,不再抱怨我做了什麼卻得不到肯定。

因為別人肯定我的判斷,未必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並不只是那些評價而已。

2008年12月25日

聖誕結

我住的城市從不下雪,記憶卻堆滿冷的感覺
思念到忘記,霓虹掃過喧嘩的街,把快樂趕得好遠

落單的戀人最怕過節,只能獨自慶祝盡量喝醉
我愛過的人沒有一個留在身邊,寂寞它陪我過夜

Merry, Merry Christmas,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想祝福不知該給誰,愛被我們打了死結
Lonely, Lonely Christmas, Merry, Merry Christmas
寫了卡片能寄給誰,心碎的像街上的紙屑

電話不接,不要被人發現,我整夜都關在房間
緩緩的響聲聽來像哀悼的音樂,眼眶的淚溫熱凍結
望著電視裡的無聊節目,躺在沙發上變成沒知覺的植物


眼前的煙火迸發出炫爛耀眼,耳邊的節奏仍在隆隆作響,
平靜卻是唯一的知覺,因為此刻的短暫,是人所希冀的永恆 ......

自問,曾經深深迷戀著的,是愛情本身還是被愛的感覺?
那些放不下又離不開的,是眷戀不捨還是空中樓閣呢?

我不曾這樣認真地問過自己,我害怕去確認,或許無知也是一種解脫,
當我用孤獨鎖上那個塵封已久的秘密,那一夜,過一夜,我迷失在愛戀的誘惑裡。

聖誕節,紅色毛襪,雪花紛飛,麋鹿雪橇,終歸只是童話,
愛情裡有太多的童話,太多的願望,太多的默契,少的卻是真實。

在這個處處喧嘩的日子,我選擇安安靜靜地聆聽著喧嘩,
我不是冷血,我只是不願欺騙自己,獨自承受著寂寞的罪。

妳的靴子還在我的眼中逗留,她的身軀卻已在我的懷裡眷戀,
只是我選擇了我自己,從那個美夢中驚醒,從那個網子掙脫。

祝妳們都幸福,女孩們
即使,沉醉要來得比清醒麻木,而想像總是比現實完美 .....

我則是靜靜地感受一切,真切地,滴酒未沾地,
也祝我幸福,在遠離了童話之後 ~

停車 - 鍾孟宏


看完這部片的感覺讓我想起了卡夫卡的審判,
用冷調鎮定的鏡頭去觀察現代人生活底下的各種衝突,
在這些不同類型的衝突之中,帶出來各種不同的解決方式,
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陌生,在這一片冷漠之中並不是不存在著溫暖。

差異在於我們如何去看待衝突,還有解決衝突的方式,
我覺得在這個個人主義當道的世代,人我分際的那條界限太過於分明,
這造成了諸多的衝突,我們太容易把陌生跟危險畫上等號,
於是常會過度解讀了語言跟行為,然後在沒有分辨情緒之前就已經把情緒表達出來。

一時衝動地發洩了這些情緒,往往傷害了自己最親愛的人,也傷害了自己,
很多的衝突其實是情緒在說話,並不是自己的真心在說話,
然而那些將自己的心赤裸裸地交給自己的人,卻也赤裸裸地接受了這些情緒,
而那些陌生的人面對這些情緒,則是將原本的武裝直接就反彈了回來。

在每個人腳步愈走愈快的時代中,毫不掩飾的衝突似乎是解決問題最快的方式,
我們再也不用去了解對方背後的辛苦,我們只要用力指責現下的問題,
不用去聽對方的解釋,也不用理解對方的想法,只是用力地在發洩自己的情緒,
當把情緒丟給別人之後,就準備拍拍屁股走人了。

幸虧這人世間仍有愛,卸下心防才會發現陌生人其實不可怕,
是我們自己想像得它是無比巨大的恐懼,產生恐懼的永遠是自己的心,而不是事物。

我挺喜歡這部片的,看裡面的演員飆戲真的挺過癮。

祝福

我以為要是唱的用心良苦 妳總會對我多點在乎
我以為雖然愛情已成往事 千言萬語 說出來可以互相安撫

期待妳感動 真實的我們難相處
寫詞的讓我 唱出妳要的幸福
誰曾經感動 分手的關頭才懂得
離開排行榜 更銘心刻骨

我已經相信有些人我永遠不必等 所以我明白在燈火闌珊處為什麼會哭
妳不會相信嫁給我明天有多幸福 只想妳明白我心甘情願愛愛愛愛到要吐

那是醉生夢死才能熬成的苦 愛如潮水我忘了我是誰至少還有你哭

我想唱一首歌給我們祝福 唱完了我會一個人住
我願意試著了解從此以後 擁擠的房間一個人的心有多孤獨

我已經相信有些人我永遠不必等 所以我明白在燈火闌珊處為什麼會哭
妳不會相信嫁給我明天有多幸福 只想妳明白我心甘情願愛愛愛愛到要吐

讓我斷了氣鐵了心愛的過火 一回頭就找到出路
讓我成為了無情的k歌之王 麥克風都讓我征服
想不到妳 若無其事的說 這樣濫情何苦

我想來一個吻別作為結束 想不到妳只說我不許哭 不該我領悟 ~~


我該慶幸我只是急著要挽回妳,而沒有急著要忘掉妳,也沒有急著擺脫我的孤獨。

走在種滿愛情樹的小徑上,任回憶如落葉般飄零,
靜靜地躺在還留著餘味的土壤之上,一片片泛黃、腐化。
曾經的溫柔,將永遠不會再綻放,
那花開滿天的光景,也只留在那一季的春天裡。

我曾痴痴地灌溉著那已然死去的愛情樹,即使一道驚雷早在軀幹上留下焦黑的印記,
這樹是活不了了,然而,我卻終於懂得屬於愛情的土壤該如何去耕耘。
小心翼翼地撿起那,尚未爛去的落葉,
在交織的脈絡中,留下幾許曾經繁茂花開的樹,為何枯死的緣由。

於是,埋藏了愛情樹的殘骸,讓那枯朽化為來日的養分,
我抬起頭來,看見,原來天空是如此的 .... 遼闊。

我要飛翔,遠遠地。

謝謝妳曾經如此努力地跟我一起耕耘這些樹,也一起欣賞過那花開的感動,
如果我們不是19、20歲相遇的話,我們是不是會更懂得愛情呢?
留下了回憶中的點點滴滴,所有的喜怒哀樂才是愛情的全貌,
只是很可惜現在的我才比較懂得愛情,懂得我想要的,懂得如何愛一個人。

而我也知道我自己可以給人快樂,給人溫暖,卻給不了人安全感,
我是個不安的靈魂遊盪在這人世間,安定不是我的志業,變動才是我的抱負,
綑綁我的翅膀只會讓我變成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
我希望來愛我的人能欣賞我叛逆的姿態,而別試圖去栓住我的臂膀。

可惜,這不是大多數女孩子所願的。

恰巧在我已經要脫離那團泥沼之時,那些甜的似蜜的情書就這麼蹦了出來,
看著妳的笑容,我也跟著笑了,我喜歡看著妳在舞台上起舞自在的樣子,
而這個他似乎能給妳一個愛情舞台,讓那不再寫詩的女子再度提筆寫下詩篇卷卷。
祝福妳,就在我已經能脫離舊傷口的時候,我相信妳也會願意給我一個祝福。

我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機會成為朋友,不帶著任何的想像,就只是朋友,
但我想比較可能的是,就如妳當年所說的,在擁有愛情的同時,我就失去了妳。
不過只要妳過得快樂,我想是什麼都沒有關係,
如果沒有遇見妳,我不會認識我自己,或許有其他的可能,但這次機會是因為妳而存在。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我很高興我有給自己時間去成長,就我自己一個人,
從此之後,我會不間斷地去跨越自己,挑戰自己,在各方面,成功失敗都無妨。
我不聰明,也不特別,我只想知道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可以了解多少事情,
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我只是渺小,也因此達到什麼成就來證明自己不凡也只是滄海一粟。

我只希望我自己活得快樂,真正的快樂。

最後,我想妳不會相信嫁給我明天有多幸福,
希望總有一天,妳會遇見一個能像我這樣愛妳,也愛自己,了解也願意追求愛情的男人。
或許這一個就是,相信妳會幸福的,妳是值得擁有幸福的好女孩。

躁進.沉著

要離開學校的前一天晚上,我抬起頭來看看滿天的星空,很美,
走完了這個階段,有種說不出來的落寞襲上心頭,我在想這一年來我得到了什麼?

我想我感觸最深的應該是學著沉著,學著蓄積力量等待機會,
在這個地方我一直都很低調,我只是把我份內應該做的事情做好,
我的話不多,也不急於表現自己,事情分派下來就做,該留守該等待的就執行,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很躁進的人,急於證明自己,也不太給別人時間證明自己。

常常聽見別人說不喜歡我什麼地方,我就會想要趕快地證明自己其實不是那個樣子,
或者當我下定決心要去做什麼事情,就會不考慮後果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得好的結果,
所以我才會說自己是個沒有耐性的人,有些時候事情發展的太順利也讓我沒檢討自己。
我想那個三分鐘熱度可能是這樣來的,太過於躁進又很愛做很遙不可及的夢,
當興頭一過之後,才發現事情原來不如想像中容易,於是就放棄了。

最近我看星座板總有一個疑問,到底雙子的三分鐘熱度是不是天生的?
或許有一部分是,但大家都說雙子也是多才多藝的時候是不是也間接造成這個現象?
人習於在社群中找到存在的安全感,因此雙子必須強迫自己去多才多藝而得到認同,
但很多東西只是一頭熱,並不完全是真的興趣,
尤其是別人會看起來很專業的東西,挑起人在競爭中獲得自信的企圖心,
同時又很想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強,於是躁進,遇見挫折後,就冷卻下來了。

我希望自己能好好面對自己這個問題,讓自己在面對挫折時學習觀察跟沉默,
撇開自己害怕的情緒,還有想要透過表現去得到別人肯定藉此獲得存在感的渴望,
在我人生的規劃當中,如果我學不會沉著,我想我永遠走不到我想去的地方。
往後的十幾年中,是我蟄伏的階段,我會不斷地觀察、傾聽、然後思考以及學習,
將自己的思慮推到一個我能達到的最高境界,獲取各種通往夢想的能力,
躁進,是自己的衝動,也是對別人的忽略,不是自己做了什麼別人就應該肯定自己。

愛情裡我也是個躁進的傢伙,總希望自己在努力一些什麼別人能看見,
不斷地希望去做到妳所說的妳想要的愛情,放過自己吧,
畢竟妳想要的愛情是什麼,就我這些日子看來,連妳自己也不大清楚,那我在著急什麼?
想到自己去年用三個月的時間就要證明自己改變然後復合,真是科科。
在我心裡讓我不停改變的力量是妳,然而走到這時候,我已經厭倦再去回憶自己的心酸,
接下來我要為我自己的夢而努力,堅持走自己的路需要的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沉穩的力量,
我要我自己成為一個穩重而踏實的夢想家,當我談起我的夢時會吸引人而不是被懷疑。

在這年頭堅持做自己最難,可以接受自己的缺陷跟不完美,偶爾的瘋狂跟放縱,
用溫柔的眼光看這世界的美麗,勇敢地突破自己設限的框架,而不時地給自己鼓勵,
我想要知道擺脫躁進後沉著的力量可以給我一片什麼樣的天空,
而我知道願意像我這樣去愛,能夠像我這樣去愛的人,已經不多了。

我慢慢地感受到漸的力量,慢慢地掙脫那些綑綁住我的藤蔓,
躁進只會讓我更加遍體鱗傷,沉著才能讓我全身而退並且記取教訓。

我要飛翔,拍著我浴火重生的翅膀。

2008年11月28日

愛情裡的傻子

傻子人人會當,巧妙各有不同

我們從小到大學了那麼多東西,就是沒有人教我們什麼是愛情,
當然每個人想要的愛情因人而異,我只是感慨最近聽到的一些事。

人最難的是批判自己,總是無法在一段關係中釐清自己的角色跟需要,
常常會有一種狀況是只要對方難過就會把過錯歸疚在自己身上,
然後急著想要去改變,希望能因此對方快樂些,可是從來沒問過自己快不快樂,
儘管我認為的真愛是米蘭.昆德拉所談的利他主義,但這不代表就該放棄愛自己的權力,
在愛情裡面該做的是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做那個自己想像對方想要的自己,
同時愛自己並不是代表從對方身上無限度地需索自己永遠填補不滿的黑洞。

基於公平分配的愛情,看起來穩定,但其實是一種隱性的緊繃狀態,
當兩個人對於標準的認定有了歧異之後,那麼所謂的公平就會出現主觀認知的差異,
而常見的狀況就是一開始的隱忍妥協,再來出現摩擦而雙方面都計較著自己的委屈,
遇見溝通狀況良好的情侶可能可以暫時解決這問題,最後解決不了的就成了分手的原因。
這樣分手常歸疚於個性不合,對愛情認知的差異,
是不是真的不合兩個人都沒有仔細地去思考過,而事實是不會有兩個完全契合的人,
但就是會出現有一個不斷指責的人,去指責另一個不斷自責的人,
站在指責的一方是不是就完全沒有責任?自責的人是不是就完全錯了?

利他主義是建立在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愛別人的基礎之上,
這個基礎則是自己是否能夠妥善地疼愛自己,分清楚對愛情的需求以及自己的渴望,
每個人都不該在愛情裡去扮演那個上帝的角色,或者是退而求其次扮演他父母的角色,
不要為了愛情而扭曲自己真實的面貌,人不可能完美也不應該完美,
愛情是不同於上帝之愛(雖然我不信教啦)跟父母之愛的另一種關係,
在這裡面我們犧牲了某種程度的自由追求有人欣賞自己跟支持自己的快樂,
但同時也必須保有最低限度的自由,就是自身的完整性跟真實性,這才是愛自己。

自責的人是不是真的要那麼自責?當聽到"你並不懂得我想要的愛情是什麼"的時候。
放下那個害怕做錯事而被處罰的恐懼,去思考對方說出這句話之前,
他有沒有說過所謂"他想要的愛情是什麼"?
因為有的時候連說這句話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愛情是什麼,
他卻蠻橫的要求著對方要去了解並記得他想要的愛情是什麼,那你為什麼要自責呢?
黑洞,是永遠填補不滿的,就算你把自己丟進去你也只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如果是因為空虛寂寞害怕孤單或者是因為別人都談戀愛所以我也要的心態去談愛情,
那麼他永遠都會有空虛寂寞孤單的時刻是你無法去填補的,
那些情緒並不是屬於渴望愛情而產生,而是自己恐懼自身的非存有而出現,
所以他必須透過"愛情"去得到被在乎的虛榮,進而確認自己存有的價值。

因此另一種狀況就是只要是自己難過就一定是對方做錯了什麼,因為自己是不會錯的,
這樣的人是能夠很快速地從分手的傷痛中脫身,然後又開始下一段感情,
但傷口是不是真的完全癒合了?鬼才相信 ......
如果真的癒合了,就不會在一段又一段的感情之間當激情褪去之後就出現裂痕,
在沒有人作伴的時候,以為可以自己一個人可以走的灑脫,
事實上卻是害怕面對寂寞空虛孤單,此時只要有人送出善意跟關懷就誤以為那是愛情,
結果一頭栽入的結果,又是另一個短暫的關係,因為根本沒有看清楚愛情的模樣。

會不會找到真愛?運氣好就會,就像吃角子老虎拉10000次也總會出現一次BAR,
常會聽到的抱怨就是,明明我就這麼好,為什麼運氣總是這麼差總是遇見錯的人,
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好其實自己沒有去思考過,因為總是別人在踩地雷在犯錯。
這種在愛情裡面把自己太過於理想化,卻沒認清自己想要的愛情其實不是愛情的人很多,
這樣的人挫折的忍受度通常不高,這很理所當然,完美本來就是易碎的幻影,
可是又往往無法面對孤單背後隱藏的恐懼,寂寞總是吸引來寂寞的人,
在爭取愛情的拉扯中,兩個人都不願意當寂寞的輸家,在燦爛的火花過後終過寂靜,
誰得到了愛情?其實兩個人都是輸家,對彼此都是個美麗的誤會又不願坦承的錯誤。

指責的人,別忘了當你用手指指著對方的時候,另外四隻指頭是指向自己的,
用更大的寂寞來填補現下的寂寞其實只是飲鴆止渴,
一次又一次的萍水相逢,只是在原本的空虛旁再挖了一個空洞,
當然,喜歡是真的,但為什麼而產生感情常常是人不敢面對而一直迴避的問題。
最近聽到一個喜歡上有女朋友的男人的事情,她的同事對她說一個人不可能喜歡兩個人,
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否定對方同時也在否定自己,如果不是感情那妳是什麼?
即使是因為錯覺而產生的情感,那也是喜歡,人不會同時只喜歡一個人,
那並不符合人的動物性,忠貞是文明社會才出現所應遵守的社會道德,
然而劈腿是撇下理性層面回到滿足動物性的需求,但這樣好不好?
我沒劈過腿我不知道,但我猜測走向極端的背後往往是某種恐懼在支配著人的行為,
所以他放不下任何一段關係,卻也扛不起應有的責任,因為他並不真的認識自己。

基本上我認為在愛情中不間斷的戀愛(是指兩段感情之間的空窗期很短),
比起劈腿也高尚不了多少,只是劈腿所承受道德層面的壓力大很多就是了,
其實都很傻也都很脆弱,都只是隨著內心的空虛去放縱自己的感情,
當然這不是說我比較厲害,我也會覺得空虛寂寞覺得冷,只是我該該叫完就沒事了。

對我而言,愛情是提升自己快樂的目標之一,它對我很重要,因為我對快樂的要求很高,
愛情很難,也因此找到真愛的快樂才會是永恆的,
前面的文章中有我從書裡面節錄出來的兩段話:

「什麼是忠貞?我們對自己所鍾愛的女人有什麼期待?
難道忠貞的概念不是可怕的自我中心主義?
難道它不是跟人類大多數的渴望一樣虛偽嗎?

當我們要求忠貞,我們是否希望對方擁有快樂?
如果對方無法在忠貞的微妙牢獄裡得到快樂,
我們卻一味地要求他忠貞,那麼我們還愛他嗎?

要是我們沒有以讓對方快樂的方式去愛對方,
我們是否有權期待對方忠貞或是作出其他的犧牲?」

「設身處地去感受對方的情境、存在、感覺和心靈,
沒有半點勉強,而是滿心喜悅、情不自禁地體會對方歡樂的內心,對方的生命。」

很值得去思考其中的涵義,我們對於對方有什麼期待?
那些是不是都是我們可怕的自我中心主義在作祟呢?
什麼是愛情?如果把對方關在自己設限的框架中,而他時時擔心會誤觸地雷時,
那我們是不是真的愛他?還是我們其實是很小心翼翼地在處理自己的傷痕?
人都喜好自由,不喜歡受拘束,但放大自己的自由去要求對方犧牲那並不叫做愛情,
以讓對方快樂的方式去愛對方簡單來說就是同理心的體現,
而實現愛情讓對方快樂很重要的關鍵在於溝通與傾聽。

利他主義的原則出於分享而非佔有,即使爭吵在是出於努力地讓對方不受到傷害,
所以釐清自己的情緒跟需求變成是追求愛情的首要課題,
只有在先處理完自己的傷口跟渴望之後,才能讓佔有慾被排除在愛情之外,
不把自己想像的完美形象強硬的套在對方的身上,了解真實的對方,
才會做到設身處地去感受對方的情境、存在、感覺和心靈真實的一面,
而不是紮了個草人自己紮自己爽,然後不管對方多麼辛苦都無法變成那個草人。

愛情,用理性去認知,用激情去享受,同時駕馭這兩股力量,才能得到無上的快樂。

愛、欲望、出軌的哲學 Ⅰ

這是一本算滿有趣的小品哲學書,會買它來看是因為自己在思考愛情的過程中,
參考看看自古以來的哲學家們怎麼樣看待愛情、欲望、婚姻等問題,
我覺得它很有趣,撇開那既定的種種教條,思索屬於自己的愛情規範。

欲望,在這本書裡面所指的是原初的衝動,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性衝動,
會不會是愛情的一個開端?

這樣去思考愛情應該會有不少人嗤之以鼻,但欲望其實已經被污名化了很久,
在身心二元對立的論證中,欲望被貶低到一個罪惡的範疇中,
人為了證明自己是優於動物進而能主宰萬物,於是將自己的動物性在文化中去勢。
在人類的社會中公開談性的不雅的,可恥的,縱慾是要遭受到異樣的眼光,
更甚者,婚前性行為更是一種禁忌,一種罪惡。

這其實很無稽,為什麼屬於人類身上的動物性會被人類放在禁區裡不得碰觸?
在戀愛行為中的親吻、擁抱、牽手不也是屬於動物性的欲望?
「對於所愛的人沒有欲望,而對有欲望的人卻不擁有愛。」
屬於童稚的愛情跟童稚的欲望對於成熟愛情的發展都是危險的,
但愛情卻常被昇華成為一種亂倫的禁忌,愛情中的對象被歸類成為家人,
以為真愛應該是建立在心靈的交流跟無悔的付出上,才能顯得愛情如此的高貴且聖潔,
而低等的性愛不應該出現在真正的愛情之中,唯有透過婚姻的加持才能洗滌性的罪惡,
讓性成為追求永恆愛情的最終條件,用婚姻為性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當人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便開始會尋求其他能滿足需求的途徑。
欲望跟心靈追求安定的渴望應是同等重要的,壓抑了某一部分的需求都是不健康的。

激情,我認為這是一般人所能指稱的愛情,
常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這麼說「只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長久的。」
但我認為這些所說的都是激情,而一般人所認定的愛情也不過是激情。
所謂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激情最大的影響,它將一切都給過於理想化,
盧克萊修寫了這麼一段有趣的詩:
畏縮膽怯的女孩被形容為「溫柔害羞」、「高貴美麗」
體態臃腫的女子則具有「皇室的威嚴」,
如果她們說話結結巴巴,那麼她們是「稍聲細語」,聲調「害羞可人」,
如果她們說話大聲、出言惡毒、道長論短,就被稱作「熱情澎湃,活力充沛」,
「纖細惹人愛憐的尤物」,卻是瘦得活不下去。
「體態苗條」的女孩,很可能咳嗽一下就會死。

這種理想化會去放大很多的情緒還有想像,當面臨現實的時候就會難以接受,
所以為什麼會有「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的說法,
是因為在激情裡頭,人不僅對對方有種完全化的錯覺,對自己也是,
當發生了某些敲碎這片虛幻鏡子的現實時,那種難過往往會被放大,
而那些事實上也並不那麼嚴重的現實,卻往往被難以接受而成為分開的理由。
這原因也很容易了解,因為激情中自己也是理想化的,自己的完美是無堅可摧的,
所以不完美的對方便成為破壞這段愛情的罪人,自然就看不見感情不若以往的原因,
也看不清楚那個理想中的愛情模式還有對方,也都只是激情所帶來的想像。

激情是不永恆的,而人卻常常在尋找永恆的激情,
因此在這裡頭人就必須要不斷不斷地去確認彼此的愛情,
「你愛我嗎?」「你為什麼而愛我呢?」,同時也在對方口中盼望得到承諾。
但激情只是愛情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若把激情當成愛情,
永遠都將找不到理想中的愛情,而在一段又一段的關係之中尋求安慰,
不論是屬於欲望層面的滿足,或是心靈空虛的填補,
基本上我認為這兩者沒有誰比誰高尚的差異,只是性慾多背負了動物性的原罪而已。

無法忍受寂寞空虛我認為是因為得不到滿足的部分面臨到不再存有的恐慌,
此時激情,也就是本能,取代了理性而發揮了作用,
必須不斷地去滿足那一部分而得到存在感。
我說:「愛情裡多的是鬼打牆的傻子。」就是這個道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故意抹除現實的部分不見,因得到滿足而將對方理想化,
當再度面臨現實時才再來無法自拔,或是再度否定對方認定自己的完美,
一次又一次落入無限輪迴之中,總是在那個迷宮繞不出去,如何找到愛情呢?

我並不是在批判,我只是看見很多人一再的犯錯而難過,
其實劈腿、出軌、經常換男、女朋友,這都沒有什麼對或錯的問題,
只是用更大的寂寞來填補現下的寂寞。

2008年11月13日

朋友,天堂好嗎

你現在一定在笑我 笑我太不值得 為了換取一點點虛榮 而付出了所有
你現在一定在罵我 罵得我不知所措 富貴榮華能擁有多久 人生如夢轉眼過

朋友啊 天堂好嗎 我還厚著臉皮繼續活著 反反覆覆有太多藉口 找不到真正的理由
朋友啊 天堂好嗎 我的一生為著別人而活 我在掌聲之中起起落落 
沒有人相信我的脆弱 我的脆弱

朋友啊 天堂好嗎 終於實現了你的承諾 無牽無掛揮一揮衣袖 天地之間任你翱遊
朋友啊 天堂好嗎 彷彿只能用這樣的問候 讓你記得有一個朋友 在人間得到一切 
卻一無所有


----

好像夢一樣,就這麼過了一年,一年前的今天我在電腦前收到這個惡耗
我哭了,止不住淚水在我臉上泛濫,在那一刻我的假裝堅強全都瓦解

一年過去了,我還想你,總是聽見安靜的空氣中傳來輕輕的幾聲喵喵叫而微笑,
這些日子慢慢地我知道,生與死的界限並非那麼遙不可及,而我要珍惜著什麼?

我要珍惜我自己,和我所擁有的一切,那些別人希冀我去追求的,能擁有多久?
自己的快樂才是如此深刻的,為自己而活著才是衷心快樂的。

Oreo,天堂好嗎?你是否有在天地之間翱遊呢?你是不是還有著那白白的肥肚肚呢?
曾經我不負責任,但我不後悔。後悔,是如果我讓遺憾再度發生。

此後,我會堅定地悍衛我所選擇的及我所擁有的,這是我對你的補償跟承諾。

----

回想起痛哭的那一夜,或許妳也會訝異我怎麼會如此激動,
但對那時候的我而言,Oreo可能是我最後的證據,證明我在這段感情曾經存在而付出過。
那些日子裡,我被一堆否定推到一個沒有光線的角落,偏偏還壓下來這塊大石頭,
一時之間,我找不到自己存在過的證據,我不知道這短短的人生我擁有過什麼。

他是我對妳的在乎。

如果,道歉是發自內心最誠懇的在乎,那麼妳曾經在乎過妳對我的傷害嗎?
如果,在妳的回憶之中,只存在著我的暴怒、怨懟,我的那些單純,那妳真的了解我嗎?
為別人而活的日子裡,我有多麼脆弱呢?我沒說,大家卻以為我都能承受的了 ....

妳不知道我有多害怕讓妳難過,我有多害怕讓妳感到孤單,
面對那些我真的一竅不通的東西,為了不讓妳失望,我還必須表現得我很有興趣,
我不敢在妳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離開妳的身邊,也不敢放妳一個人在漆黑的夜裡走著,
即使我再忙,再累,再不愉快,我都還要哄那個生氣的妳,恐懼的妳。
而妳記得的只是妳抱怨的時候的我的怨懟,妳卻從來都不記得為了妳我爽別人約的無奈。

妳也不知道為了不讓妳在妳父母前因為跟我在一起而感到為難,我心裡有多麼的恐懼,
妳還會記得他們對我的評價嗎?
說我還好夠聰明,要不然我實在是太矮,長得也不討喜;
說我一直不願意出去跟他們吃飯,是不是我有毛病;
最令我感到受傷的,是妳從不間斷地被安排去相親。
易地而處,妳會有什麼感受呢?
如果是妳被批評身材、長相,如果妳的男朋友從不間斷地相親,妳承受的住嗎?

我承認過去我有忽略妳的感受,我也誠心道歉,但分手的錯也不該都是我來扛 ...

愛情不該是這個樣子,不該總是別人要了解妳,總是別人要對妳無怨無悔的付出,
總是別人的委屈都被視而不見,而妳卻無止境地放大了妳的傷痛。
甚至分手之後還蠻橫地要求我不該再回憶,不該再難過,也不該再擁有期望,
我該不該做什麼,是我的自由。如果妳想干涉,那是妳心裡還有些什麼,不是我的問題。
我是個人,不是個愛情機器,我也渴望被了解,不需要以一個虛幻的形象活著,
也沒辦法在付出了那麼多那麼久之後,說忘就忘,去欺騙自己內心的感覺。

但過去這些日子,我仍然害怕妳難過。我會想妳,我對妳仍有感覺,
我卻要壓抑,卻要接受妳的限制,而不敢去碰觸那些情感,不敢寫下隻字片語。

妳再也不可能愛我,so what??
我不該在放下所有對妳的情感之前就開始下一段感情,那並不叫向前走,
如果我這樣做,我一定會後悔,因為那不負責任,對下一個女孩並不公平,
那反而會使我墮入無盡的深淵,永遠都走不出愧疚的框框。

妳覺得沉默是為我好,那只是妳認為妳比我好,以為那樣做可以給我救贖,
但如果妳了解我,妳就會知道我寧可要殘酷的坦白,也不願接受冷淡的沉默。

不過妳怎麼想我已經不想去猜測,也不需要去猜測,不再去希望妳會怎麼樣,
妳有妳的樣子,妳是否改變我不清楚。
但我想說,走的再遠我還是我,一樣的張狂,一樣的叛逆,
珍惜著我所擁有的,而敲碎了自我的圍牆走出來聆聽著眾人的聲音,卻不隨波逐流。

我不再是小丑,總是把歡笑帶給別人,而其他的都隱藏在面具之後,
假裝堅強,假裝快樂,假裝不在意,假裝不難過,假裝到最後又得到了什麼?失控。

這一次,妳爽約了好久。

----

我不欺騙自己,也不虛構自己,
我知道我是個值得愛的男人,我不掩飾我的缺點,也不泛濫我的感情,
我願意道歉,願意溝通,願意表現自己的脆弱,也願意學習我不足的部分,
我愛自己,同時我也很在乎對方是否愛自己,因此我知道該如何轉換我的立場思考,
我不會塑造一個形象讓對方去努力,因為我知道擁有最真的自己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因為我懂得什麼叫做愛情,並且努力地在學習。

2008年11月11日

Brothers(北野武-四海兄弟) - Takeshi Kitano


好久沒有寫電影心得了,一部分原因是之前耳機送修所以沒有看電影,
另外就是前一陣子拼老命在看懂東方主義這本厚到不行的書,所以就停了好一陣子,
趁著今天感冒頭昏昏,來補個進度吧 :p

這部電影剛好跟我前幾天所寫的那篇文章相互呼應,所謂暴力的本質是什麼?
北野武試圖在電影中去辯證暴力本身究竟是正面,抑或是負面,還是中性的?

首先,北野武在日本本土因為大哥被殺,進行暴力報復行動之後,
卻因為幫派內部的鬥爭,反而把忠心耿耿的北野武給逼上死路,
在此北野武第一次丟出一個問題,將他逼上死路的是因為他使用暴力?還是人心貪婪?
在他堅持不與敵人和解,堅持自己立場的狀況下,
卻因為其他人想要趁老大死掉的機會,掌握整個幫派,進而將忠心份子鬥成異端份子,
他想問的是,人類社會究竟是因為被指涉為原始(暴力)的行為而分化,
還是因為自詡為文明(鬥爭)的方式而分化呢?

而當他踏上美國領土之後,與他後來最鍾愛的小弟的邂逅就是暴力衝突,
但也因為那黑人沒有用暴力報復(或許也是因為怕打不贏),造成了一次文化差異的了解,
我認為導演在這邊試圖想要觀眾去思考,
到底是暴力本身錯誤,還是引起暴力背後的動機是錯誤的?
怎麼說?
回想在不同民族遭遇的時候,通常都會爆發暴力的爭端,為什麼會引發這些衝突?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自認優越的民族會將非我族類的民族認同為落後、不文明,
因此他們有義務去消滅其可能造成的禍害,例如:美國對阿拉伯的態度。
而他們卻可以這樣合理化他們的暴力,將所有非我族類的人看成有威脅性的,
但是不是暴力的本質錯了?還是藏在暴力背後那顆自以為是的心是有問題的?

另外,在爭取地盤的時候使用暴力,在面臨生存威脅的時候用暴力反抗,
導演都讓我們去觀察為何使用暴力的起因,或許是因為貪婪,或許是因為恐懼,
而我們要去思考的是我們該批判的是暴力的手段本身,還是動機跟後續的處理是否恰當。
重點是,使用暴力處理事情有它很粗糙的一面,你必須要接受別人用同樣的手段回報,
你們不能自己使用了暴力,再來譴責別人回報以暴力,然後辯稱時空不同背景不同,
你是不是能像片中的北野武那樣,很清楚暴力的本質,坦然接受那樣的結果呢?

北野武讓我們去觀察暴力背後的人性,讓我們去思考為什麼他們要使用暴力,
像我之前所提的,一味的譴責暴力而不去探討背後的問題,基本上也算是一種暴力,
他使用冷調的鏡頭,不灑狗血不煽情,不帶著導演視角讓觀眾自行去判斷,
對於暴力,對於黑道,我們是不是帶著太多的誤解去看待這些事情?
行為本身是不應該存在價值判斷的,是人去定義那些行為規範出所謂的道德跟是非,
長久下來人習於那些規範之後,一看到行為就試圖要去找出屬於該行為的價值判斷,
不然人會無所適從。但我認為若不能先去了解動機就對行為加以評價,是很粗暴的。

顯然北野武也希望我們重新去思考暴力的本質與人的情感之間的激盪。

這是一部很值得省思的電影,並不單純只是黑道的打打殺殺,
同時也是一部不拖泥帶水又非好萊塢式的幫派電影,好看。

東方主義(Orientalism) - Edward W. Said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把它給看完一遍 orz
裡面的體系相當龐大及複雜,東方主義隨著時空背景的變遷宛如有生命的實體一再修正,
弔詭的是,東方主義中所指涉的東方卻變成了恆久不變的一灘死水,
東方變成了一種像化石,像一種定律,供西方人研究,並加以詮釋、定義及再現的東西。

薩依德試圖在這本書裡面去批判兩、三百年來東方主義的系統所產生的偏見,
這裡要強調的是"批判"而非"譴責",譴責會落入全然地主觀判斷,造成另一種偏見,
而批判是提供一種方法論,一種不同於原本存在的觀點加以解構,兩者概念是有差異的。

不論東方主義或是伊斯蘭本身的文化我都沒有接觸過,
所以我也無法對於薩依德所提出的批判加以辯證或是另行批判,
但他提示了我許多可能存在於自己觀察事物的偏見,長久以來我卻不曾檢視過自身。

二元對立是一種危險也容易造成誤解的態勢,
在「我們」跟「他們」之間,容易因為潛在的威脅,導致將負面的評價加在對方身上,
也就是說,在進行評價的開端,「我們」就已經把「他們」預設成一個危險物,
因此所有單獨的事件都會被借題發揮成「本質」的概念,
而不去剖析背後的成因,和了解造成事件的人本身的想法及個性。
一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曾經是聞名世界的海盜王國,那時候台灣=仿冒,
常常會有一種言論就是,台灣人就是擁有這種劣根性,愛仿冒,愛盜版,貪小便宜,
但事實上是美國人曾經也是盜版天堂,偷了多少歐陸的書出來,
而現今的網路世界中,美國人不也是侵犯著作權的大本營嗎?
那請問台灣人是有什麼劣根性?相同的行為,台灣人就是天生如此,美國人就是個案?

因為要維持自己立場上的優勢,讓自己可以站在評價他人的優越感之上,
所以「我們」必須預設「他們」是落後、停滯等各種負面的價值判斷都加在上面,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找證據去證明「他們」是符合那些負面的評價。
在東方主義這本書中,當時的西方最開始就是用工業革命的結果來加以判斷,
西方世界發生了工業革命,而東方世界沒有發生,所以西方比東方來得進步,
藉此西方世界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去污蔑東方,歧視東方,評價東方。
我為什麼會強調科學未必是客觀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有很多所謂的"科學"或是"科學方法",太過於強調論證過程的邏輯,
卻沒有去檢視發展的目的原本就是包藏禍心,試圖將證據解釋成自己想要的結論,
例如:曾經就腦容量去得到男人比女人聰明,白人比黑人高等的結論等等,
在東方主義一書中所提出來的例子則是語源學的發展,
語源學在西方認為是一種科學,而它透過語源去認定東方人較為落後,科學客觀?
(科學的問題先談到這邊,它還有其他的問題存在,以後有機會再寫文章探討。)

談論到詮釋的問題後,針對「他們」落後的這一點,「我們」就想要去幫助「他們」,
因為優越感無法讓自己忍受這世界上擁有落後的區域,另外就是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這一點在書中沒有提到,帝國主義的興起是不是跟工業革命後人口的爆炸有關係,
而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支持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基礎,就是這種「使命」。
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進展到現代文明,這項任務只有「我們」才能辦到,
「他們」太笨、太落後了,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文明,「我們」有那個義務讓世界更美好。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開發之前,就必須展開一些研究,
這些研究就牽扯到所謂的詮釋與再現的問題,觀察者會將一些行為或文化,
在沒有真正了解它們背後的意義前,就擅自進行詮釋,
為什麼能如此?因為「他們」只是研究的對象,那些行為必須透過「我們」來賦予意義,
就好像在研究昆蟲,研究地質變化那樣,所有的模式必須由「我們」來給「他們」生命。
但研究的對象很龐大,怎麼辦?開始進行歸類跟目錄化的編纂。
把整個東方文化、歷史、族群、宗教、政治等等,化約成為文本上的類型跟目錄,
用短短的幾行字去概括龐大而複雜的社會現象及人類行為。
這樣的再現透過文本慢慢地形成一種權威,一種學科,廣為流傳,產生經典,
但再也沒有人知道文本上的東方跟實際上的東方差距有多大,
而東方化的東方成為西方人想像中的那個實際東方。

時間一久,這些文本所流傳的概念已然形成傳統時,它變成了不可挑戰的權威,
這從小活在這些傳統、文化背景中成長的人,一提及這些議題時就會隱含著價值判斷,
例如:漢人對於原住民的概念即是如此,事實上很多人提及原住民仍存在價值判斷。
當文化交流之後,發現很多的現象似乎違背了西方霸權原本所認知的概念時,
這時候東方主義它必須經過修正跟調整,那些學者們將命題回歸到伊斯蘭教本身,
他們承認了伊斯蘭過去的榮光,但用一種悖論來延續這個命題,
就是伊斯蘭本身是個停滯的社會,他們政教不分,堅信這種古宗教的態度,
正好可以證明他們是這樣的一個種族。
於是透過東方主義學者專家等的詮釋,伊斯蘭成了一個活在過去而死去的社會,
他們不會進步,他們的人也不會進化,透過這一層再現,東方化的東方死去了,
東方人被去人性化,東方社會被去文化,過去的偏見又能夠套入東方化的東方裡面。

最後,東方主義不僅僅流傳在西方社會,透過了經濟霸權的途徑,
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強迫東方去接受西方社會對於東方的價值判斷以及自身的優越,
他們透過教育體系決定了當地的人該學些什麼,
然後挑選出其中的精英份子送往美國當地接受獎學金繼續教育,
一整個體系去傳播西方的教育才是當今教育的主流,這也是我前陣子在思考的問題。
世界大學的排名是不是一個客觀的評鑑系統?當然,很多人會說是。
而這個客觀的判斷標準是誰定義出來的?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才會是好學校?
另外,一些conference、journal,能夠被接受的評斷標準是什麼?而誰在主導?
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都默默地在接受東方就是不如西方的價值判斷?
認同那樣的價值觀之後,把許多的現象歸疚成為本質論的判斷呢?

我們是不是都接受了後殖民主義概念,就真的認為自己天生不如別人呢?

看完東方主義,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發,這就是為什麼我最近一直在提出思考暴力的問題,
我們在進行批判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落入一個陷阱就是,我們站在一個優越的位置批判,
就拿暴力這個例子來說,批判暴力是不是從我們不用暴力,所以我們比較好的立場出發?
那再怎麼樣暴力都會被譴責,因為預設立場就已經分出優劣了,
但暴力是不是真的不可取?如果是,人要怎麼從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生存下來?
人類社會太過於強調文明跟理性,認為那是比較好的,比較高等的,
否定自己非理性的部分是不是一件好事?就焦慮的產生而言是有挺負面的影響。

薩依德有個概念我很認同,批判的時候必須從整個文化層面來觀察,
各種不同的人文學科來交叉驗證,他不否認他是有立場,絕對客觀是不可能存在,
而從各種角度切入來批判事件跟現象,會讓自己得到一個較為廣泛的視野,
比較能夠接受與自己立場不相同的人對於自己批判的批判,
因為當我堅持自己客觀,他也堅持他是客觀時,這樣的爭吵往往是彼此立場的爭辯,
而無法到達意見的交流跟想法的激盪,還有對彼此立場的尊重。

做人如此,應用在做研究的方法上也可以這樣去嘗試看看。

2008年9月22日

無題

中正紀念堂2號出口沿南海路走,已經忘了是多久之前第一次看到建國中學,
第一次看到牯嶺街腦海中浮現的就是殺人事件,我帶著被我不小心摔壞的耳機,走著,
到底是哪一年的冬天,我始終想不起來,去年?前年?
也當我一個人走在這樣秋風吹著略顯空盪的街道,我都快要想不起手心交會的溫暖,
但我一個人走得輕鬆,還算愉悅,雖然偶爾會有寂寞相伴,但我還是拒絕了一段感情。

我不是驕傲,也不是深陷回憶無法自拔,
我並不想要跟一個想要跟她腦子裡想像的我交往的人開始一段感情,那只是空虛,
當然我也不會要對方很努力地為我心目中那個想像而屈就自己永遠停在某個時間點,
我在想什麼對於我而言是幸福,兩個人在一起的幸福,
像那樣都不用自己真實面貌相處著的兩個人,那會是真的擁有幸福嗎?

我不知道,或許他們都很入戲,也很專心地在演著對方眼中的自己。

當然我不會有所想像,我也希望對方不要有所想像,我不會為別人的想像再去改變自己,
也不會為我想像別人對我有所想像的那個樣子去改變自己,好拗口。
曾經我以為我自己要很聰明,要很堅強,要天塌下來也要頂著,以為我要很完美,
為著那個該死的接近Nobel Prize的形象而不知所措。

我在幹麼啊我 ....

最近總算把翻了一、兩個月的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看完了,
過去我老是會說自己似乎像哪本書中的哪個角色的樣子,像Matt就是一列,
但我並不愛喝醉,哈,我並不喜歡自己失控,雖然那時的我再怎麼努力也控制不了自己,
因為我壓抑。愈是不敢自己心中的脆弱表現出來,自己的心裡就會愈渴望失控。
我在想那句:在紐約,有八百萬個人,有八百萬種死法。
很可惜,卻沒有八百萬個自由的靈魂,或多或少都會背負著一些束縛,綑綁住自己。

當我從台北地下街走往客運站要去坐車的時候,我想起了oreo,
我想到那天的他每當我把他關在提籠裡他就哇哇叫,哦,不對,是喵喵叫,
在坐車回新竹的一路上,他總是試圖要擠出籠子外,那雙無邪的眼睛,我還記得。
在回新竹的路上,我想著他,讓我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有所領悟,那是歷史,
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點點滴滴,不可否認地都對我們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你以為背負著那些過去是沉重,那些令人不願記下來的畫面,
這一段時間我發現,遺忘了那些,人生才是真正悲哀。
為何不悲哀?那是很輕,只是理智上似乎遺忘了那些傷口,
但那些痛苦卻會隨著時間過去,一段又一段的關係,永劫迴歸,難以承受。

會讓你痛徹心扉的傷口,若沒有癒合,只是視而不見,那一碰就痛,總有一天,潰爛。

我就是我,一個沒有因為閱讀氣質就變好的傢伙,
一個不會因為自己已經唸到博班髒話就少罵一點的傢伙,
最重要的是,是一個希望別人會欣賞我叛逆的傢伙。

我只想走自己的路,一條沒有是非對錯,沒有規則界線,沒有標準比較的路,
我不需要人人都喜歡我,完美太辛苦,也是個易碎的幻覺。
在這邊我就要反駁一下證嚴法師說的話,「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子就是圓的。」
我不喜歡這種假裝的完美,人的缺點不去看它,那只是陷入一個完美的想像,
先是認定缺點是一種缺點,然後再試著不去看它來展現寬容,
只願意接受人完美的樣子,卻不願意接受人完整的樣子,這倒是相當有趣的思想。

從薩依德的書中又讓我開了眼界,老輝ㄚ說那個是一種後現代的看法,
放下我執,進入愛的領域,這倒是個不錯的宣傳標語,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絕對的,只有當我賦予它某種意義之後才有意義,
沒有什麼我一定要去做的事,我能選擇,而我也會選擇為我自己的選擇負責。

就算無人為我一擲千金,無人與我共結連理,無人願意救我一命,
那並不代表美好時光就一定得成過往,我邁開我的腳步,微笑而去。

這樣的我妳能接受嗎?如果妳只是藉由我的存在來證明自己存在的話。

2008年9月19日

東方主義Ⅰ - 東方主義的範圍

在認識東方的方法上,以英、法為首的東方主義學者以及其持殖民主義論點者,
形塑東方為天生的被統治者,以殖民及被殖民的關係來論斷東方為文明較落後者,
因此,英、法等帝國能夠為東方發表其意見跟想法,而東方成為其研究對象的範疇。

在想像的地理和其再現的東方化東方,形成了一種普遍會發生於社會裡的陌生人關係,
也就是說面對東方不同於西方的文化展現、思想邏輯、風土民情等,
西方人為了更加確立自己的地位跟優越感,
而將所有的異端邪說全都附加於他們想像世界中的東方世界。
所以東方世界自此變成為了非理性的,因為他們未曾經歷過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等歷程,
然後只要異於西方者,全都歸納在東方的思想體系下,
不管實際的東方世界是包含了阿拉伯世界、印度、中國等各個不同民族,全都同屬一種。
而一次偶發的事件,便會擴大成為東方世界的本質,
更甚者,穆罕默德被東方主義學者指涉為小偷。
東方主義學者可以為東方編篆目錄,考察其歷史而批判,創造出一個紙本上的東方世界。

被東方學者推上舞台的東方世界成了一個急需西方世界前來拯救其脫離文明落後,
非理性世界的一群人,儘管他們曾經擁有過極為顯耀的文明。
但要幫助東方世界進步,他們還是得要倚靠西方文明成功的經驗,同時他們也強力企盼,
這對東方來說才是最好的,將西方經驗完全複製在東方世界裡。
因此,在東方開搞殖民地還有開鑿蘇彝士運河變成勢在必行的行動。

西方人用文本態度來了解東方,往往讓作者所描述的文本會超過現實的更大權威,
另外文本態度也會因為反複性的主題強調而造成文本誇大了現實,
同時作者也被迫滿足讀者需求,而往自己並不熟悉領域去發揮,所以會產生謬誤。
在此東方變成是一個被研究的對象,它的存在是由於他人的分析和研究所存在;
相對地,東方學專家對待東方採取的是本質論述,將特殊案例藉題發揮到天性如此。
這讓所有想要了解東方的西方人必須普遍地接受這些權威所論述的東方,
也逐漸地形成了和現實遠相悖離的想像中的東方世界,
最簡單的例子:阿拉伯人就是一群恐怖分子,以暴制暴沒有法治概念的國家。
直到東方世界開始崛起,反思自己的歷史發展過程,這讓西方人難以接受。

----

幫助自己去反思自己在思考類似問題的時候,比如說原住民的議題、女性議題等等,
是不是存在著立場的問題,當然,人際關係不也是如此?
是不是在不夠了解的狀況下,就將自己的想像加諸對方,而形成所謂的偏見呢?

一年

當我開始面向陽光之後,我不會忘記我的背後有著陰影....

----

我仍然還記得寫下這句話那時的我是怎麼樣的心情跟難過,哈,
一年了,一年前我傻傻地要自己做到一千個日子不生氣,我以為這樣就能挽回些什麼
當然我破戒了,也還好我破戒了,如果我真的很努力地在壓抑我的憤怒,
那麼我只是為我那一團不被允許的情緒當中,再加入一個新成員。

那天大砲突然開口冒出一句話:「校長真的變了很多...」
我突然間很感動,哈,這些日子以來的努力,不只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看見而已,
從很急躁地要讓自己變得在別人眼中是更好的,到慢慢地能不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
依循著自己的腳步規劃自己的人生,此時我更在意的是別人的感受與心情。

從我開始意識到我可以擁有我的自由的那一天起,同時,我學習著尊重別人的自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自由被尊重也被允許,那我是不是就該放棄以往專橫的態度呢?
很多時候的情緒跟評價是因為受到陌生人或行為模式的刺激,因而產生負面的反應,
在沒能了解對方的心理的情況下,透過自己的主觀刻畫出一個形象,然後加以抨擊。

看過一些書,一些電影之後,雖然沒有因為這樣氣質變得比較好一點,
但對我而言收穫其實不少,最重要的是它讓我不那麼武斷地將自己的意見視為最好,
不同的人看待同樣一件事情都會有他不同解讀的方式,這是立場的問題,
常常爭吵是起於很專制地要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最後就流於意識型態之爭。

打開眼界之後,我才看見自己的渺小,跟思想的狹隘及封閉,
所謂的成長未必都是赤腳踩在玻璃碎片上的痛苦,端看自己面對自己無知的態度,
了解自己的一切,面對自己的傷痕,看著自己的成長,肯定自己的努力,
會有一種溫和的自信油然而生,因為這不是靠擊敗別人得來的,而是擁有自尊。

擁有自信會更坦然地接受曾經的痛楚跟未來的變故,讓自己的腳步走的堅定,
這給我勇氣讓我能夠面對未知的將來那種不確定感所帶來的焦慮,
反而讓我能更冷靜地做一些規劃,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做出選擇,也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樣之後好像我的抱怨也變少了,也穩重了些。

但我始終相信叛逆跟成熟是可以不背道而馳的,
叛逆驅策我思考那些不公平的待遇,而成熟引領我思考讓怎麼做會比較不傷人,
不管是為了爭取自己的權利,還是為了別人的不平而發聲,
這點我過去做的很差勁,用一種很幼稚的方式在破壞關係也傷害自己。

此外,我試圖讓那些在我生命中缺席已久的情緒再度登上舞台,
告訴自己其實表現出自己的脆弱並不那麼地可怕,也不會因為壓抑太久而爆發,
這就呼應我前面所提到的,讓情緒適得其所之後,
反而減少了我發脾氣的次數,變得比較溫和,可見誤植情緒的影響是很嚴重的。

然後我開始過著常常是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
孤獨,有的時候可以讓生命有著深刻的體驗,學著和自己相處,反而更輕鬆自在,
不會因為無法忍受的寂寞,就陷入情感的泥沼之中,想抽身卻又難以自拔。
生命總會有孤獨的時候,愈是想走一條跟別人不同的路,就愈會孤獨。

於是乎對於感情我就到了另一個不知道是好是壞的層次,
我不再因為我自己缺少了什麼,然後就在另一個人身上予取予求產生依賴,
誤以為這個叫做難分難捨的愛情,不是的,對我而言的愛情不是這個樣子,
愛情不是緊緊綑綁住彼此,讓對方永遠只能停留在最初相遇的那個狀態的繩索。

我是這麼認為的,一個懂得愛的人,是把對方放在自己心上而去愛著的,
你同樣地愛著對方跟自己,而不是強橫地將自己的想像投射在對方身上。
所以學著和自己的黑暗面相處跟討教是必須的,完整的人總有陽光跟陰影,
是吧,沒有影子的是鬼呀,刻意遺忘黑暗面並不健康,這也讓人總不敢接受對方的陰影。

其實人的記憶是很珍貴的,記憶的殘缺甚至空白意謂著無法承受那當下的衝擊,
誠實地面對自己說起來簡單,要做,真的要花很多的努力以及很多的眼淚。
要得到快樂的過程並不輕鬆,所以常有人就這麼降低自己對快樂的標準,這很可惜,
畢竟要卸下重擔之前,總會意識到自己背負著的那些是多麼地沉重。

前些日子我才在想,曾幾何時我從一個不屑閱讀的人到現在渴望看書的人,
我有過那種詭異的想法,知識是要拿來在筆戰中讓對手啞口無言,這真是傲慢。
可是當我在各個領域都稍稍涉獵一些入門的書籍之後,才發現那想法真的很無謂,
發掘知識的過程本身就充滿樂趣,也讓我學著從不同角度看事情,學著同理心去思考。

這讓我想到過去我在做研究時期的傲慢,那時總不能去思考作者的時空背景,
以為大肆批評就可以顯得自己與眾不同,也因為這樣會遺漏一些很關鍵的東西。
對人不也是這樣嗎?常常人都試圖把問題簡化到一、兩個因素上面,
因為通盤性的思考太龐大也太複雜,只是這樣會不會太輕易的給予評價呢?

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都不知道,我只能盡我的本分選擇我想要的人生,
我希望我能做一些什麼事情,就算是每天扶老太太過馬路都好 XD
不過我還是要繼續做夢,繼續叛逆,繼續追求自由,也繼續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要走我自己的路,依自己的步調跟節奏,而為此感到快樂。

我不再輕許諾言,不再為誰而把自己改變。

----


所以我要帶著一年前那個悲傷的自己走出陰霾,

當我開始面向陽光之後,我的影子會亦步亦趨地跟著我,陪伴我,分享一切的美好。

2008年9月7日

My funny valentine (1987 Tokyo) - Chet Baker



Lyrics :

 My Funny Valentine
 Sweet Comic Valentine
 You Make Me Smile With My Heart

 You're Looks Are Laughable
 Unphotographable
 Yet You're My Favorite Work Of Art

 Is Your Figure Less Than Greek
 Is Your Mouth A Little Weak
 When You Open It To Speak
 Are You Smart

 Don't Change A Hair For Me
 Not If You Care For Me
 Stay Little Valentine Stay
 Each Day Is Valentine's Day

2008年8月31日

L'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去年在馬倫巴) - Alain Renais


從我的觀點來看,我會認為這是一部批判強置輸入記憶的獨裁的電影,
它讓我想到動物農莊裡面的那群豬,擅自竄改其動物宣言試圖改變動物們的歷史記憶。

文學、影像甚至是聲音都可以說是一種作者在讀者的腦海裡建構畫面的媒介,
從本片中那些反覆重述的台詞,還有不斷出現的影像,
這些機械式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加強了可能原本並不存在於受壓迫者的記憶,
或者是錯置原本存在於受壓迫者記憶中的時間與空間,
這種藝術方面的獨裁,正是他們那群新浪潮的導演所奮力推翻及反抗的。

但很有趣的是,隨著新浪潮電影在法國逐步的沒落,
好萊塢的強大又再度地建立另一種電影模式的霸權,
那些電影並不賦予觀眾相當程度的自由去批判跟思考,基本上都是導演在給,
導演強迫觀眾進到那些固定的觀影模式跟習慣當中,
像是好萊塢在動作片一定會出現的飛車追逐,還有爆破大場面,
在愛情片一定要有邂逅、誤解然後復合,再配合一些音樂去賺人熱淚等等。

我們該很慶幸台灣的導演並沒有落入這樣的思維模式中,
即便是我們的社會文化都是在向美國文化靠攏。
但前兩天跟老輝ㄚ聊到movie版上對於海角七號這部電影的反面意見,
有人提到說這電影在某些運鏡跟場面調度上有些水準不夠的地方,
我不以為意,藝術本來就不該有特定模式,
只是好萊塢的導演常常透過鏡頭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要觀眾接受,
久而久之我們就認為電影應該是那個樣子的,然後就失去自己解讀的能力。

文本的閱讀是主觀的,
我不喜歡鄉民文化的原因就在於每個人都試圖將自己的主觀裹上客觀的外衣,
然後強迫別人摒棄他的主觀意識,接受我這佯裝客觀的主觀。
常常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那些所謂的客觀的推論,乍看之下好像很有邏輯,
但是沒有人去質疑命題的合理性,還有作者是不是早就已經把命題當成結論,
而把所有的證據都導向支持自己概念的解釋上。

此外,所謂傳統的束縛跟包袱也是屬於雷奈想要提出來辯證的,
電影中那個不斷被竄改記憶的女主角一步步地接受了男主角所提出來的證據,
幾次女主角想要去爭辯事實並非如此,就又會遭受更強大的壓迫力量,
直到最後她只得選擇放棄反抗,屈就於男主角所加諸她身上的禁制。
反思父權社會底下的女性受到多少類似這種不合理的壓迫跟禁箇,卻無法反抗,
只能乖乖地接受別人強迫她們要去跟從的選擇,默默地屈服於並不真切的事實。

另外一個經典的例子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一直到陳水扁當選總統之前,有多少母語應該是閩南語的人們卻以說自己的母語為恥,
這種文化上的壓迫也是透過導演所訴說的方式在我們的身上逐漸發酵,
在我父母那個年代,在學校說台語是要被罰錢或者是接受體罰的,
在我小的時候,還有多少父母多少這塊土地上的人認定說台語是沒有水準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陳水扁的政績並不彰顯,而民進黨的弊案一堆的狀況下,
還是有一堆死忠派願意投票給他們希望他們當總統,
因為,這是第一次這些在歷史上受到欺壓的人們能夠用自己的母語說自己想說的話,
他們並不是無知,我們沒有參與他們的過去,我們不能這麼武斷地去批判這些盲目。

還有我們的歷史課本還有我們的國文課本都曾經進行過這些洗腦的動作,
這些反覆地機械式地強殖歷史在我們的記憶當中,不就像是動物農莊那些豬的行為嗎?

哦,抱歉,我絕對不是說蔣介石是豬。

2008年8月30日

海角七號


關於族群融合的那一部分,在老輝ㄚ的blog那邊就有介紹到了,
就不贅述了(其實是自己懶 XD)

這部分我只提兩個讓我很感動的場景,
一個就是勞馬喝醉酒向大大哭訴著如果思念著逃離的妻子,
而大大只是摟著他然後在他的額頭上輕輕的一吻,而後來我們知道大大其實是台日混血,
這一吻,是導演的希望,會有那麼一天身為漢族的我們和日本人,
能夠為曾經對於原住民的欺壓和屠殺,獻上我們最誠摰的安慰和愛。

另一個則是六個人穿著"馬拉桑"的T恤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
代表著傳統以及歷經兩代殖民的茂伯;
代表著原住民的勞馬;
代表著年輕世代的阿嘉;
代表著客家人的馬拉桑;
代表著閩南人的水蛙;
以及代表著下一代的新移民的後裔(混血),
站在屬於我們的自己的舞台上,擺脫曾經殖民我們土地的日本,演奏出自己的生命之歌。

其他我想要提的是,當我們努力地把恆春形塑成一個台灣的旅遊聖地時,
這麼做是不是就真的照顧到了當地的居民呢?
前些日子我在time上才唸到一篇關於澳門當地賭場發展的文章,
在他們的經驗當中,事實上當地人受惠地其實少之又少,
大部分的錢還是讓外來的人賺走,像是在海角七號中一開始張魁跟馬如龍的爭吵那樣。
觀光客來來去去,每年的春吶總是帶來又帶走了那麼多的人潮,
但是不是當地居民的生活就會因此變得比較富足,比較好呢?
留給他們的,是金錢?還是滿地的垃圾,以及春吶期間吸毒等社會治安的問題呢?

在這部片題點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地的年輕人不願意留在當地工作呢?
或許這個數據會引起我們的大力鼓吹當地觀光旅遊的盲點所在。

另外,我喜歡導演帶著我們去看屬於我們在地的生活跟我們在地的風景,
當我看著夕陽斜斜映在紅色磚頭的屋子,看著海風穿過稀疏的灌木吹在人的頭髮上,
這一切不是都很美嗎?我們台灣也是這麼美的。
讓我想到我們學校的校長主任們老是在感嘆我們台灣就是不如歐洲那麼美,
人家的老舊房子就好藝術,我們的就好骯髒好紊亂,是不是就真的這樣呢?
還是其實我們早已默默了接受了薩依德所提到的歐洲文化霸權,
他們那邊的一切是屬於美的,而在我們文化中的一切都是不如他們的。

想想電影中的茂伯,那是屬於我們台灣音樂文化中的瑰寶,
可是在原先的年輕族群文化中卻是不被接受的,我們接受了來自於美國的搖滾樂,
我們認為那個才是流行的,而月琴早已是不符合時代的,
那也難怪茂伯必須要振振有辭地去斥責那些羞辱他的年輕人們。

我們是在否定屬於我們文化中那些美好的東西,然後才來說我們沒有文化。

這部片是我今年看過的國片中最喜愛的一部。

它成功地從侯孝賢、楊德昌他們的手中接下了棒子,把台灣新電影再帶到另一個境界上,
侯孝賢拍的東西是史詩的,是屬於過去的台灣人奮力地從殖民中尋求自己的尊嚴,
它,很沉重,侯導讓我們知道過去的台灣人是多麼努力地在活著。
但那樣的東西對於我們這一代的人,其實已經是很遙遠的時間跟空間,
一般人很難從那些電影裡面找到共鳴,找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共鳴。

而這部片帶入了我們的生活,也很努力地從過去的榮光之中傳承過往的經驗,
擺脫過去悲情的台灣,有著其他面向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
我們從一個拖著沉重腳步的時代,跨進了一個多元文化的世代,
在這之中我們該如何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定位,我們自己的特色,我們自己的尊嚴。

當然最重要的是,它成功地融合了商業的元素在裡面,
這電影跟我們可以起共鳴,它用我們的語言,用我們的幽默,塑造出一種風格,
相信當愈來愈多人把這電影的台詞當成經典對白來搞笑時,這電影就已經是成功了。

真的值得一看的電影,瑕不掩瑜。

2008年8月23日

漂浪青春


我記得我曾經問過我一個國中同學一個很蠢的問題:「阿妳怎麼會喜歡上一個女生啊?」
她這樣回答我:「喜歡就是喜歡啊,為什麼要分男生還是女生呢?」

是啊,喜歡就是喜歡,為什麼要分男生還是女生呢?

愛不就是因為欣賞然後傾心既而產生一種安定的情愫,
如果她(他)們可以真心了解真心相愛,那麼我們又何必這麼大驚小怪於同性的情感呢?

我們其實用很平常的眼光去看待同性戀,他們也是正常人,有血有淚會寂寞會孤單,
一樣可以真心相愛,一樣能夠相互扶持渡過難關,他們也能擁有真愛,
導演並沒有很嚴肅的去批判那些反對的眼光,她只是帶我們進入她們的內心去感受,
感受她們其實也是很平凡,她們也是擁有童話,擁有不願面對的現實 ...

也讓我們看到男女之間也是可以擁有不帶情慾的情感(雖然說他們都是同性戀)
但當我們放到更寬大的眼光來看,異性之間也是能給予彼此生命的力量而不帶情慾,
面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刻,遇上了一個不能面對死亡的事實而失憶的朋友,
她把他當成她的另一半讓他感受到了被關懷的溫暖;
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扮演起她的另一半,讓她從封閉的世界中走了出來。

我不知道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後一些日子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或許有點自私,因為自己的存在感而付出,可是她卻因此而快樂,
若硬要她去接受她所摰愛著的人已經死去,她是不夠堅強,否則她不會失憶。
人生的問題,很多都沒有對與錯,不是嗎?

最後有趣的是導演安排讓這三個人在早先的生命中就邂逅了,
他和她之間確定了彼此是同性戀的勇氣,
然後她卻一直陷在傳統對於女性的壓迫跟同性戀的異樣眼光之中,
於是她成為了一個不喜歡自己身體性徵的女人。
這句話是很微妙的,女人的形成是基於先天的性徵還是後天社會的限制呢?
她不喜歡自己身體上與男性的不同,卻不可避免地在父權社會下成為女性,
因此她在喜歡女性跟社會規範之間掙扎搖擺著。

直到她遇見了她,一夜纏綿,讓她肯定了自己的天性,
繼而選擇離開了那個象徵父權社會壓榨的家庭。
而她,卻陷入了父親的緊緊包圍中,後來假裝和異性結婚然後和愛人離開,
從她的隻字片語間可以得知她父親的不能接受,終究她失了心智。

這部電影訴說了一個勇敢的女人追求自己嚮往的愛情,反叛的勇氣,
也說了另一個深深陷入禁箇和真愛之間的掙扎,最後終究失去了自己的故事。

2008年8月14日

關於愛情

"沒有他你並不會寂寞,但是會少了很多精采"

這是這版上少數會出聲音的老輝ㄚ在他的blog裡寫下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它 ~~

最近終於把侯麥的四季看完,四季的愛情,愛情的萌芽、熾熱、成熟以及等待
儘管這四部電影被很多影評人批評為結構鬆散的電影,
它們就像會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隨性,然後引出一些哲思,發人深省。

侯麥試圖在辯證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常常我們迷失在親密的關係中,以為那就是愛情,
如果男女之間可以存在純粹而且交心的純友誼,那麼什麼樣的關係才會是愛情?
在親密的友誼跟真正的愛情之間會存在什麼樣的差異呢?

或許愛情可以不是在黑夜中用力奔放的煙火,炫麗卻短暫,
它可以是掛著天際的星星,每當我們在一身疲倦時停下腳步望一望它,心中便充滿溫暖。
或許愛情可以不要是影子般的黏黏膩膩,得不到片刻的孤單,
它可以是貓兒那樣,聆聽完你的心聲之後,回應你兩聲喵喵,卸下你心裡頭的沉重。

或許愛情不會是永遠都不爭吵,
可是爭吵是很努力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跟自己的空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即便很難,
卻不願意去傷害對方,去傷害彼此的感情,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有多麼在乎對方,
而爭吵之後不會是妥協,而是更進一步的愛著,然後緊緊地擁抱著不願分離。

或許愛情不該是填補自己的空虛不足,
我會知道雖然我永遠都不可能會比她更了解她自己,我卻深深地擁抱著她的所有一切,
我也知道她永遠都不可能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所以我會願意包容她的粗心大意,
笑笑地把那些歸納成為專屬於愛情的甜蜜,然後溝通。

愛情不是害怕寂寞無法承受孤單下用來填補隙縫的東西,那不是愛情,
我一個剛分手的同學這樣問:「如果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為什麼我要跟他在一起呢?」
我說,你不是要他來讓你過得很好,然後失去他你就不知道怎麼過日子,
沒有他你並不會寂寞,只是跟他在一起你會擁有更多值得珍藏的美好。

所以愛情會是什麼?
兩個疼愛自己的人,欣賞著對方,在相處的日子裡為著對方著想,卻不會失去自己,
會是很好的朋友,會擁有相視而笑的平凡,會爭吵,會溝通,
會是兩個具有勇氣同時也願意追求真正愛情的人。

我很喜歡"冬天的故事"裡的一句話:
「大家都想錯了,他們只看到表面,夏何洛回不回來並非要點,他留在我心底,
因此我不願把心交給別人。」

或許真正的愛情就是把對方放在自己的心底,而愛著自己以及屬於自己心裡的這一部分。

2008年8月5日

熊庹

當沒有什麼東西戰的贏別人的時候,就只會拿態度出來戰 = =

媽的,現在連四年前的比賽沒吃早餐都可以拿來扯態度
我就不相信一頓早餐就可以讓張99變身成超級賽亞人 ....
西武球團要求張誌家減重,老外不鳥這種話也說得出口
那種連張99受傷都看不出來還叫他去硬操硬練的爛球團說的話是有幾句能聽?

態度?上一個被戰態度有問題的人現在在大聯盟發光發熱 ....

去他媽的態度 ~~ 常常只是人用來轉移問題焦點的藉口罷了

2008年7月29日

夜曲

在這風雨交加的夜裡,夜曲阻絕了我和這世界的連結
定靜的琴音帶來了一股低吟的愁緒,環繞在心頭上,久久不肯散去
過往,以蒙太奇式的剪接穿插在屏幕之上,失去了時間上的邏輯
順序只是文本上刻意地安排,讓讀者不由自主地接受其意涵,放棄思辯
我,任憑潛意識在記憶的密室中,打散紊亂,讓記憶更加紊亂,強調著純粹的情感

狂暴的畫面接續著溫柔的夜曲,這是後現代的表現手法,凡事都不存在邏輯

遺忘,是對自我的背叛,我如是說
靈感來自,一個沒有記憶的人將不復存有,寫在米蘭.昆德拉的笑忘書中
但我想問有誰能夠來教我背叛自我,讓我可以遺忘曾經愛的那麼純粹
純粹是種危險,它讓我們毫無保留地承受了傷害的一切,而容不下一絲絲的背叛
那是不是說我對自己的存有感受地太過純粹,而容不下一絲絲的遺忘呢?

還是愛?

如果我背叛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而只是為了怕受到傷害,那還有什麼能不讓我受傷?
或許能讓自己不再受傷的勇敢,就是狠狠地給自己一個擁抱
他們都說這樣不值得,那如果我無法坦然面對自己心中的純粹,
那麼這世上還有好值得的呢?
曾經用生命去付出的一段感情,是要能如何能說忘就忘,說離開就離開呢?

放不下的究竟是愛,還是曾經純粹相信著愛的那無怨的青春呢?

只是,這曲夜曲為曾經璀燦的晨曦和繾綣的晚霞垂下了無盡的夜幕
儘管觀眾皆已散場,只剩我一人在幕後演著自作多情和孤獨的戲碼
只剩,我和我的影子簾幕後不住地旋轉著,連燈光都漸漸暗淡
在昏黃模糊之中,靜靜地等待著,鋼琴的尾音遇見休止符,然後
終止

而那些我回不去又放不下的純粹,如幽靈般地停佇在舞台上,冷眼地看著我的躊躇

她說,我來不及讓妳看到那些曾被我遺忘的過去,只是看到了又能如何呢?
另一個她說,妳的一切都已不再與我相關,就別去希望妳將會過得如何了
所以,我該停筆,寫下這最後的一句
即使我仍不解劃開兩個世界的是什麼樣的邊界

愛情的純粹,就讓它們留在無怨的青春中,伴隨著夜曲、詩句,鎖上怦然心動的美

----

只是,我仍溫柔,誠實地面對自己
勇敢地去愛 自己,而傷痛都將化為溫柔的印記
孤獨,是愛情的序曲,用心演奏,才能引出絕美的主旋律,而永誌不銘

我勇敢愛了嗎?

問號迴盪在清冷的黑夜中,盼不到彼岸堅定的回音,只得緩緩墜落
所以,愛情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也不是一個人的勇敢就能走到 對岸
沒有回音便迷失了方向,然後在無聲之中逐漸消逝,安靜地令人心碎

昨日、今日、明日 我等待著誰去拾取那緩緩墜落的問號
回應我一句,在遙遠的一方

嫣然一笑

----

給我的水筆仔

若你 能容我
在浪潮的來與去之間
在這極靜默 屏息的剎那
若你 能容我
寫下我最後的一句話

那兩隻白色的水鳥
仍在船頭迴旋 飛翔
向海的灰紫色的山坡上
傳來模糊的梔子花香

一生中三次來過渡
次次都有
同樣溫柔的夕暮
這百轉千迴的命運啊
我們不得不含淚向祂臣服

在浪潮的來與去之間
在潔淨的沙洲上
我心中充滿了不捨和憂傷
可是 我的水筆仔啊
請容我 請容我就此停筆

從今以後 你就是我的
最後的 一句

也許
有些人將因此而不會再
互相忘記

2008年7月21日

我心目中的陳金鋒

我很有幸能夠活在有陳金鋒的年代,即使每每從任何客觀數據去看每一次的世界級比賽,
總認為台灣的棒球實力還是輸人家一截,但我們總相信奇蹟的存在,
因為我們有陳金鋒 .....

雖然我們總是扼腕他在到達大聯盟的舞台之前就結束了我們的夢,
然後也曾經指責他不夠努力,不夠拼命,所以才差大聯盟這麼一步,
但是我們又憑什麼把我們自己的夢想建築在他的身上呢?
每個人的人生有他自己的選擇,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當他是第一個台灣人在小聯盟努力時,
他會有多麼地孤單呢?他跟中南美球員的狀況不同,至少小聯盟還有一狗票中南美球員,
他跟野茂的狀況也不同,野茂一過去就是明星級的巨投,備受尊祟,
而陳金鋒沒有光環,沒有跟自己流著相同血液的人在身邊,沒有前輩可以效法,
他只有棒球,只有一步步地從1A開始慢慢地往上爬,他沒有別的選擇,只有棒球。

而當他可以做自己選擇的時候,為什麼他又不能選擇自己的土地,選擇自己的家庭呢?

曾經,我們是不是都太苛責也都太自私了,想把自己的夢想全都壓在他的身上,
卻從來不曾設身處地為他想過,如果是你我,會有勇氣當那個先驅者嗎?

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球員對自己職業的尊重,看到了一個人對追求夢想的勇氣,
或許因為他身上的這股氣質,總讓我們能相信,奇蹟總會降臨在我們這一方,
台灣這十年來的棒球,我很慶幸我們有陳金鋒,一次又一次地帶給我們驚奇,
那雙孤傲的眼神,那份沉著的穩重,儘管他身上有著許多缺點我清楚也明瞭,
但他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喜愛的球員。

就像他講的那樣,他不是最強的,但他上了場總是盡了自己的全力在努力,
有的時候我們不能去要求環境改變,但不如先改變自己,
當自己改變之後或許環境並沒有改變,但我們看待環境的態度已經改變,
自然又是另外一種高度在看待自己又看待環境。

不管輸還是贏,我們都要堅持到最後,就算是輸了我們也沒關係,因為這是一個堅持。
不要因為外在的成與敗去定義自己曾經努力的付出,不論輸贏我們都該為自己的努力驕傲
為自己的堅持而驕傲,在這過程中所得到的收獲並不會因為最後的結果是什麼而不同。

看著影片中的陳金鋒,從青澀到成熟,從內向到大方,揮棒姿勢變了,身材也變了,
但唯一不變的是每當他站上打擊區的時候,我們都會相信他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即使投手是對手的王牌,但也別忘記,陳金鋒也是我們台灣的王牌。

永遠的陳金鋒。

從黑暗之心到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這兩本書引發了我對存在於理性思考背後黑暗面的興趣,
從笛卡兒開始強調的身心二元論對我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我認為過份強調理性思考的論點是危險的,它忽略了一個人的存在並非只有理性的部分,
然而在理性主義的思維之下,它必須將人身上非理性的,非邏輯性的部分給壓抑或否定,
但這樣的想法牽扯到一個問題,是不是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出自於理性的?
或者是我們會試圖用理性來掩飾自己的黑暗面,將其合理化,說服自己也說服別人?

在黑暗之心中康拉德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所謂的文明進入蠻荒它的目的是什麼?
人類理性這層糖衣所包裹的核心它又會是什麼?
對康拉德來說這核心無非是貪婪還有面對死亡的恐懼,
他親眼目睹了文明人在不知死亡將從何而來的威脅下如何失去理智,
而身處於蠻荒地帶的土著卻能在面對死亡的威脅之下安然自在地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
康拉德大致上是這樣描述的,他們對著茂密的樹叢開槍,卻不知道自己在射殺什麼東西。
死亡的恐懼是理性無法去解釋的,於是我們選擇壓抑這樣的恐懼,
身心二元論提供了一個我們可以接受的答案,就是肉體消亡後靈魂依舊會存在,
我認為追根究底就是人無法面對自己總有一天不存在,
於是我們信奉了輪迴說、靈魂說或者是死後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獄之說。

此外,在康拉德的小說中那個高度教化的白人死前仍緊守著象牙的貪婪貌讓我印象深刻,
正巧最近我在看"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裡面提到了西班牙滅亡印加帝國這段歷史,
西班牙的史官寫下了這一段話:「這一切都是天意。你們該棄絕野蠻、邪惡的生活,接受
上帝的洗禮。這也就是誕們之所以能以寡敵眾的原因。若你們能體會過去種種的錯誤,就
能明白今日我之所以征服你們,全是為了你們的福祉。上帝就是打算挫你們的銳氣,讓你
們學會如何尊敬基督徒。」

文明進入蠻荒的目的是什麼?說到底不過就是權力、慾望跟貪婪的展現。
但可怕的是殖民者卻用理性來合理化這些非理性的侵略,高高在上的文明是多麼驕傲啊!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去探討理性主義的問題,
勞倫斯很故意地將查泰萊爵士寫成一個因戰爭下半身癱瘓然後以寫作為生的人,
他追求也擁有名聲、地位跟金錢,但是他卻是一個不能行房的人。
性,在弗洛依德的口中是一種原慾,也是千百年來文明人類所禁忌的部分,
從查泰萊夫人的視角去看待父權社會強加於女性身上性的抑制,
此外,男人同時也刻意地強調理性應該高於情慾的價值。

然而,很有趣的是,否定性的追求反而造成性變成是一種權力爭取的工具,
而這個主動權是掌握在男人的手中,因此男人可以為了自己的享樂而努力,
卻不需為了女性的慾望來負責。

作者從這個角度出發去思考所謂人存在價值的問題,
如果我們把身心二元劃一條明顯的界限,
他說我們讓一半的人活的很好,讓另一半的人接近死亡,但我們說這是值得追求的。
尤其在工業社會之下,人很努力地去扮演好螺絲釘的角色,卻慢慢地喪失了自己,
整個世界像是部大機器在運轉,人不能擁有快樂,不能跳脫其中的角色,
我們的快樂必須建立在別人認同某些事物應該造成我們的快樂而快樂,
我們追逐金錢,追逐地位,追逐著社會上認可的價值觀,但我們自己在哪裡?

我常常會覺得理性主義是個陰謀,它讓我們誤會所有人都該是理性的,
因此別人對我們的期望都是出自於善或者是真理的出發點,因為這才是合乎理性的。
所以別人對我們的批判我們都得概括承受,我們活著必須要去讓所有人都開心滿意,
就比如說像查泰萊夫人,出身不錯的家庭,有個有錢有名有地位的丈夫,所以她要滿足,
她就必須要活在這樣的世俗判斷下守著活寡,任憑自己內心的慾望枯萎。
這造成一個錯覺,我們要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負責,
別人眼中的我很好所以我很開心;別人眼中的我很糟所以我很痛苦。
但別人眼中的我怎麼就不會是他自己內心的好惡所造成的判斷呢?

當然,正視自己內心的非理性部分,並不代表那就是放縱的享樂主義,
非理性的部分有很多的東西,像是性、焦慮、貪婪……等等,
一個人存在的價值並不是只有理性思維可以解釋的那一部分才叫有價值,
太過於純粹的東西往往都是危險的,因為它會讓我們產生錯覺然後難以接受真相。
就比如說,如果人真是的純粹理性的動物,那麼理論上不會產生世界大戰,不是嗎?
為了生存而殘殺是動物才會有的行為,但這樣的屠殺確確實實地發生在人的身上,
每當想到這些,都會讓我懷疑這個強調理性的年代,背後隱藏的到底是什麼?

科學的目的是什麼?它到底是讓我們找出真理,還是找出我們想要的真理?
人是有立場之分的,而很可能理性會變成一種證實自己立場的工具,
比如說,曾經就有科學結果指出白人比黑人聰明,男人比女人聰明等等。
我有太多的疑問讓我無法那麼純粹地相信科學,我們在一堆人造的規則裡面追求進步,
到後來我們在追求什麼?

我到現在找不到我想要的答案,到底這些文明是在帶領著我們進步?
還是在邊緣化那些用不到這些文明的人,但我們卻要那些人一起來負擔這個成本呢?

我不知道,哈,那就讓我先從女性主義開始吧。

2008年7月10日

焦慮的意義 - 焦慮個案研究

我們想找的答案是什麼

本質:能否確定具體的恐懼就是潛藏焦慮的主題呢?
能否指出主觀內在的衝突,往往就是神經性焦慮的動能來源嗎?
曾經被雙親(特別是母親)排斥的人,是否更容易造成神經性焦慮?

文化:個人的社經地位(如中產階級、無產階級等)是否對他們焦慮的種類和多寡影響
重大?

敵意:焦慮和敵意有正相關嗎?

方法:個人在面對某種焦慮的處境時,就會以獨特的行為策略(防衛機制、症狀等)來
應對?而這些策略就能夠讓個人免於當時的焦慮處境嗎?

嚴重神經性施慮的出現會使人格變得貧乏嗎?
個人接受人格貧乏的事實,是否用來對抗焦慮的處境呢?
是否越具創造力與生產力的人,便越容易碰到焦慮的處境?

----

焦慮掌控個人的陌生力量,但是我們不能撕毀自己,也沒有意願這樣做;因為我們會害怕
,但是我們所害怕的,正是我們渴望的。焦慮於是使人動彈不得。

----

寫到這個地方,我把書放下來。我想起昨天剛唸完這一章的案例時,我的心裡有多難受,
那像是有雙手緊緊掐住我拼命想要呼吸的喉嚨一樣,當我去騷動到我內心曾經存在的價值
的時候,而現在我試圖要面對它,然後摧毀它,因為我想要為自己而活著。

我說過我過去是如何想要去面對所以瞧不起我的人,如何想要在競爭中贏得勝利,
藉此來捍衛我的自尊心,來提升自己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跟能力。

但是,那些"他們"是誰?

為什麼對我而言這股類似報復的力量,一上到大學全都渙散了?
明明我的親戚當中還有人是清大電機的博士,而我卻再沒有力氣想去超越了呢?

如果說在這本書裡面的案例是確實的,而那些理論都是可靠的,
那麼一個我非常不願意去面對的事實就是,那些"他們"就是我爸爸的家族 ....

書裡面的案例談到了案主與母親的共生關係,這讓我想起我和我母親的共生關係。
從我十幾歲懂事到現在,十幾年來我母親不知道跟我說過多少次她剛嫁到這邊來時,
是如何被我爺爺欺負,被我嬸嬸欺負,被我姑姑她們欺負,每當她和我爸有爭執的時候,
我媽的朋友很少,或許在她心裡面也有些什麼東西,導致於她不再相信人,
每次當我談到我研究所的時候是如何被我學長耍手段的時候,
她安慰我的方式總是:人生就是這樣啦,不要相信任何人,而這些忍著就過去了。

對,她的方式就是忍著,但真的有過去嗎?沒有。

她唯一的寄託,唯一能訴苦的對象就是我,從我開始"不像個小孩"之後,
我仍有印象在我國中的時候,她是如何沉重地對我說著,
要我爭氣,不要被我爸爸家的人瞧不起,但問題是他們對我卻沒有瞧不起過呀 .....
只是我就被她這樣依賴著,我的成就似乎就是她活著的唯一目的跟希望。

當然不是說我媽媽對我不好,她對我很好,她對我太好。
直到現在我一個人出去玩她仍然會不放心,她仍然會擔心我找不到工作,
她始終堅持著不讓我出國去唸書,原因只是她會"非常非常地"不放心。
同時困擾著我的是小時候我爸跟我媽吵架,然後我爸對我媽動手的狀況,
唯一能讓我爸維持一點點理智的好像就是只擋在中間的時候;
我也忘不了在我小時候某個睡不著的晚上,聽到他們很嚴肅地在討論著離婚的可能性,
最後讓他們決定暫時不離婚的原因,就是等我長大一點 .....

天曉得我有多害怕,我多麼害怕當我可以獨立的那一天,這個家就瓦解了。

我在獨立與依賴的兩端拉扯著,壓抑著我所有的恐慌、害怕跟焦慮,
我是一個很壓抑很壓抑的人,我必須裝做一切都很好,我很愛唸書很愛考試考好,
我害怕他們會擔心,同時也是因為他們擔心的表現就是對我的責罵,沒有一次例外。
我高中的時候都不能跟同學出去玩,連跑去歌唱比賽,都是騙說我要去唸書偷跑出去,
但同時我也很討厭他們的一些做法,但是因為他們是我爸媽我不能討厭他們 ....
比如說:他們會偷聽我的電話,他們會翻我的東西,他們並不尊重我的隱私跟自由

我背負著母以子貴的鉛塊走了好多年,我活著的價值是為了滿足她和他的期望,
當我大學時代開始對電子系有些反彈的時候,我還必須要說服自己,對,
是我自己不用功,都是我的問題,我大學的成績才會這麼差,我好對不起他們。
我不敢選擇我自己想要走的路去走,我也不敢妄想我能不能出國唸書。
他們可以接受我暑假不回家在這邊是做研究,他們不能接受我暑假留在這邊帶營隊。
如果問我從高中畢業之後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是什麼時候,我會說是我在弄梅竹的那段時間
那是我真正跳脫了他們束縛的一段時間,終於我可以去做不是為了成就而做的事。

因為如果我選擇了獨立,她就會崩潰,而這個家就有可能會瓦解 .....

只是誰知道我一直都在妥協跟壓抑,表面上他們很開明,
可是事實上我跟他們之間沒有溝通可言,只有照他們想法去做,
若我偶爾一兩次唱反調,我爸就一直罵一直罵,我媽就像是世界末日般地難過。
選擇唸博班就是在這樣的恐懼之下我所能做的妥協,但我能說嗎?
我媽一副就我去當兵就好像會死在軍中一樣 ..... 然後就一直逼我去國防役
但我很累,我不想要再讓別人來支配我以後要幹麼要幹麼,那份愛是份壓力。

............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不相信永遠,我也害怕安定的感覺,因為那份依賴是我承擔不起的。
永遠、安定對我而言就是依賴,而依賴在無意識之中會勾起我媽對我的依賴,
讓我禁錮在他們所想要我在的世界裡,然後我永遠都逃不開 .....
同時要維持那一份安定跟完整,我必須要壓抑我自己的自主性,
只有我有一點點的脫序演出,我們家就會天下大亂,那是我不願意面對的。
我害怕平凡,是因為我不能平凡,我不敢想像如果我是平凡的,他們能夠忍受嗎?
我害怕被否定,害怕失敗,因為我的自我就建立在這些價值上面,
被肯定,擁有成就,才能讓我拼命去滿足我媽對我的依賴跟期望。

我害怕的,正是我所渴望的,我可以體會這句話,那就是自由。

原來易怒、抱怨、跟覺察能力的消解都是焦慮帶來的現象,
而從十二歲起我就一直是個易怒的人,突然間人就變了一個樣子。
我又為此傷害了多少人呢?遠離了多少朋友呢?
當然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現在我知道了,往後的日子那些就不該成為我的藉口,
我會為我自己的人生負責,但我不需要為你們的遺憾負責。

我下定決心,三十歲我就會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不再留戀。

我也知道為什麼我會對被寵壞的小孩這個評價暴怒到接近失控的地步,
因為你們口中的這個被寵壞的小孩始終都背負著你們的期望在活著,
只有在那一天,第一次,我擁有我自己的任性,你們卻因為失去了主控權,
對我宣判極刑,那是多麼不公平的事情呢?

對不起,如果我再為你們而活,我會遺憾一輩子,請你們也試著接受,
所謂的愛並不是支配跟佔有,尊重我的姿態,欣賞我的樣子,鼓勵並支持我,那才是愛。

焦慮的意義 - 焦慮理論的摘要綜合

焦慮的本質

焦慮是因為某種價值受到威脅時所引發的不安,而這個價值則被個人視為是他存在的根本

焦慮所以沒有特定對象,是因為它敲擊的是我們知覺經驗的心理結構基礎,而這正是我們
的自我得以與客觀世界區隔的基礎。

焦慮沒有特定對象的本質,是因為個人安全的基礎受到威脅,而因為有此安全基礎,個人
才得以在與客體關係中經驗到自我,於是主客體的區分也因此崩解。

因為焦慮會威脅自我的基礎,所以在哲學層資上的理解,可以被說成是自我不復存在。
田立克稱此為「非存有」(nonbeing)的威脅。我們是存有、是自我;但是也隨時可能
「不再存有」(not being)。死亡、倦怠、生病、破懷性的侵略等,都是非存有的例證
。多數人心中會與死亡聯想在一起的正常焦慮,肯定是這類焦慮的最普遍形式。但是自我
的消解不只包括肉體的死亡。它也可能包括自我存在所認同的心理或精神意義的失落,也
就是無意義感的威脅。

----

正常的焦慮和神經性焦慮

正常焦慮的共同形式之一,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有限性,也就是人類面對自然力量、
病痛、脆弱以及終極死亡的脆弱。

特質:
1. 與客觀的威脅不會不成比例
2. 不涉及壓抑或其他內在心靈衝突的機制
3. 不需要啟動神經性防衛機制來管理焦慮
4. 能夠在意識覺察層次上建設性地對待,或者當客觀的處境改變時,會變得較為紓緩。

神經性焦慮的特質:
1. 與客觀危險不成比例
- 因為某些在的心靈衝突造成
2. 會有壓抑(分裂[dissociation])和其他心靈衝突的形式
3. 產生許多形式的退縮行動與警覺,例如禁制、外顯症狀以及各種神經性的防衛機制。

壓抑會助長個人的無助感,因為它會造成個人自主性的減損,
也就是個人力量的內縮與框限。

----

焦慮的起源

面對焦慮的能力不是習得的,但是某人的焦慮量與焦慮形式,則是學習得來的。

----

焦慮與恐懼

焦慮是基礎的、潛藏的反應 - 它是個概稱;而恐懼則是同樣一種能力的表達,只是以具
體客觀的形式呈現出來。

焦慮是「基礎的」問題,不只因為它是回應威脅的一般和原初形式,也因為它是在人格的
基礎層次上回應威脅。它是針對人格「核心」或「本質」威脅的回應,而不是對周邊危險
威脅的回應。

----

焦慮與衝突

嬰兒與孩童的存在任務,就是要漸進地把自己和雙親區分開來。若從這個辯證關係中的個
人層面來看,他的成長在於減少對雙親的依賴,增加對自己權力的依賴與運用。若由社會
層面來看的話,孩童的成長則需要逐步正雙親在新的層次上建立關係。這個辯證發展的過
程中,任何一端產生障礙,都會造成心理衝突,其最終的結果就是焦慮。

那些獨立卻沒有良好關係的人,會對造成自己孤立的人產生敵意。那些活在共生依賴關係
下的人,則會對壓迫自己能力與自由的人產生敵意。

叛逆、獨立、孤僻的人,對固定人際關係的需求和慾望,是相當壓抑的;活在共生依賴關
係下的人,也會壓抑獨立行動的需求和慾望。

----

文化與社群

霍妮 -
"我必須強調,競爭以及伴隨而來的潛在敵意,充斥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競爭是社會人
際關係的主控因素之一。它充斥在男人的關係中,也滲入女人的關係中,不論競爭的項目
是名氣、才幹、吸引力或其他的社會價值,競爭都會使值得信賴的友誼受到極大的損傷。
就像前面指出的,競爭對男女關係的干持,不僅表現在伴侶的選擇上,同時也表現在男女
互爭優勢的奮鬥過程中。校園生活也是充滿競爭。而最重要的,也許是競爭擴散到家庭情
境中的狀況,於是,孩子剛出生就無可避免地被接種了這個病菌。"

例如,「愛」不是被當成克服個人孤立的建設性方法,而往往被當成是自我擴張的手段。
我們為了競爭的目的而利用愛,在競爭中拔得頭籌,贏得令人稱羨的伴侶;那是個人社會\
才幹的證明;伴侶就像股市投資獲利所得的戰利品。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我們會因為孩
子在大學得獎,或以其他形式為家族增光,就對小孩另眼相待。在西方文化中,愛往往被
當作是減輕焦慮的手段來追逐,但當它是在泯滅個性的競爭架構下進行時,這樣的追逐反
而會增加孤立感和敵意,也因此會使人更加焦慮。

更多的競爭與侵略,只會帶來更深的孤立、敵意與焦慮 -
相互競爭的個人努力→社會內部的敵意→孤立→焦慮→更多的競爭努力。

焦慮的意義 - 焦慮的文化詮釋

歷史面向的重要性

個人的焦慮受制於他所生長的既定文化,而該文化又立處於特定的歷史發展時點。

----

工作與財富中的競爭性個人主義

唐尼(Richard Tawney):
"個人的自身利益和擴張的「本能」,已被神化為社會所能接受的經濟動機。
十八、十九世紀工業主義的基礎,更「否認任何比個人理性更優越的權威(社會價值、
功能)。」這「使得個人自由遵循自己的利益、野心或嗜好,不會因為臣服於任何共同
的忠誠核心而受到拘束。」

「安全感是最根本的需要,西方文明最大的罪便是大眾並不擁有安全感。」
因此,實際的經濟發展,特別在資本主義的寡佔層面,是直接違背工業主義與資本主義
所立基的個人努力之自由這項假說。"

社會尊嚴與自我尊嚴的基礎,也由創造性的活動本身(真正能增加個人自己的力量,並
因此務實地降低焦慮的滿足感)轉變成財富的攫取。

工業系統所被賦予的最高價值,便是財富的擴張。因此,工業體制的另一個心理結果便
是,財富成了公認的特權和成功標準。

競爭性個人主義不利於社群經驗,社群的缺乏更是當代焦慮極為重要的因素。

----

佛洛姆:當代文化中的個體孤立

自由本質辯證:在消極面上,那是免於壓抑與權威的自由,但是在積極面上,自由必須
能夠被運用到新關係上。

備受強大的「超人」力量、資本和市場威脅。因為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競爭者,人際關係
既交惡又有敵意;他自由了 - 孤獨、孤立,備受各方威脅。

減緩焦慮的手段之一便是從事瘋狂的活動。十六世紀以來對工作的大力強調,已經成為
緩和焦慮的一種心靈動能。工作本身便是一種美德,這點已經相當背離工作所帶來的創
意與社會價值。

市場價值成了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他的自信和「自我感受」(我們的自我認同經驗)也
多半是他人看法的反映而已,這裡的「他人」則是市場價值的代表人士。當代的經濟演
進不只會造成人際的疏離,也助長了「自我的疏離」 - 一種個體與自己的疏離。
孤立與焦慮感會因此油然而生,不只是因為個體必定會與同儕競爭,也因為他陷入了自
己內在評價的衝突當中。

"既然當代人的自身體驗既是賣方也是市場的貨物,他的自尊便來自自己掌控以外的狀況
。如果他「成功了」,他便有價值;如果他不成功,他便一文不值。這種人生方向所帶來
的不安全感,是不可能過度高估的。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主要價值內容並非既有的人類特
質,反而是變化莫測之競爭商場上的成功,這種自尊便註定不會穩固,且不斷需要他人的
確認。"

每個人都只是機器的小螺絲,而這部機器快的人無從了解,更遑論去影響它。因此,社會
上便出現自由換工作或自由購物這種空泛的自由,這是種負面的自由,因為我們只是從一
顆小螺絲,換成另一顆小螺絲。

個人從俗的代價即是放棄自主性,他也因此更無助、無能和不安。

----

卡迪納:西方人的成長模式

社會所認同的成功目標,是補償享樂與放鬆功能不足的工具。只要個人能夠覬覦某種成功
的目標或安全感,他便可以宣稱擁有自尊。

社會敵意通常會自我繁衍,因為當我們無法讓自己快樂時,便會加入小圈圈(例如傳播八
卦)來阻止別人享樂。

----

最近我也同時在唸一本自由主義導論的書,我認為自由主義有個最大的盲點就是,
認定自由的價值觀本身既是一種權威,這很有趣,它同時告訴人們要追求自主性,
又同時告訴人們你的自主性應該要在什麼地方展現(就是權力跟財富),只是不屬
於它們那套價值觀的,那作者的反駁方式就是非理性的,不合邏輯的。

於是這樣的文化意涵之下,這又回頭呼應了本書的第二章,巴斯卡跟齊克果等人所提出,
所謂理性的缺失,所有一概不屬於理性範疇能夠解釋合理他的,一律予以壓抑跟摒棄。
更可怕的是理性往往可以成為一種將人性黑暗面合理化的藉口跟工具,
例如殖民主義著即為一例。

在我之前的心得所提到的在這一章裡面就詳加討論,我們陷在一種否定自己然後追求自
尊的價值觀當中,這很弔詭。基本上來說,當我們在心中形成競爭然後超越對手的概念
時,我們同時就是否定自己並不如對手,這應該不難想像,如果我們已經在他們的前面
,那就不存在超越的說法。在這樣的價值觀之下,人就在不斷的否定自己跟追求自尊中
反覆著,這樣的自信其實是很薄弱的,因為人們永遠不敢停下競爭的腳步,一旦失敗就
沒有價值。同時,評斷己身價值的標準並不是由自己所掌握,我們用自己所能掌握的權
力跟擁有的財富來判斷自己的價值,而這樣的個人主義卻失去了個人,因為我並不是透
過我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我自己的價值。就像那個小螺絲的比喻一樣。

不過他們也並不是沒有發現會有一些非理性層面的東西會冒出來,所以他們教我們要怎
麼樣,成為情緒管理的高手!對,為什麼我們要成為情緒管理的高手,因為所有成功人
士都是情緒管理的高手,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就不能成為成功人士。結果又使用了那
樣的價值觀去定義存在於人們身上的非理性部分,而所謂的情緒管理簡而言之就是規範
跟壓抑,並沒有去探究情緒的來源而加以處理,回過頭來又跟焦慮的產生惡性循環。

在當代所強調的個人自主性就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天平上去量測自己的價值,
而我們所能選擇的不是衡量價值的砝碼,我們只能選擇自己要變得比較重還比較輕,
那樣我們還存在自主性嗎?如果有,我們就不會存在焦慮了。

2008年7月6日

Ballon Rouge(紅氣球)


如果走音的琴音可以調整,
那麼變調的心聲又該如何找回呢?

小男孩鬈鬈的金黃頭髮,純真的眼神凝望著窗外的紅氣球飄著,
用可愛的語調說著:「她既是我的姐姐,又不算是我的姐姐 ....」,
他讓我想起了B612號星球的小王子,在靜謐的氛圍中問著,
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用心才能看得見的。

熱衷於木偶戲的媽媽,用多變的語調賦予了木偶生命,
然後真實的生活之中,過多的聲音反而淹沒了內心最真切的聲音。
人疲於用外表世界的種種超我建構起自我,慢慢地卻忽略了本我,
在木偶戲中演活了夢幻般的理想愛情,而現實中的人際關係卻支離破碎,
導演沒有去說明為何她那麼專注於木偶中的世界,從她的父親也是演木偶戲的提示來看,
或許她試圖從木偶之中找到曾經內心渴望的情感,投映出理想中的世界。

只是她卻沒有發現,當她慣例式地問著可愛小男孩:「今天過得好嗎?」
她的目光卻始終沒有投注在小男孩的心上,透過導演的視角,小男孩往往是背對鏡頭的,
她不懂小男孩要的不是鋼琴跟鋼琴教師,而是跟姐姐窩著點唱機的邊邊,
聽著一首名叫"帶我走"的歌曲,在旋律之中享受著與姐姐相處的時光。
她不懂小男孩要的不是一直在換的保姆,而是偶爾跑去看著媽媽工作,
坐在媽媽的身邊靜靜地看著媽媽對木偶的熱情,開心地笑著。

她不懂木偶的身上有太多的線控制著自己的行動,
而紅氣球只留著一條線給自己緊緊抓牢。

當調音師在一旁靜靜地調著鋼琴的音階,而媽媽置身於大人世界裡面的紊亂,
單純的琴音始終穿透著這嘈雜的喧嘩,孩子的聲音一直是如此,只是大人們聽不見。
也或許只有擅於觀察影像也一樣在異地感到略唯孤寂的保姆,總能在無聲交流中,
跟小男孩交流了真心,也看見了小男孩的真心。

飄在天空中的紅氣球是個象徵,是溫暖充滿著愛的心,
遠離了人世的紛紛擾擾才聽得見自己無聲的感動,
它望著被禁錮在窗裡面的人們,牽引著他們把自己的心放在塵囂之上,
然而往往只有小孩才看得見紅氣球在天空中飛著,飛著。

小男孩是既快樂又憂鬱的,一如小王子也是既快樂又憂鬱的,
快樂的是他們的心不像木偶有著太多的線太多的聲音想要控制他們的生命,
憂鬱的是他們所愛著的人們,卻始終隔著一層玻璃看著他們的心,走不進他們的世界。

人啊人,總是從鏡子中觀察自己,卻都忘了鏡子所呈像的是虛像;
總是觀注著那些控制著木偶的線跟聲音,卻不敢像綠野仙蹤裡的機器人那般,
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心,緊緊抓著那條只留給自己的線。

2008年7月2日

焦慮的意義 - 心理治療師的焦慮詮釋

阿德勒:焦慮和自卑感

「自卑感」為神經官能症的基本動機。

會造成自卑的客觀因素有 -

1.嬰兒可能因為體型的弱勢而擴大自卑(這點就算長大成人也不會發覺)
2.社會歧視(生為弱勢族群,或生在崇尚陽剛文化的女性)
3.身處家族中的不利地位(獨生孩子便是一例)

內在矛盾 -

人類基本上是社會性的動物,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與他人相依共存;
因此自卑感只能透過不斷地肯定和增進社會的連結,才能建設性地克服。
克服自卑感的神經性行為本質,就是獲取超越他人的優越感與權力,
以及用威望與特權抑他揚己的驅力。
因此,神經官能性的嘗試實際上會削弱一個人僅有的持久安全基礎。
就像霍妮等人指出的,爭取權力以凌駕他人之上,會增加社會內在的敵意,
並使得個人長期的社會地位更形孤立。

焦慮是侵略的武器,是控制他人的手段。

----

霍妮:焦慮與敵意

焦慮比本能驅力優先。

能制性驅力是專屬於神經症的;它們誕生於孤立、無助、恐懼、敵意的情感之中,
也代表在這些情感影響下的處世之道;它們的主要目標不在滿足而為安全;
它們的強制性格來自潛伏其後的焦慮。

因為孩子對雙親的依賴,這種對雙親的衝突敵意,必定要抑制。
因為抑制的敵意剝奪了個人認識和對抗真正危險的能力,
而且抑制的行為也會產生內在的無意識衝突,故這種抑制會讓孩子產生無力感與無助感。
「根本焦慮」便「不可分割地與根本敵意糾纏在一起。」

敵意和焦慮的互惠關係。

闡明人格衝突傾向是神經性焦慮的來源,不同於弗洛依德準生理化學的思維形式向,
霍妮讓焦慮問題回歸心理的層次,並且含括了不可或缺的社會面向。

----

蘇利文:焦慮即是被否定的不安

焦慮是人際現象的精髓,出自嬰兒與生活中重要他者的關係。

焦慮是因為嬰兒得不到重要關係人認可,而產生出來的不安。
母親不認可會帶來焦慮,嬰兒在有知學意識之前便能感受到。

成長中的嬰兒其自我是誕生於必須處理焦慮處境的經驗。

自我的形成是為了讓我們免於焦慮。

自我會控制覺察,會限制個人對其處境的意識,多半是因為焦慮的運作所致;
結果個人對這些人格傾向的覺察便裂解開來,而未能含括或整合到已被認可的自我結構中

焦慮限制了成長與自覺,縮小了有效生活的範圍。
情緒的健康相當於個人自覺的程度。
因此澄清焦慮才可能擴展自覺與自我,也就達成情緒健康。

----

造成自卑感的客觀因素,基本上可以簡化成為失去分離跟自主性抑制的概念,
這回頭呼應在弗洛依德、齊克果的概念中,關於焦慮形成的原因。
而在強調理性而抑制人類內在非理性部分的社會之下,
克服自卑感自然而然會尋求外在的管道試圖解決。

然而在爭取權力及優越感的情況之下,敵視社會上的對手是勢在必行的狀況,
在此若依霍妮的觀點加以詮釋,敵意與焦慮的互惠關係又將帶來人更大的衝突。
暫時回過頭來看看現下的世界所過份強調的競爭為人類帶來的究竟是什麼?
其實是一份潛藏的焦慮,那是抑制自我發展跟對於存在的不安,
當我們把自我放在世界的這個平台下供人選擇,其優勢是社會上所認可的能力,
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的人必須要選擇壓抑自我的創造性,以符合社會的價值觀。
此外,為求得生存將鄰人視為競爭對手是目前普世所強調認可的信條,
這又意謂著個人在社會地位上的孤立,敵意的產生,以及害怕被淘汰的不安。

也因此,試圖以外在的客體來解決內在自卑感的恐慌時,
即使在意識之下無法覺察焦慮將成為侵略的武器,
但事實上控制他人卻是可以暫時滿足自卑感而帶來短暫的安定感,
因為控制他人是可以強化主觀意識到存在的概念,以及自主性的擴展。

蘇利文的論點中,便可以概括詮釋阿德勒關於自卑感的客觀因素,
而在其解決焦慮所呈現的客觀現象上,就必須回頭去探究焦慮的本源究竟為何。
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之中,他的觀點和齊克果的概念相呼應,
也就是面對焦慮是必然的,擴大自我覺知伴隨著極有可能會發生的重要他人的否定,
自由所必須面對的是責任跟否定,
他人的否定可能牽扯到的是對他而言失去控制權以及觸動其潛意識的焦慮,
因此他必須透過抑制的方式來維持本身的權威及安全感。

若無法面對這樣的焦慮,那麼抑制自我的發展確實是一種免於自我陷入危險情境的方式,
但問題是抑制並不代表就此解決焦慮,在將來面臨到自我衝突的情狀之下,
焦慮有可能轉化為任何客體可觀察的情緒而發洩出來,例如:恐懼,憤怒等等,
因客體化的情緒可使我們暫時專注於眼下能觀察到的問題上,
藉此將焦點擺放在可觀察的客體之上,減輕對於焦慮的不安,得以解決衝突。

2008年6月29日

留給你的窗

頂著藍色月亮,走在回憶長廊
那一樣的月光照過我們緊握的手掌
問題沒有答案,轉了多少個彎
妳還簽了名在我心上,不能遺忘

就算時間能沖淡了憂傷,想對妳說的再也無法講
淡淡心酸 ~

我的心還為妳留一扇窗,等妳想起我回來看一看
自由屬於妳,愛妳就該放手讓妳去想去的地方 ~~
怎麼能相信我們已走散,不會再停站希望已風乾
一樣的月光,冷冷地照在兩個人不重疊的路上 ~~

妳的心是否也有一扇窗,寂寞時也會抬頭看一看
當時的月光,後來是否也出現在妳想念的心上

像我一樣,無處可藏,藍色月光,淡淡心酸 ~~


回顧水球,
那一夜的夜唱如果不是妳,我也不會去,
如果不是因為那時候的妳,這一切可能也不會開始;

看著那個時候的我,我突然能明白在那一段日子裡對妳而言我失去的是什麼,
一種安全感,一種窩心的溫暖,一種能讓人笑開的魔力。
只是,我也有我的任性,我也有我徬徨的時候,我也有我必須面對內心衝突的時候,
可是為什麼我會覺得好孤單好孤單呢?儘管那時有妳陪伴著我。

因為永遠,不會是兩個人之間的事而已,或許妳不曾要,但我卻不能不給,
我給的讓妳漸漸相信了永遠,而妳相信的永遠我卻還來不及相信自己能給。
那麼遠的永遠,給了我希望,也給了我恐懼,拉扯之下竟都成了焦慮和孤寂,
只是我還沒學會如果去面對自我和現實之間的衝突,面對焦慮,然後我就屈服於命運了。

看著過去,我看到我們都長大了,放下心裡面的純真,學習著對這世界冷漠。
曾經妳說純真是可以無所畏懼的長大,然後不再回首過去,這句話我想修正,
如果我們都不敢回首過去,我們便無法無所畏懼的長大,
純真是不會害怕面對令人心痛的曾經以及令人徬徨的將來。

過去的每一刻都存在著自己的真,若不能面對自己的傷痛,那麼傷痛將會永劫迴歸。

然後我擁有了我自己的純真了,而妳呢?

2008年6月23日

九降風

曾經相信的那麼純粹,於是背叛才讓人如此心碎 ...

在那樣的歲月裡,我們學習著如何跟別人相處,也學習著如何長大,
然而天真的我們也曾都以為堅信不移的一切它們永遠不會變掛,它們永遠都是真的,
直到青春夢碎時的幻滅,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完美。

曾經我們以為不會變的友誼,因為我們沒看見彼此之間的差異,
人,總有自己的慾望,總有不同的價值觀,可是在一起的那段日子裡,
我們都曾經相信我們懷抱著的是一樣的夢想,我們永遠都不會背叛對方。
只是我們沒想到每個人都會害怕,也不如我們心裡所想的那般成熟,
即使我們是朋友,我們卻也無法讓每個人的心思一致,
而那般純粹的信任卻容不下一絲絲的背叛,最終造成傷害。

曾經我們相信這世界的純粹,但我們卻不知道這世界並不完美,
於是我們在痛苦掙扎中去接受這世界的不完美,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當我看到李瑞麟老師的時候,我突然一陣鼻酸,一直到他因為鼻咽癌去世,
他始終都相信自己的子弟兵們是沒有放水的,而我們也曾經這麼相信著 ....
事過境遷,廖敏雄也不再是當年的王子,黃裕登也不再是當年的神奇小子,
我才發現自己看著他們的年華逝去,看著歲月留在他們臉上的痕跡跟憔悴,
終於能釋懷原諒了,我們曾經因為他們的背叛憤恨他們,
我們卻沒看到這些背叛,這些掙扎,這些罪惡感在他們的心中是如何翻騰。

也就像電影裡面那般,在聆聽完偷車的同學痛苦的自白之後,
他舉起球棒不是砸向那人,而是憤怒地砸爛了廁所的門,
即使我們不願意承認,可是這世界總是如此的現實,也才知道每個人都是自私而脆弱的,
而我們純粹的相信,有的時候卻是種壓力,也是一種無知跟幼稚。

我曾經在課堂上拍桌子站起來大聲斥喝老師的言而無信;
我曾經直接指責著老師毫無證據就胡亂去誤會我的同學幹壞事;
我曾經替別人這樣扛下罪來,我只是相信他們並不壞,
當然這很愚蠢,只是如果大人們真的能夠仔細去聆聽他們內心的掙扎,
你們就會知道為什麼他們要如此叛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沒有人希望自己被貼上標籤,
看似狂暴及不理性的行為,只是他們對這世界的虛假所發出的怒吼。

但可惡的卻是,這虛假的世界卻對存在於我們之間的純真發出輕蔑的訕笑,
我記得我的英文老師不只一次的跟我說過,要我不要跟那群狐群狗黨在一起,
我跟他們不一樣,我是要關在象牙塔裡面繼續我的成就。
我聽了,只是不發一語,默默地看著我們老師,我跟他們不一樣?
不,我們都一樣,我們都相信著那些純粹,而不容許我們之中的任何一人受到傷害,

另外,曾經在國中的那段感情,她也曾經在背後搞鬼,
她去對那個女孩子說,要那女孩子放下對我的感情,不然是在害我 ...
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那女孩子在我們國三的那段日子裡,
每天失眠,每天回家都在哭,可是每一天都還要來學校面對我,
然後直到畢業之前,她的成績卻是不斷不斷地在進步,因為我鼓勵她,也教她功課。
但畢業前她卻終於狠下心來跟我決裂,而我卻始終不知道是為什麼 ...

我操他媽的狐群狗黨,幹,我到現在都還很痛恨這些批判,痛恨那個老師,
我只是比較幸運有一個出口,而他們卻被困在世俗給他們的評價之中,學著瞧不起自己。
如果你們不懂我們的真,就請不要把你們的傲慢強加於我們身上!
你們不敢面對我們的純真,那只是你們不敢面對你們自己屈服於世界,學習著虛偽!
你們說的為我們好,那是真的為我們好嗎?
那個"我們"是你們心目中的我們,還是真實世界裡的我們每一個人呢?

電影末了,我想像著畢業之後的他們將會怎麼樣成長?
當我看著中窗外的風景一直一直倒退,我看到了過去成長的畫面也一幕幕的浮現,
我很高興曾經我擁有過這樣一段純真,放在我的心中卻是格外的溫暖,
我想起了過去很多瘋狂的事,想起了過去很多的朋友,
他們也各自為自己人生的辛苦在努力,偶爾他們也會玩笑般地羨慕我的聰明,
希望我不要放棄他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學歷。

但,我會放棄,在努力讓自己社會化卻失敗之後,
追求那些純真才是我真正想要努力的,我始終相信著這個世界即使不完美但它很可愛,
曾經的那些純粹一直在感動著我,即使我無法再這樣毫不保留的相信,
然而在痛苦之後去接受及原諒那些背叛,才能看見每個人心中都有他的掙扎。

或許電影之中的故事看起來很虛幻,
但只有曾經勇敢去相信,然後勇敢去受傷的人才能觸動心裡面的那些美好。

沉默

曾經我天真的以為不吵架的愛情是最美好的愛情,
現在我才了解沉默壓抑的結果只是換來一次毀滅性的決裂。

妳的沉默與委曲對我只是一種傷害,莫大的傷害,
當妳彷彿無數次地強調著最後一年的日子裡妳是帶著罪惡感和痛苦在陪著我,
妳以為那是溫柔,事實上那是抹在刀鋒上的毒藥,加深了痛楚。
對一個想要好好愛妳的人而言,妳的沉默和委曲彷彿在告訴對方,
妳的不滿並不足以讓對方好好地珍惜,
那樣的愛也承擔不起妳的所有一切委曲,那是何等地傷人傷己呢?

當妳說著妳帶著罪惡感陪我的那一年,我看著這句話,
我無法去想像過去的一切到底是什麼?
妳牽著我的手的時候,妳說愛我的時候,究竟是什麼樣的罪惡感?是什麼讓妳有罪惡感?
我突然覺得我想要認真付出的一切都像是個笑話,
妳對我隱瞞的情緒跟思緒,讓我不知道我該相信些什麼?什麼是真什麼又是假?

那不是種溫柔,即使我再聰明再懂如何去猜心,
我又如何能猜得出所有包含在妳曖昧不明的話語中所想表達的一切?
如果妳是如此地怨恨著我當初不懂妳心裡面所想的孤單,
妳又為何不肯大聲說出妳強烈渴望的愛情到底是什麼?
我不是妳,我也不是神,我無法讀出人們內心面所蘊含的一切,
可以猜中對方的心意是種甜蜜,那誤解了呢?
誤解對妳是種失望,對我而言又何嘗不是失望呢?

妳大聲地責備著我限制了妳跟妳的朋友閒聊嗑牙的自由
妳可曾想過我妳是如何在意我跟我所有女性朋友的往來,以至於漸漸跟她們都失去聯絡,
我也想要我的自由,我也想要妳可以真正的信任我在愛情裡的忠貞。
或許我曾批評過一些妳的朋友,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得到毫不在意妳單獨跟男生見面?
曾幾何時我在妳的眼中卻成了一個只會限制妳跟朋友出去玩樂的人,
這樣的批評對我來說又是何等的不公平 ....

妳抱怨著我沉溺在電動裡而不在乎妳的時候,
妳卻從來都不知道我為何會開始跟同學一群打電動。
那年暑期妳跟大學同學去日本玩的時候,一下子妳突然消失在我的身邊,
我才發現自己的生活有多麼以妳為重心,沒有妳的空間我好空虛,空虛到我不認識自己,
我不會跟自己相處,我不知道怎麼一個人過日子,很可怕很可怕 ....
然後我選擇了去跟同學一群人開始打電動,或許很蠢,但那是那時的我唯一的出口。
妳要我的世界只有妳一個人的時候,忽然間妳離開了,我才發現我的世界連我都消失了。

分手的那時妳對我說我不再快樂,也不再能讓妳快樂,
我突然覺得我自己好可笑,好荒謬,又好悲哀,
當妳把我的快樂全都榨取殆盡時,我只換來一句我不再快樂。
妳知道嗎?妳的控制慾也曾經讓我快要喘不過氣來,
有好一陣子我不知道一天天的生活只是要跟妳吃飯,送妳上下課等等,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為了什麼在說著愛妳,
妳生病的時候我翹掉meeting來照顧妳,雖然說我自己也很常翹meeting,
妳在的時候我就不能去跟同學練球,或是跟別人打球,甚至是吃飯等等,
可是啊,回過頭來我又得要讓妳去所有妳想去的活動 .......

只是我也選擇了沉默,就連到最後妳那樣批評著我,我還是沉默,
妳不想為了我的不悅改變妳的生活模式,妳卻看不見我為了妳的快樂改變了我自己;
妳指責著我沒有嘗試著去了解妳的心情,每次改變的都是妳,那妳又了解過我了嗎?
如果妳說的只是每次改變的都是妳,那妳有嘗試著要了解過我嗎?妳又真的了解我嗎?
雖然說我只是依照我的想像在改變,只是沉默的妳卻也只是默默地在一旁看著,
然後當我努力錯方向,走錯了路,傷害了妳,妳只是冷冷地說一句:這不是妳要的愛情。
留下一個像傻瓜的我,滿身傷痕,卻又想不透最後那段溫存是感情,還是一種利用。

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不是只有我而已 .....

一段感情會結束,不會只是一個人的問題,妳自以為是的溫柔是我狂暴的薪柴,
妳選擇的分手請妳勇敢地面對它,不要一直強調別人對妳說,是該離開我的時候,
我們之間感情的開始與結束都是我們的選擇,妳說那是別人的建議,
那妳在哪?我又算什麼呢?

別人如何說著妳的強勢與強悍,那是妳給他們的觀感,
他們清楚,我也明白,我並不需要靠這種方式來獲得安慰,
妳的沉默與委曲對我而言已經不再存在任何意義。

直到現在,我還得要為妳現在感情的爭執負責,
很抱歉,那樣的情況跟妳的回應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早已存在,
我不是妳感情世界裡面出現傷害的原罪。

妳並不如別人眼中那般地強勢跟強悍,因為我總是聽不見妳的聲音,
請面對妳自己心中的感覺,面對妳自己的心,面對妳自己,
而我不過就是昨日黃花卻變成妳的藉口,所以我不再選擇沉默。

2008年6月16日

轉身離開,有話說不出來,海鳥跟魚相愛,只是一場意外。
我們的愛,差異一直存在,風中塵埃,竟累積成傷害。
轉身離開,分手說不出來,蔚藍的珊瑚海,錯過瞬間蒼白。
當初彼此,不夠成熟坦白,熱情不再,笑容勉強不來,愛深埋藏珊瑚海。


妳這樣說過,我們之間的愛情存在自始至終存在著不可見的鴻溝,
會不會就像歌詞中所描寫的那樣,海鳥跟魚相愛,始終無法到彼此的世界去生活。
這讓我回想起當初下定決心要跟妳告白的時候,竟然就像要慷慨赴義一樣,
現在細細品味起來,不禁令人莞爾。

存在於我心中的鴻溝是什麼?
我們家庭之間不論社會地位以及富裕程度的差異;
我對於自己外表的在意程度,像是我滿是疤痕的臉,還有我並不突出的身高,
相較於妳外表的美貌加上細心的打扮更加深了我對於自己信心的打擊;
妳廣泛的閱讀,對於音樂的了解,樣樣都讓我覺得我似乎是很無知;
再加上妳不經意地稱讚著自己,稱讚著妳的弟弟是如何的聰明,
相較之下大學成績並不出色的我,必須要靠著往日榮光才能勉強維持著自尊。

使我做下決定的原因卻是很簡單,當時面臨人生抉擇的妳,
看著妳的徬徨,看著妳的挫折,看著妳試圖想要衝破一些束縛卻沒有目標時,
我告訴自己我希望能幫妳找到快樂,希望能給妳勇氣去支持妳做抉擇,
即使我明知道我們之間的差異,即使我明知道這段感情不會有結果,
但我還是這麼去告白了,在自我衝突發生之前我也這麼全心全意地把目光著落在妳身上。

曾經妳問我究竟愛妳什麼?坦白講,那時候的我真的不知道,
我不知道該怎麼跟妳解釋會跟妳在一起是基於那樣的心態,
同時我從一開始就沒有自信這段感情會有結果,甚至會不會超過一年我都懷疑 orz
然而日子就這麼過去了,一開始我不求回報的付出,
是因為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值得跟妳這麼好的女孩子在一起,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吧,
哈,於是我的付出也像禮物一般,我從來不要求我要回報。

後來,研究所的生活讓我那方面的自信受到打擊了,
更明確地說是我用錯誤的方式建立起的自信很輕易地就被粉碎了,
過去我用競爭在建立自己的自信,然後事實上那樣的方式卻是在掏空自己的信心,
用外在的成就去定義自信,其實是在潛意識裡告訴自己本質上比別人差,
但我透過我的努力去贏過對方,去得到社會裡認同的眼光,
可是心裡面卻很清楚自己是為了什麼樣的匱乏而去努力求得別人的肯定。
當我贏得了成就,並不能彌補我心裡面的匱乏,
那輸了呢?就崩潰了,自尊就此被摧毀,就會認定自己是個什麼都不是的人。

所以,我試圖從妳這邊來彌補我自尊的崩潰,
佔有慾、控制權、支配慾等等這一切是我試圖要從妳身上來滿足我的需求,
這時候的愛早已不是愛,也苦了妳還能忍耐這麼久,真是抱歉 <(_ _)>
我只是從妳的身上不斷需索我內心渴望的東西,這當然不會是妳想要的愛。
真的,當初的我真的不夠成熟,我不懂得該如何去好好愛自己,
更糟糕的是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是愛妳的什麼,就這樣拖著日子過下去了。

愛一個人必須要先懂得好好愛自己,
愛一個人是去欣賞他的一切,而不是攫取他身上擁有我自身缺乏卻渴望的特質。
若非如此,再怎麼樣的愛都會存在差異,會不會分開取決於兩個人願不願意去妥協。

如果你冷,我將你擁入懷中;如果你恨,我替你擦去淚痕。
如果你愛我,我要向全世界廣播;如果你離開我,我會默默地承受。
我的愛為你開啟,像白色的閃電劃過天際;
我的愛為你奔馳,像紅色的血液充滿身體。
我只是要你知道一件事,就是我愛你,就是我愛你,愛你。


哈哈,我好像到現在為止都沒有默默地承受 XD
一直走到今天,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多麼努力地在愛自己,這讓我更覺得開心。
今天看九降風的時候到最後我又偷偷地紅了眼眶,
當窗外風景不停變幻倒退時,
我擁抱著那個為著所有不合理大聲反抗國中的我,
我擁抱著那個用輕蔑的態度不屑著雄中,可是又默默拼命妥協著把成績考好高中的我,
我擁抱著那個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上新竹,卻隨著年紀增長愈覺孤單,
但這七年來我爸媽都沒來過新竹,然後用憤怒傷害別人,卻一步一步走入社會的我。

我想起妳那句,如果我們還會心痛,是不是代表我們的心還未死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早就已經忘掉企盼成長的喜悅,長大一歲再也不值得高興了。
現在我在這裡,當我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我心疼著過去那樣成長的我所以流淚,
但我卻為一天天成長的自己笑得開懷,我又再度擁有了成長的喜悅。

那天我看著妳的相簿,看著妳的笑容,我竟不自覺地笑了,笑的開心。
我很訝異自己的反應,哈哈,百思不得其解,大概是傻了吧 :p
慢慢地我才體會到什麼叫有了你固然很好,但不代表離開你我就不能快樂地活,
我才知道我希望看到妳能再快樂,能再擁有希望跟夢想,這樣我就足夠了,
妳身邊的那個人是不是我,已經不再重要,我無非就只想支持妳過妳想要的生活,
而不再是佔有,不再是控制,我用心地去感受著妳笑容裡隱含著的快樂。

而曾經存在於我心裡的那些鴻溝呢?
當我不再依靠競爭來獲得自信時,比較對我而言早就不再具有任何意義了。
我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擁有什麼,缺乏什麼,自己可以選擇,然後背負起選擇的責任,
那些因自卑而產生的差距,就如冰塊融化在陽光底下然後蒸發就不見蹤影。

於是愛情對我而言,我不再需要從愛情裡去追尋我的需要,
疼愛自己反而讓過去我所匱乏的同理心探出了頭,
我知道我想要的愛情是什麼,我知道我會欣賞什麼樣的人然後決定付出,
如果我是海鳥而你是魚,我愛上了你,海鳥仍是海鳥,魚仍是魚,
不需要勉強自己到對方的世界去生活,我們只要在海平面深深地擁抱,
我仍擁有我的天空,你仍擁有你的海洋,但我們知道彼此相互支持著。

釐清了愛情和自身的需求之後,我終於知道我為什麼愛妳,
即使有那麼多人勸我我應該要找個比較溫和的女孩子去交往看看,哈。
我愛妳,不是因為妳曾經努力地妥協過著那樣的日子,
不是因為妳外表的美麗和妳善於為自己搭配上符合妳美貌的衣著,
不是因為妳可愛的娃娃音和妳偶爾孩子氣的行為舉止。

我愛妳,只因為妳有勇氣去質疑跟挑戰這世界種種的不合理,
然後懷抱著純真的心要去擁抱這個世界,意識到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力,
即使有的時候妳並不是那麼具有自信,也會有軟弱跟遲疑的時刻。

妳選擇的他一定會懂得妳想要的愛情,否則妳不會做下這樣的選擇,
希望他會是個完整的人一直支持著妳去追求妳的夢想,帶給妳快樂安定,
希望妳會一直擁有著快樂滿足的笑容,一直在實現自己的夢想,然後擁有自信。

不用擔心我會困在過去,我會學著給過去那個不願走出來的自己一個擁抱,
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說,不論結果是什麼,畢竟你是那麼努力地付出,
只是有的時候我們運氣不大好,找不到偶數棵的幸運草去平分給彼此。

所以我該走了,祝福我們彼此都能快樂自信地活著。

告別之後讓它隨風去,記得我曾經那麼愛著妳。

我期待,有一天我會回來,回到我最初的愛,回到童真的神采;
我期待,有一天我會明白,明白人世的摰愛,明白原始的情懷。
我情願分合的無奈,能換來春夜的天籟;
我情願現在與未來,能充滿秋涼的爽快。
Say Goodbye,Say Goodbye ~~ 前前後後、迂迂迴迴地試探。
Say Goodbye,Say Goodbye ~~ 昂首闊步、不留一絲遺憾。

2008年6月13日

13號星期五

它只代表一件事:12號是星期四 XD

我自己不信這一類的禁忌啦,
把自己幸與不幸歸疚到文字指涉的意義上實在是無稽之談。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的球衣背號一直選4號的原因,
當然不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是牧紳一或藤真健司這樣,
也不是因為我在大一的時候就想幹掉隊長butt,
(業餘比賽的背號限制是4~15號,所以通常隊長就是4號)
純粹只是因為我並不認為喜歡這樣的數字就會為我帶來什麼厄運,
那只是人們自身恐懼的轉移而已,而我不屑一顧。

2008年6月11日

教會(The mission)

殖民者到底是抱持著怎麼樣的心態去支持殖民主義的?
殊不知被殖民者在後殖民時代是不具有自尊心的嗎?

從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在我們學校的餐桌上校長還有主任們常會聊天的話題,
就是為什麼去國外旅遊人家什麼都規劃的很好,都很漂亮,而台灣做不到?
那為什麼不這樣想,我們自己台灣的美跟好為什麼我們自己都看不到?
台灣真的有糟到什麼都不堪入目?什麼都是醜嗎?

重點是我們沒有自信,
我常常想台灣人的短視近利跟崇洋媚外是不是跟近代以來我們歷經好幾階段的殖民有關,
台灣能端出來的並不是只有吃而已,
歐洲國家從進入工業革命之後他們在世界扮演了什麼角色?
也理所當然他們對於自己的歷史跟文化具有足夠的信心將其轉化為觀光資源,
而我們近代以來的文化始終摻雜著殖民的影子在裡頭,
誰說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跟藝術?
只是當我們自己完完全全吸收了人家那套藝術標準後,我們就瞧不起自己了。

就拿台灣電影來說,台灣的導演很多都很努力拍出很有內涵的東西,
問題是我們已經把好萊塢那套電影標準內化在我們的心裡,
然後我們就不相信自己的東西其實是很值得一看的。

另外電影中的一個問題是紅衣主教自述到:
「我很納悶,如果我們沒有到這裡來,那他們印地第安人的生活是不是會比較好?」
對照到電影最後的屠殺,當場我就眼眶紅了。
這個問題我問自己很久了,所謂文明它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非得要把我們自認的文明帶給那些我們認為他們是野蠻的民族?
文明跟野蠻的標準究竟是什麼?誰定的?
我們自詡為文明人但我們為了生存,為了便利卻將大自然的資源搜刮殆盡,
而他們卻了解生生不息,永續經營的概念,那到底是誰野蠻?
他們原本有他們自己的生存方式,然後我們強制灌輸我們的文化給他們,
那究竟是誰野蠻了?

所以,之後我要來看看後殖民的東西了 哈

數理資優

看著「內在革命」讓我想到了這回事,
在我國中考數理資優的時候,有一個現象是很奇怪的。
就是雄中雄女兩間學校的分數相差了三、四十分,
這個狀況現在不知道改正了沒,但其實這是一件十分奇怪而且不公平的事情,
女孩子天生的數理能力就比較差嗎?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被灌輸這一件事情,男生的數理邏輯能力比女孩子好,
而女孩子因為情感豐富所以在文科方面會比較出色,
那有沒有任何科學證據來加以證明男生"天生"在數理方面就比女生優秀?

再仔細看看上面那句話,其實是有點問題的,
那隱含著男生應該要比較理性、然後隱藏情感,而女生則常是感情用事而不可理喻的,
而這個數理能力的差異到底是天生的差異還是其實是後天給予的壓抑、限制,
我的答案會比較傾向是後者。

這又讓我想到另外一件事情,原住民大學聯考加分究竟是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我認為那是極度不合理的,如果說我們認為他們的教育資源較為匱乏,
那麼我們的政策走向應該是想辦法增加他們的教育資源,而不是利用加分的方式彌補,
因為這很容易造成沒有加分的人在潛意識裡去矮化原住民的地位,
同時原住民本身在這樣的制度下也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較劣等的種族文化。

婚姻

最近很喜歡問別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你要結婚?或者是為什麼你想要結婚?

常會有的答案是這樣,覺得對方是個適合結婚的對象,然後自己也到了該結婚的時候。
為什麼因為對方是個適合結婚的對象,所以跟他結婚?
而不是因為對方是你欣賞的,你摰愛的,在你的生命中獨一無二的,所以你跟他結婚?
結婚為何會是愛情的墳墓?那也就是說當婚姻開始之後就不存在任何愛情囉?

會有人這樣說,談戀愛面對的事情跟結婚所要面對的事情有很大的不同,
有什麼不同?因為生活?因為金錢?因為房子?車子?小孩?
若是如此,那我們尋尋覓覓的愛情那是什麼?
為什麼那樣的對象在婚前你們的價值觀不會有所衝突,而婚後反而產生摩擦?
為什麼在談戀愛時卻未曾去考量過對方的價值觀是否與自己相符合呢?

我很訝異會聽到選擇步入禮堂渡過終生的另一半竟然不是愛情之下的選擇,
為什麼呢?
因為他是個可靠的人,因為他應該會擁有不錯的經濟能力,因為他不會偷吃?
但這樣卻在妥協著和一個自己並不是那麼愛,只因為他是符合社會期盼的丈夫,
然後和這樣一個人渡過自己的大部分人生,縱使不真的那麼快樂也無妨嗎?

這樣選擇的婚姻,究竟是嫁給了妳心裡面的男人?還是嫁給了眾人認可的男人?
妳所不相信的是愛情?是男人?還是事實是妳並不相信妳自己?
妳不相信自己即使沒有人依附也能過著不錯的生活,
妳不相信自己即使沒有人作伴也可以一個人悠哉的渡日子,
妳不相信自己其實可以去質疑妳始終不曾懷疑的習俗。

最近在看"京華煙雲"跟"內在革命"這兩本書,給了我很多的感觸,
從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後就有一股思想在心中隱隱騷動著,
時間經過了那麼久,直至今日,女人們是不是真的擺脫了父權的控制?

常常我會為了"京華煙雲"中的木蘭感到一絲絲的遺憾,即使像她那樣嘗試擺脫舊思想,
卻也脫離不了媒酌之言,婚姻由父母定下的傳統。
可是回過頭來看看今日的社會,現下時代的女孩子真的擺脫了那些傳統了嗎?

人為什麼要結婚?時候到了所以要結婚。
哦,那為什麼不是你想跟這個人結婚所以結婚呢?
結婚之後為什麼兩個人就從此要為這個家庭然後犧牲掉自己的夢想?
為什麼結婚不會是一種彼此相信,也更堅定對方會永遠支持著自己的想法呢?

常常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結婚,從原因,從目的去看,都不知道,
也難怪會有那麼多的婚姻會出現問題。
所以我才會害怕婚姻,更明白地說我害怕的是那種不知為何就結婚的婚姻,
更可怕的是我自己也曾經說過那種最終會選擇結婚的對象有時候並不會是自己的最愛。

到底是誰規定人到了某個時候就一定要結婚,這現象在女孩子身上尤其明顯,
這實在是無聊,每個人都有權力去選擇什麼時候結婚,結婚對象,當然還有愛情。
在沒有遇到自己想要的人出現之前,要有自信地相信自己可以一個人好好的過日子,
女孩子根本不需要在任何一方面去依附男人,
更進一步地說,每個人都可以很有自尊地活著,不需要在任何一方面依附其他人。

在組成家庭之後,也不應該所有的家事都是女孩子在做,
看到京華煙雲中提到那時候的女孩子書唸到一個程度之後就要停止,
然後學習所謂的女紅,還有三從四德,看到這個我就難過。
三從四德的個屁 = = 為什麼男人不可以下廚房?照顧孩子?洗衣服?
所謂的男主外、女主內說的不過就是老子掌握了經濟能力,
妳就給我乖乖待在家裡,不准出去拋頭露面,這是男性鞏固權力的另一種方式。

說穿了現在看似自由戀愛的婚姻,其實男男女女的內心裡面仍存在著一些限制,
比如說男人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就是一例,
其實女孩子也得要相信自己即使不依靠男人也能擁有自己的經濟能力,
在挑選另一半的時候,常常夾雜著很多社會賦予的期望,卻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對我而言,很明顯地我所選擇的對象是她也能夠勇於選擇的女孩子,
能夠真正地擁有自尊自信,也就是傳說中常會是女強人的那種 XD
我相信自己擺脫了過去那種夾雜痛苦和關愛的感受,用傷害人的方式在表達關心,
也相信自己一個人的生活也是可以快活自在。

2008年6月9日

蛻變

人生的意外宛如一道雷擊在昏暗的天空中畫下一道紫青色的光芒,耀眼地令人心悸,
一瞬間,當那我原以為根基穩固的青青大樹化為灰燼時,
我才明瞭人生沒有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也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當我努力地活在這個社會的規範底下,努力地活在他人的期望底下,
自己的心早已裏入一層又一層的絲線中,緊緊地包覆在自作的繭裡,氣若浮絲。
潛意識裡,我反抗著,我不願放下夢想隨著眾人的腳步前行,漸漸死去,
然而缺乏自信的自我,卻貪婪地渴求著一句鼓勵,一句從小到大始終不曾盼到的溫暖,
只為了這麼一句話,於是我妥協,甘心進入夢想的墓塚。

我一邊嘶啞著種種的不合理,卻又一邊默默地接受這不合理,
於是我的快樂便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揮發,只有無盡的深淵在我眼前延伸,
沒有未來,我,看不見什麼叫未來。

終於,在我的心瀕臨死亡之時,迴光反照般地孤注一擲,
我拋下了眾人所企求欣羨的成就,我對著所有施予壓力的人怒吼,
而禍不單行正巧印證了我的人生,愛情的結束,寵物的死亡,
在那一刻我不知道我的人生還有什麼可以失去,我彷彿什麼都沒有了。

唯一我不能失去的,是我的心,是我熱切的夢想。

漂浮在渺渺的人世之中,我是誰?我想要什麼?
而我過去努力追求卻得不到快樂的那些又是為了什麼?
我開始了一段旅程,自我追尋的旅程,
這條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在回憶的地圖上找尋傷口的標的,
我才發現過去人生之中虛妄的自信,狂傲的憤怒,
僅僅只是用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和傷痛,
我曾那麼努力地去滿足別人對我的企盼和期望,
滿足這社會對我成就的定義,僅僅只是我渴望著關懷。

從今而後,我不需要從別人的眼光之中找到自己,
我知道我自己可以疼愛自己,可以擁有真正的自尊,
我可以放下這功利社會對於成就的規範,還有世俗文化對於人們不合理的限制,
總有一天我要為那些被社會所鄙視的弱勢族群們找回屬於他們自己的自尊,
這是我的夢想。
而我一步步往這條路走去之時,我終能感激那些給予我傷害的人,
因為那給予我勇氣相信自己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活著。

我相信我是有選擇的自由的,在不完美與渺小的自己身上,
一天一天看著自己成長著,那是何等愉悅的欣喜。
我的朋友這樣問著我:「你說你自己快樂,你究竟在快樂些什麼?」

我說:
「因為我終能破繭而出,逃遁出黑暗的深淵飛翔在蔚藍的天空,感受那呼吸的自由。
像隻蝴蝶般地翩翩起舞,欣賞自己從醜陋的身軀中蛻變出美麗的斑點,
然後散播希望的種子。」

寫于張作驥電影「蝴蝶」部落格上

2008年6月7日

轉吧!七彩霓虹燈

花蓮行 - Day 1

在台北車站遇到一個怪人跟我說他的皮夾被偷,
他問我能不能給他87塊坐回金山,這.....是不是詐騙啊? @@a

不管,哈

從台北車站坐自強到花蓮也不過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挺快,
我很喜歡花蓮車站的感覺,車站本身是不怎麼樣,
可是站前廣場是用大理石舖成的,很有特色,
然後車站的背景是中央山脈,加上今天雲又很多,有一種很飄渺的感覺。

我住的民宿是個挺舒服的地方,不過我現在還沒研究出冷氣要怎麼吹 @@a

放完行李之後,我就騎著歐兜邁想要去找找太巴塱那間很有特色的小學,
看看地圖,嗯,蠻近的嘛,應該不大遠,
沿路騎車真的很舒服,海風吹過來不熱也不黏膩,加上天氣陰陰的,
右手邊是中央山脈,左手邊是海岸山脈,一路向南往太巴塱騎去。

騎著騎著好機掰的事情就來了,下雨 .... 而且下很大 orz
風又大,爛爛的35塊雨衣讓我的下半身都溼了 >"<
一直騎一直騎,一直想怎麼還沒到,騎到壽豐的時候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了 orz
然後看到指標,光復還有19km ... 19. 19km!!!!!!!!!!!!!
靠夭,看到這個心就涼了一半,沒關係本著熱血男兒的本色,衝啊!

邊騎雨愈下愈大,實在很ooxx,騎騎騎......騎到全身都溼了 QQ
不知道又過了多久,終於,終於到了太巴塱,結果 ....
學校關起來了 T_T 我這麼辛苦來到這裡是為了什麼 嗚嗚
難道只是為了看那隻螃蟹嗎!(太巴塱是原住民語的螃蟹,所以路口有隻螃蟹)

好吧,沒看到就算了 orz 想說過來的時候騎台9線,兩邊都是山,
回去的時候騎台11線好了,這樣就可以看到太平洋。
沿著台11甲過去豐濱,山裡面風景真的賞心悅目,空氣也很清新,
可是....都沒有路燈 QQ 天愈來愈黑了,怎麼還沒到豐濱啊 orz

總算在7點的時候,到了豐濱 科科 在那邊的seven,
沒錯,在這種連第四台都很少有的地方,就有一家seven,買了一個包子填一下肚子 orz
seven的門口都是原住民的啦 ~~ 好多好多的原住民的啦 ~~
吃完包子,補完血之後,就準備開孫子回花蓮了!

一上路看到往花蓮的指標,50...什麼!50km!有沒有搞錯啊!
地圖上看起來一點點,居然有50km這麼遠哦 QQ
一開始騎還挺爽的,左手邊是山,右手邊是太平洋耶,吹著海風騎車真的很舒服,
可是騎著騎著發現不太對勁,怎麼都沒有路燈,而且都沒有車車,只有我一台 orz
很黑耶,我會害怕啦 >"<

哈哈,不過這一路上的住家真的好少,有路燈的地方沒幾個,
一直騎一直騎,總算看到了遠雄悅來大飯店,酷!好亮的一個地方 XD
聽說上面的夜景挺不錯,就上去看看順便休息一下,人跟車都休息一下 orz

上去之後,我只能說,以後有錢一定要來住一下 XD
看起來好豪華啊,嘖嘖,夜景真的不錯,有拍了幾張,回去之後再放給大家看。
接著就回到花蓮市區了,吃了個液香扁食,不錯吃,也看到了幾個外國正妹,開心,
因為全身溼了又乾,黏黏的,回去先洗個澡。

洗完澡之後,想說去海邊晃晃,嗯,悠哉的感覺真不錯,哈哈,
涼涼的海風吹了過來,真的好舒服,好像要飛上天了呢!
就沿著海岸線邊騎著車,然後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去想,輕鬆。
看了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回來了,結果遇到該死的大雨,好大的一陣雨啊!
超大,有夠大,霹靂無敵大,所以我只好來網咖躲雨 科科

希望明天不要下雨啊 拜託拜託 orz

2008年5月21日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 Wim Wenders

After I jumped, it occurred to me.
Life is perfect. Life is the best.
It's full of magic and beauty, opportunity and television.
And surprises. Lots of surprises, yeah.
And then there's that stuff that everybody longs for,
but they really only feel when it's gone.

在一片靜靛的藍中,迎著晨曦,帶著笑容選擇結束生命,
往下墜落的過程之中,用欣喜的語氣說著上面那一段生命中最終的認知。

如果百萬大飯店是個社會的縮影,讓我們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的分崩離析,
看見人們試圖活在自己所建構起來的虛幻世界裡,享受裡頭的紙迷金醉,
暫時去忘卻自己的罪惡,或者有那麼一瞬間他們真的相信自己就是那虛幻世界的角色,
就好比灰姑娘的南瓜馬車,在那一瞬間她真的相信那是金碧輝煌的馬車。

只是午夜終究是會來臨,沈醉在虛幻之中所不敢面對的其實是自己,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試圖想要遺忘的痛苦,也有自己試圖想要逃避的未知,
之後就開始編織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起初只是當成玩笑講講,
久而久之他們就入戲了,拋棄了真實的自己,活在故事裡的那個角色。

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敢不敢去意識自己存在的真實?

於我而言我會認為百萬大飯店更像是一個人內心所有的黑暗面,
在這裡面並不如表面那名字般的富麗堂皇,有的是許多暗無天日的角落,
然而我們有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內心有著這樣的一個面貌,
還是就任其陶醉在自己所建構的虛幻世界中,毫無意識的過著生活。

愛,會是個出口。

在Wim Wenders的電影之中,最終讓人有勇氣去探索黑暗之心的都是愛,
純真愛情的世界裡頭無法允許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的存在,
若我們嘗試著去擁抱我們所想像的形象,那麼我們所愛著的其實是自己內心的匱乏,
而那並不是真正的愛情,或者擴大至親情等等。

人們常常會在心裡面塑造一個完美的形象去追求,
但如果我們能夠仔細去解構我們心目中的那個完美形象,
會發現那其實是我們將自己辦不到的,或是我們渴望的,也或者是我們不敢面對的,
潛意識中將這一切打造成為那個完美,然後常常就愛上了這個完美。

於是我們開始要求對方去接近那個形象,但其實我們是很自私地在填補自己的空。

真愛是能夠去憾動人心的,它卻不會是符合公平原則,而是不求回報的付出,
探尋真愛必須要敲碎自我建構起那層虛幻世界的美麗,
意識自己真實的存在,認識自己的真實,讓溫暖厚實的熔岩不停地迸發出光芒,
藉此自己便能溫暖自己,無須再透過建構虛幻的世界神遊其中以逃離現實,
或者穿梭在人群之中無限度地從他人身上攫取快樂,孤獨時卻被空虛吞噬。

如此一來,死亡的那條界限便無所畏懼,
因為形體上的消逝並不代表真正的終結,它將以另一種型態在人們的心中活著。

2008年5月14日

給我的小天使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昨天應該是你的兩歲生日吧。

有時候呢看到以前你用過的那些東西,貓砂盆啦,小水缸啦,
總會讓我想起你那肥肥的白肚肚,穿著白襪的小腳ㄚ,
在床上翻過來睡覺的樣子,抱在懷裡開心呼嚕的樣子,
氣喘吁吁地玩著逗貓棒的樣子,囫圇吞棗般吃著飼料的樣子,
然後我就會不自覺地會心一笑,我想不論你在什麼地方,你一定還是那般地可愛。

謝謝你在那段日子裡帶給我很多的安慰,那可能是我那時候僅存的一絲快樂,
我才發現自己的內心其實有很溫柔很溫柔的一面,
在我曾經為自己的表面穿上一層帶刺的盔甲時。

現在的我脫掉了這層盔甲,用溫柔的眼神看這個世界,
或許偶爾會有那麼點惆悵,但我不再悲傷,
我會認真的去感受身旁人們的喜怒哀樂,然後帶給他們溫暖。

將來有一天我會打造那座在我心中曾允諾給你的屋子,
然後把我遇到流浪在路旁的小貓兒帶回來這個能讓他們溫飽玩耍的地方,
我不知道你的心願會是什麼,但我想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生日禮物。

祝你生日快樂 :)

2008年5月7日

釋然

我很開心妳渡過了妳的谷底跟低潮了,恭喜妳,
哈哈,反倒是我,還在原地打轉?

如果我說這是從這段感情開始到結束到現在,我第一次因為感受到妳的情緒而落淚,
妳會做何感想呢?
如果我說這是我第一次能夠去面對妳過去的指責跟難過,即使是跟回憶遙遙相望,
妳又會做何感想呢?

哈,或許妳不會有任何感想吧 :)

或許我不如妳的堅強跟勇敢,於是乎我常常還在回憶裡轉呀轉的,
然而可能妳也很難了解曾經是一個在情緒上有過殘缺的我,
這樣的方式是一種自我療傷,然後漸漸找回一些曾經被我誤認的情緒回來,
在往後的日子裡我能夠好好地表達我的情緒,完整的,而不是只有憤怒。

曾經過份以自我為中心的我,我想妳也知道,過去只要牽扯到比較,
我一定不願意服輸,我必須要是在我的世界裡是最強的才行,
於是乎我就真的這麼認為了,我才不在乎我的一舉一動對別人而言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我不會認錯,因為我一定不會是錯的,我是十分我行我素的人。

而這是第一次我敲下封閉自我的那道圍牆,
我嘗試著站在別人的立場來看看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怎麼樣的傷害,
也因此我難過,我會哭,但哭過之後我會記得那樣的震撼,
我也會告訴自己即使曾經我犯過一些錯,我也曾經那麼努力地想要讓別人快樂,
曾經那麼努力地活著,用那種傷人傷己的方式活著,原諒自己之後也就放下了一些沉重。

即便如此,我還是會小小地盼望曾經被我傷害的人能原諒我,
而我不是對我說事情都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因為我自己知道它不會說過去就過去的,
如果不曾嘗試去原諒別人原諒自己,那些都會形成一些小小的影響,改變自己。

老實說,在提分手的那一刻,我是應該要難過的,但那時候的我真的沒感覺,
我是麻木的,在情感上,而那是我曾經所謂的勇敢,將痛苦視若無睹。
另外,曾經我如果嚴厲批評過妳的任何一個男性朋友,
那只是我不敢將我的恐懼跟害怕表現出來而已,而我用我慣用的情緒去表達。

在這個板上我所試圖寫下來的任何情緒,都是我希望我自己努力地去分析自己,
嘗試著去把當時真正的情緒說出來,讓自己能夠好好認識自己真正的感受,
然後再透過把這些感受寫在公開板的方式,讓自己知道其實表達出這些情緒是很ok的,
並不會有人因為這樣就會笑我不夠勇敢,笑我不夠堅強。

曾經,讓妳寫出那些美麗文字的愛情不會是假的,
而我只是很努力地想要讓自己在下一段的感情之中,
不會讓那些文字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之中,
也不會讓自己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又開始變得麻木,變得逃避。

我知道當我能夠擁有各種情緒時,我的快樂才會是真的,
我也相信當兩個人在愛情裡都真心向著對方的時候,那便是愛情最幸福的模樣。

所以我希望自己找出曾經在愛情中犯下過錯的原因,當然這需要時間,
需要時間去思考,需要時間去面對自己,也需要時間接受自己,
因為有些東西必須要追回到久遠久遠之前去,也必須等待一個契機去觸動自己的靈感。
我希望愛情不會只有一開始的時候美麗,所以我要先學著好好地愛自己,
不要當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之後,那個受過傷的自己嘗試著要去無限度的需索,
在得不到滿足時,卻又丟出不停的抱怨跟不滿,於是乎感情就在不知不覺中變調了。

謝謝妳的關心,然而現在我的每一天都是過得快樂跟滿足的,
每當我寫下一篇很難過的文章時,那代表我又跨過了這個門檻,我又成長了一些。
這一切原本就是過去,對我而言,它一直都是很美好的回憶,
它就像是一本書一樣,當我看過它一次,我又能夠得到一些東西。

我是不如妳堅強跟勇敢的,可以放手就讓這一切成為過去了,追尋著未來,
哈哈,我卻還得要在這裡頭找尋一些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蛛絲馬跡。
即使妳再也不可能愛我了,也請不要阻止我繼續愛妳的權力,
或許妳不知道看似耽溺於過去的我,因為這樣的一份感情,
讓我有勇氣去正視我自己身上的殘缺,面對我身上的問題,知道自己的能力,
也讓我更堅定了我未來想要走的道路,更真心想要去追尋一段真正美好的愛情。

這是我的自由,讓我認識了真正的勇敢,追尋著真正重要的東西。

請原諒我擁有這樣小小的任性,即使我懂得妳的悲傷,
但這感情並不讓我痛不欲生,它給予了我追求快樂的勇氣。
因為這是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受到我所想要的愛跟關心,
我才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也才知道自己是可以表現出單純跟天真的。

I just hold the child, the child in the man, the child that I leave behind.

替天行盜(the Edukator)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的經典台語是那句:
「30歲以前不是左派份子的人是沒心肝,30歲以後還是左派份子的人是沒腦袋」

然而真正觸動我的是用紅色油漆寫在白色牆上的那幾個大字:
「每顆心都是革命的牢籠」

我常常在想這一件事情,所謂的左派右派它們究竟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
為什麼我們就非得要把這個世界劃分一個這麼清楚的界限,
然後帶著各自的傲慢去看待對方,但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他們需要這樣的意識型態嗎?
會不會到頭來這些意識型態的堅持都只是為了個人不滿和憤怒的抒發而已?
會不會只是帶著偏見和衝動去發動了一些活動,
可是始終未曾去思考過這一些為別人造成什麼樣的破壞跟影響?

我認為革命本身應該要以人為主,這世界確實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需要去改善,
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走入極端,以劇烈的手段意欲進行破壞之後的重建,
是不是重建之後的制度就一定可以帶領著人們走入真正的烏托邦呢?
更何況在破壞之時那些受到殘害的人們就真的全部該死嗎?
如果陷入了革命的迷思,最終會不會只是被潛藏於人性裡頭的殘暴跟恐懼吞噬?

我們能不能,或者有沒有機會進行一場非意識型態的革命?

我不認為導入極端的行動真的可以為人們帶來他們想要的東西,
或許真的可以,但在那之前早已被人們的恐慌扭曲了它的原意,
人都是害怕巨大變動的,因為沒有人敢去想像巨大變動之後的世界會長什麼樣子,
也因此順著這世界的遊戲規則走會是一個比較安穩的方式,
縱使我們會有不滿,但活在一個可以想像的未來之中,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安全感。

只是人們真的快樂了嗎?
不,這世界上真的快樂的人很少,非常少。
藉著自我麻痺和吸食毒品式的短暫解脫並不會帶來長久的快樂,
畢竟內心真正的渴望它是一直在發出微弱的喘息聲,即使我們假裝聽不見,
我們渴望著自由,渴望著有那麼一天我們可以只是生活,而不需要順著規則走,
然而我們寧可不快樂,卻不願意背負起選擇自由的責任,因為害怕,
所以每顆心都成了革命的牢籠。

我想要做的事是試圖去打開那個牢籠,讓革命的思想時時充滿著心靈,
但我不希望自己很嚴格地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地位跟角色上,
我希望我可以用一種很特殊的姿態去做一些我想要努力的理想,
用一種並不極端,也不會帶來極大阻力的方式,去爭取更多人的認同。
這些事情必須要群策群力,更需要永續經營,
我並不希望它們像革命那般曾迸發出美麗的火花,但隨著時間過去,
似乎慢慢地已被另一股潮流給淹沒。

這世界上不會存在著烏托邦,畢竟人性都有醜陋的那一面,
或許在公理正義會存在於少數幾個人的身上,但隨著組織變得龐大,
我們不能保證那麼多的人都可以很正派,一定會有具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去利用這股勢力
運用這股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私慾。

而我可以接受人性的黑暗面,因為我自己身上也存在著,
我只希望在這個遊戲規則裡面可以加入一點點小例外,
讓害怕選擇的人可以擁有多一點點的自由得以喘息,藉此發動革命之輪,
站在千百年的歷史去看世界的變遷,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未來將流向何方,
即使在此時我們曾經引起過重大的變化。

這是我的人生,永遠保持著邊緣的姿態去看待世界,
想辦法讓主流價值觀跟非主流的價值觀彼此之間多一點認識,多一點尊重,
藉此去發掘更多的人性,讓人們可以過得快樂些,對世界多關懷一些,
或許我能做的微不足道,我也無法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什麼巨大的轉變。

但我願意,因為我相信未來會因此變得美好,而我因此感到滿足而快樂。

2008年5月4日

天譴 - Werner Herzog

帶著炮彈跟槍枝進到叢林的蠻荒地帶,想要找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黃金城
然而愈是進到蠻荒的中心,愈是看到自持為文明人類的黑暗及醜陋
在未開化地區所建立起的法律制度,只是為了擴張自己權力的手段,
貪婪的人性泯滅了道德,背棄了宗教,遺忘了正義,
面對死亡的威脅以及內心的恐懼,屬於文明的一切在此已起不了任何作用。

看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回想起我曾經問過自己的一個問題,
我們把我們的文化跟教育灌輸給原住民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打著提升他們的競爭力,改善他們生活的旗幟,然後將他們的文化一點一滴的刪除,
就某種程度而言,是不是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我們的文化比他們優越的立足點上,
正默默地進行一場文化殖民的活動呢?
包裹在這糖衣背後,究竟是巧克力還是毒藥呢?
如果他們千百年來在這塊土地上都是這樣在過日子,過他們覺得快樂的日子,
為什麼我們非得要他們改變不可?
是真的他們的存在會是一種社會問題?還是那只是我們的一種傲慢?
在冠冕堂皇的背後是不是我們醜陋的那一面在驅動著我們去教化他們?
還是那是一種恐懼,一種權力的慾望未能完全獲得滿足的恐懼?

然而進到蠻荒的地帶,我們認可的文明真的有用嗎?
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覓食,如何保護自身的安全,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
那文明不過就是一片易碎的玻璃,控制不住潛藏於內心的瘋狂。

人性,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不屬於文明的一部分,
我們試圖用教育、文化、制度、宗教去壓抑著那些,
所以我們不敢去承認它們的存在,假裝我們都是文明的人類,
但其實那些黑暗、醜陋的一面卻用慾望在吶喊著它們的存在。

不受理性支配的瘋狂,面對未知世界的恐懼,那股神秘的力量是我們害怕去感受的。
就比如說死亡,當我們身處於死亡的威脅之中,
那種恐懼就將會慢慢引導出不理性的瘋狂,然後就只剩下生存的意志,
而文明的存在也不再具有任何意義,只有活下去才具有最大的意義。
因為我們害怕死亡,所以我們必須要想盡辦法不讓自己死亡,
也得要想盡辦法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過,因為我們不知道死後的世界是什麼,
因此在我們的文明之中必須建立起一套價值觀來證明存在時候的價值,
以滿足這樣的恐懼所衍生出來的慾望。

我認為不敢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暗面時,就只能任由慾望支配著我們,
於是自認為理性的我們,也因此陷入了野蠻、醜陋之中。

2008年4月28日

人來人往

坐在一張青銅縷花的桌旁 我慵懶地半坐半躺人來人往的繁忙中
我隨意看著長久以來我以為我熟悉的陌生
在我以為的恆久不變中發現許多小小的意外

時間於我而言是什麼?
曾經在我茫然的時候我試圖將時針往前撥轉,趕忙著自己的腳步,
又在我耽溺的時候我想像著將手錶摔毀,逃離時光,停滯自己的腳步。
在那些企圖振作自己的行程規劃表之中,一一地將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寫了上去,
也一一地把那些事情擺在規劃表中,而不是擺在我的人生之中。
而未寫上的,我認為不是那麼重要的,可是它卻是不該冷落的事情,
一一地填在行程規劃之外的空白,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人生之中可有可無的空白。

時間於我而言是什麼?
是它有它的速度,而我有我的腳步,但我們必須在跟別人的約定之中形成交點,
否則時間將不再具有意義,而我的存在也似乎不再具有意義。

我看著人來人往,看著我的時間跟他們的時間在此刻交集在同一個空間,
我想用從他們的表情動作去感受他們的情感,我是喜歡觀察人們的,
當我看到孩童們奔跑來回,帶著無邪天真的面容,我便微笑了,
當我看到情人們牽手低語,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便微笑了,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人搭著手可是你卻感受不到那些互動的溫存,
也有些落單的人們走在這街道上匆匆地像是在找些什麼卻又不知道在找什麼。

然而真心滿足的表情是很難找的,可能他們正在肚子餓吧,哈哈,
哪會有人像我這般無聊坐在那邊看著人來人往,然後覺得世界是如此可愛。

是吧,世界是如此的可愛,所以我捨不得讓身邊的風景倏地飛逝,
於是我不再撥弄著指針,帶著自己的節奏踏在滴答滴答之上,合諧而悠揚。

2008年4月21日

月光

天上的那一輪皎潔 漸漸地找不出任何尖銳的角
在這個浮雲不願飄散的夜裡 透著輕紗依舊映著這長路漫漫

----

這麼詩意又帶點悲傷的夜晚 適合來講個帶點悲傷的故事
騎車回芎林的路上 速度不算太快 夜裡的南風也不算太涼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 正是我離開研究所的時候 而我不打算來講那些事情
那太無趣 也不好玩 那都過去了 我不會再回頭 那是一個我不喜歡的我 ~

這一個故事是一個男人在陷入極度無助極度害怕結果用極度的憤怒去傷害了所愛的人
這一個故事是一個男人終於在經過了這麼久以後能夠把這樣一個故事說出來
承認自己的脆弱 承認自己的過錯 承認自己的恐懼 承認 ...

----

如果這世界上存在著時光機器 我會乘著它回到過去
仔細端詳每一次妳等待著我的姍姍來遲 那張臉龐
我會靜靜地看著 然後 也許 我會靜靜地在一旁流淚

那一夜 不知怎地我下定決心想要改變 我想要在妳下課之前就先到達不再讓妳等待
這是應該是發生在我們那次爭吵之後 唯一的一次爭吵 而我不肯認錯
甚至連一篇道歉的文章都不曾存在過 直到今日我想要找尋那些日子 然而我卻只能猜測
我停靠在後來才在妳的文章中知道的楓林小徑 等待 歡喜的等待
幻想著妳會發現我的改變 為妳而改變 然後感動

但 時間在黑暗中無聲無息的流逝 一通又一通沒有回應的電話
我開始懷疑起妳誠摰的愛情 一個又一個妳跟某個男人約會的畫面浮現在腦海裡
那一夜 是我到過清大的日子中 最深沉的黑夜 我是來自地獄的人
我不斷不斷地想起妳媽媽說我會家暴的可能性
不斷不斷地想起妳對我說妳媽媽又要給妳安排相親,而對方的條件是如何的好
不斷不斷地想起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我引以為傲的東西,人生就這樣跌到了谷底
不斷不斷地想起所有人如何指責我,我的爸媽,我的老師,還有妳的父母親

我很害怕 我很無助 我知道我很想哭

可是 唉 可是結果為什麼會變成憤怒呢?

那一些日子裡我真的不知道我的人生將會在什麼地方
我的價值觀在一夕之間全都瓦解了,然後好像每個人都在指責我的失敗,
失敗,失敗,失敗,我知道唯一讓我撐下去的動力就只有妳,
然後瘋狂打電話聽到的全都是無人接聽,讓自己陷入更深一層的瘋狂,
這樣的我,妳會怎麼看我呢?

我覺得我已經不值得妳再愛我了,即使事實真像我所想的那個樣子,
我也只能轉頭就走了,因為我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地方值得被愛。
我放棄自己了,我已經沒有力氣告訴自己我想要怎麼做,未來還有什麼值得期待,
我還能有什麼未來?我以為妳騙我說妳要上課,然後 ......

我真的很想哭泣 真的很想 因為我好無助 我像是一葉扁舟被丟在汪洋大海中
結果我的反應是很生氣 十分生氣 憤怒到了極點

這真的十分可笑 我這個情感上的殘廢 .......
到現在我終於知道我懷疑的是自己 我把愛情看得那麼粗劣 但我才是那個卑鄙的人

後來 妳打過來了 說 妳去跟同學慶生
看到了幾百通未接來電 我的那個十分憤怒的口氣 妳一定很害怕
這個人 已不再是妳曾經說愛著的那個人了 .....

但 我很羞愧 我為自己的懷疑而羞愧 我痛恨自己的小心眼
我為自己的無能而沮喪 我為自己的歇斯底里而後悔
所有所有的情緒都跟憤怒無關 可是我的語言卻是摔門 卻是罵妳 卻是飆車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很愛妳 真的很害怕妳就這樣離開我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很努力想讓妳開心 真的想讓妳知道我很在乎妳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很無助 真的很想要有人能夠鼓勵我,深深地擁抱我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很羞愧 真的不應該去懷疑妳純真的感情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很沮喪 真的很想要我的父母,想要讓妳的父母都滿意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很脆弱 真的不要再用指責的話語罵我了,我真的承受不了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真的很想哭泣 可是我早已忘記該怎麼流下淚滴
我說不出口的是我真的很疲累 真的不想要再背負好多的沉重跟壓力往前走了

這些說不出口全都變成了憤怒 降臨在妳的身上 ......

----

這些話我真的好想好想當面跟妳講 我會哭 我知道我會哭的很醜 就像現在一樣
但我不在乎我自己會哭的很醜 我只想當面跟妳說對不起 我真的很對不起

曾經我所做過的一切不懂愛情的不成熟 我會一一在回憶裡迴歸
我希望有一天我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美好的愛情 而現下的孤獨是我的試煉

最後那些日子 妳傻的都不像妳自己 我慢慢能夠了解那是什麼樣的恐懼
而那樣的精神壓力又是如何折磨著妳 那些日子我想妳一定很掙扎 ....

在這個仍然很想妳的夜裡 我知道我仍然很在乎妳
我真的很想知道妳的最近過得如何 只是 ... 只是 ... 我還需要一些勇氣吧 ...

----

月娘啊月娘 妳正看著我嗎?
那能不能讓我的眼淚灑在黑夜的天空中變成星星呢?
每當我抬起頭來看著晚上的天空,我就會知道,
有些回憶即使當我閤上了眼之後,都將化成我美麗的翅膀。

意識的裂縫

那時候我還在等待遙遙無期的徵召令時,
跑去高雄大學旁聽一門觀於人文藝術電影欣賞的課程,
某天看完"現代啟示錄"之後,那個老師提到了人性中"黑暗之心"的概念,
然後話鋒一轉就到我身上來,
說:「像我會從博士班休學,內心一定藏住一些不可言喻的美好。」

當時我無法了解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還是說著一些合乎理性思維的休學原因。

----

不可言喻的美好,既然是不可言喻,那我又該如何將這美好嘗試著形容出來呢?

哈哈,這個用詞很棒,我喜歡,這就好比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所提到的酒神藝術,
生命中總會有一些經驗不論怎麼用語言去形容,都只能描寫出其中的片段,
比如說看到阿里山日出的光芒在群山和雲海所渲染出來的光與影,
比如說曾經我在溪頭的竹林中靜靜地隨著林梢的律動呼吸,超脫靜謐的境界,
這股震撼力是難以言喻的,因為它觸動到了一個神秘的黑洞而裡頭的空氣產生共鳴,
於我而言,用野性來稱呼它比較符合我的感動,那是源自於生命自身的美感。

在閱讀了一些書,看了一些電影之後,慢慢地我似乎可以意識到這一層不可言喻,
我思考著「非如此不可」跟「不可承受之輕」之間的對話,
我一直在掙扎反抗的,是那個「非如此不可」,對於生命中一切的「非如此不可」,
當然我是不夠勇敢的,用一個「非如此不可」去逃避著另一個「非如此不可」,
這是什麼意思呢?
最簡單的例子,我父母在我碩班畢業之後可以認同而不予責備的兩條路中
(一是去國防役,另一就是唸博班),兩條我急欲想擺脫的路,
兩條都不是有助於我認清我真正想要的東西的路,結果我選擇唸博班為的是逃避國防役。

休學,在那道意識的裂縫背後,真正的美好是我選擇了「輕」,
「非如此不可」是如此的沉重,是說我們的人生必須背負著所有的規則,
必須扛著所有人認同的社會角色跟價值觀往前走,既是如此沉重那目的是什麼?
選擇這樣的沉重是因為「輕」是難以承受的,為何「輕」會難以承受呢?
自由是必須背負起所有應負的責任的,因為這是我的選擇,
我必須去試著接受所有背負著沉重的人們對於輕盈投以沉重的眼光,
也必須接受當面臨到挫折或不順遂之時,人們試圖恥笑或責備的態度,
這樣的「輕」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承受的起。

然而,擺脫那些制度跟規範以及那個「非如此不可」的美好是一種很奇特的心理狀態,
那是種充沛的生命力在心裡面激昂的感覺,一種宛若混沌爆炸之後建立宇宙的狀態,
去碰觸內心裡頭那個長久以來被文明所慢慢摒棄的生命源頭,
了解自己一切未被開化的、神秘的、蠻荒的生命另一端,試圖跨越然後超脫,
以一種無限的概念重新建構自己生命的維度,
那麼我便可以接受意外發生在這樣的空間裡只是種機率的問題,
然後走向目的之途是遍佈在一個沒有座標概念的系統裡,
因此就不會在乎自己的每一步是不是整數或者是有理數,
在無限的概念之中只確立一件事,是否往目標走,至於多久多遠那就隨緣吧。

從意識的裂縫迸出了一道神秘的光芒,我想看看在這充滿邏輯的世界背後藏著什麼,
那便是那個不可言喻的美好,神秘的另一面。

Wings of Desire

When the child was a child...
it was the time of these question:

Why am I me and why not you?
Why am I here and why not there?
When did time begin, and where the does space end?
isn't life under the sun just a dream?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簡單的事情就可以讓我們滿足,開心一整天,
然而揹上慾望的翅膀之後,即使我們想要變成天使飛翔,
我們無法背負起太沉重的負擔,因而墜落。
甚至我們早已忘記那些曾經單純過的快樂,當我們有一天很努力地想要去追回那些純真,
其實心裡很清楚,我們再也回不去那些童貞。

我們該如何看待慾望這回事呢?
在天冷的時候喝下那麼一口溫熱的咖啡,感受熱流通過食道一直竄進胃裡,
搓一搓手,生出些許的熱化掉手中的冰冷,這不也是一種單純的慾望,然後單純的滿足。
當我們能看見顏色,我們可以跟人對話,我們可以與人握手,
我們便能夠感到生命是可以這麼容易就得到滿足,然後開懷。

所以也只有孩子能夠看見天使,天真的眼神才能看見沒有慾望的初心。

也或許天使也藏在純真的感情裡頭,
在愛情裡人們都曾因為一個簡單的動作,挖掘出天真的笑容,然後兩個人就真心滿足。
那可能只是分享著一杯溫熱的咖啡,
也可能只是說出了一句簡單的情話,
或者是一個深刻的擁抱,一個忘我的親吻,一個無意的牽手,
然後我們就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這樣的生命是如此的快樂,
這樣輕盈又滿懷熱情的快樂就讓我們開始相信永遠,認真地相信著。

人的慾望也是可以如此善良而天真,
懷著童稚的心才能去提出真正的問題,然後得到真正的快樂。

最近的我也時常問自己這些問題,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其他人呢?
為什麼我的人生會走到這裡,而不是在別的地方呢?
然後我才發現自己是個受眷顧的人,我很幸運能將奄奄一息的天真,
得到莫名的魔法重新點燃火苗,就像路西法那個可愛的傢伙一樣。

追求著真正的愛情是因為我看到曾經在妳的面前把我的孩子氣從盔甲背後釋放出來,
那時候的我總可以毫不畏懼的向全世界說我愛妳,然後我們就相視而笑,滿足。
背負著慾望之翼對我而言太沉重了,我只希望實現我的小小夢想,帶著笑容翩然起舞。
即使我們回不去那樣的天真,受過傷後的純真卻可以更純粹,
因為我們會懂得去珍惜曾經遺棄在一旁的美好,我相信著。

我如孩提一般地為成長而欣喜,也相信著這世界一定會很美好,然後我會好好珍惜,
我努力著讓自己能看懂那蟒蛇中的那頭大象,追求著這世上真正重要的事情。

Paris, Texas

這是我的啟蒙電影,當初在很多事情都還混沌未明的時候,我就被這部電影給深深感動,
在旁聽的課堂上看著這部電影的一幕一幕,眼眶潤溼然後流下欣慰的眼淚。

大概半年後再看一次,我發現自己更能了解它對我而言有什麼樣的意義,
為什麼我會因為它而感動,然後決心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公路電影"。

男人們從上一代的男人們所遺傳下來的殘酷文化,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或許會有某一代的男人很幸運地發現自己身上所發生的悲劇,進而阻止這樣的基因遺傳,
不過大部分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也是無法遏止地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文化之中。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見自己在情感上的殘缺,也很努力地去面對自己的恐懼,
然後嘗試著去承認它的存在,承認我的脆弱,用正確的語言來訴說我的害怕。
也發現長久以下活在自己身上那個父親的影子,就這樣深深地傷害了我所愛著的人,
男人社會中對於女人幻象般的謬思,或者是成為自己虛榮心的投影,
會發現常常在愛情裡對於另一半的了解,竟然活在心目中的那個形象,
而不是那個待在自己身邊的那個女孩,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文化跟世界中,
愛情之中的對象也常常淪為我們拿來比較的籌碼,而不是愛情。

或許追求女孩子除了是生理上的需求之外,除了填補內心空虛之外,
有那麼一部分我們永遠不知道,不敢面對,也不願承認的是,
我們在追尋著保留在女孩子身上而在我們自己身上被封印的那些情感和情緒;
然而更殘酷的是,只是出於一個美麗的幻象,而不是真正的愛情。

其實一個人的旅行或者某些程度上像是流浪,並不如表面上的那樣孤單,
和人群的疏離並不是一種孤立,而是在破壞掉那些零碎而支離的關係後,
用一種更完整的情感,用一個更完整的自己,重新去建立一個更為完整的關係。
流浪中要去接受,承認曾經那樣殘缺的自己,那個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不要用"如果...."或是"要不是...."這些字眼去試圖為自己脫罪,
這些字眼在潛意識中是在催眠自己那個不是真正的自己,慢慢地就會被自己給說服。

我想起以前修課時提過的那個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那個內在小孩,
既然他是個小孩,要記得好好地安慰他,鼓勵他,告訴他你曾經很努力過,
但我們可以嘗試著用另一種方式讓自己能夠更好過,也讓別人能感受到我們的真心,
去接受完整的自己,男人是可以脆弱,是可以哭泣,是可以害怕,是可以恐懼的。
是可以不需要用成就來評斷自己的價值跟人生,
也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得要用競爭的眼光來看待,
這個世界不會只有固定一個角度看才有美麗的風景,才是所謂正確的路。

這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一幕,或許也是我內心最真切的盼望,
能夠跟妳面對面說出我的懺悔,或許我會哭的跟笨蛋一樣,哈哈。

是愛給了我力量去流浪,去找回我靈魂的碎片。

窗台

關上燈的房間,一排黃裡透紅的路燈在遠方閃爍著,
蜿蜒在漆黑的夜裡,宛如一條銀河劃在黑暗中,那我是選擇這個房間的理由。

妳曾說,那個窗台是屬於妳的位置,在我的房間中一個專屬於妳的空間。

然而,當妳望著窗外的幾點街燈時,我看著妳,我卻看不見妳,
我活在我自己的天地裡,忽略了那個屬於妳的那個角落,妳留下了幾多空虛的角落。
很久很久以前,每當妳難過的時候,我輕巧巧的三言兩語分擔妳的沉重,帶走妳的淚滴,
後來,妳那張眩然欲泣的臉龐,我卻撇過頭不看,我不敢看,因為我不懂眼淚的話語。

如果不是倔強讓人變得愚蠢,幸福不會變成被甩上的門

那一下,是我粉碎了那房間裡那個專屬於妳的空間,是妳決心離開那扇門的驚雷,
那是我,狠狠地傷害了妳也傷害了自己的我,
如果這世界上存在著永恆回歸,那麼那將會是最痛最沉重的一個畫面。

****

這些天,不停的雨,烏雲總撐不住雨滴的沉重;而眼瞼也撐不住淚滴的沉重。
電影中那個失去溫度的空間,那張孤獨到無法呼吸的臉孔,
連結了過去的影像,浮現了一張張妳等待後的臉龐,妳無法呼吸的臉龐……

心痛就這樣隨著神經不住地蔓延到每一個細胞,
我終於能夠感受到那樣的孤獨,聽見那樣心碎的聲音,
好痛,好痛,眼淚就這樣滑了下來,劃過冰冷的臉頰,凝結成冰壓抑著呼吸。

我才知道我有多麼在乎妳,而不再是我自己的失敗與否。

****

一個人的旅途我在追尋著我的生命中所缺少的那一部分情感,
或許是被壓抑著,或許根本不曾學習過,而我會一直去拼湊出完整的自己,
像這樣子對於那樣的心痛感同深受,是第一次,而我勇敢地去接受它,
我嘗試著寫下來,否則窒息地難受。

我學習著了解自己、疼愛自己,學習著聆聽,學習著感同身受,我努力著,
或許我們永遠都不會了解真正愛情的美好是什麼,
而我願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去探索,企盼著它悄悄降臨的那天。

****

一個人的旅途我在追尋著我的生命中所缺少的那一部分情感,
或許是被壓抑著,或許根本不曾學習過,而我會一直去拼湊出完整的自己,
像這樣子對於那樣的心痛感同深受,是第一次,而我勇敢地去接受它,
我嘗試著寫下來,否則窒息地難受。

我學習著了解自己、疼愛自己,學習著聆聽,學習著感同身受,我努力著,
或許我們永遠都不會了解真正愛情的美好是什麼,
而我願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去探索,企盼著它悄悄降臨的那天。

****

希望妳能找到那個他,能感受到妳那些悲傷背後的意義,看著妳並能看見妳,
相信那樣幸福的笑容就會降臨在妳的身上,那是善良、純真、而勇敢的妳所應得的。

****

我心裡的這個窗台永遠是屬於妳的,
我希望窗台外始終都能看見妳充滿希望,真心快樂的笑容。

流浪神狗人 - 陳芯宜

這是一部從幾個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族群、不同年齡層的角度丟出信仰的意義這個問題,
而這裡所謂的信仰不僅僅是宗教上面的,也包括了所謂拜金主義的信仰在內。

故事是由三條主線在走,那我嘗試著不要侷限在電影中的故事來聊聊好了。
信仰對於現代婚姻的意義是什麼?對於愛情的意義是什麼?
在這一條故事主軸我所看到的問題是男人和女人之間先天或是後天之間的差異,
可以發現在面對同樣一個問題時,男人的語言思想跟女人的語言思想是相互牴觸的,
如果說,雙方都不願意也沒有嘗試著去用同理心思考時。
男人強調的理性冷靜 vs 女人情感上的表露傾訴
在這個地方導演認為它是無法透過宗教信仰讓雙方能夠溝通這之間的差異,
更甚者,導演甚至提出了夫妻間由於信仰不同所造成的衝突。

這些問題還是回歸到人身上了,只有透過人的努力才能夠消彌這些差異和衝突,
所以在電影最後雖然這對夫妻渡了一個假,看似暫時平靜下來了,
但他們的差異仍舊存在,而導演也沒有給飾演妻子的蘇慧倫一個笑容,
因為從男人的立場看起來像是解決的問題,其實是女人選擇了壓抑。
對於男人而言,性往往是愛情的信仰,只要能產生性關係似乎就是解決問題,
可是為何女人在電影中激情過後仍舊失眠?我猜測因為男人仍舊不懂女人的語言,
男人並沒有接收到女人從語言中透露的訊息,
也無法了解為何靠著美麗的雙手賺取金錢的妻子卻用煙燙出一個傷疤來。

因為成就和金錢是無法彌補情感上的創傷及空虛的,
這往往是男人無法了解的一件事。

信仰跟救贖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這是發生在酗酒的原住民身上的故事,哈哈,為什麼一定要是酗酒的原住民啊? XD
不管,是不是跟神贖罪那麼我們就可以放下身上的過錯跟傷痛?
其實不是,能不能放下身上的過錯跟傷痛,是自己能不能去面對、接受、然後原諒。
為什麼這個原住民爸爸到最後喝了酒,喃喃自語地說:我殺了人,我殺了人,
然後巧遇高捷的神明連結車,才驚覺所謂的救贖是什麼。
如果說自己不敢去面對,不肯去接受,總是找藉口說:哎呀,那是因為...,才會...,
基本上那是自己在說服自己其實那個不是我,如果是我才不會那樣子,
那麼禱告會有用嗎?哈哈,如果不覺得那個犯錯的自己是自己的話,那是為誰禱告?
我想這是導演的自身經驗,在他過往的經驗發現透過信仰無法減少弟弟喪生之痛,
既然是這樣子,那麼告解背後的意義應該是什麼呢?

或許透過對神說,我們可以比較能夠去把黑暗面的自己給釋放出來,
讓自己接受自己,而原諒自己。

信仰與命運之間的牽連是什麼?
臺灣人很喜歡抽籤,算名牌,壓准考證去拜託神明,反正大大小小事都可以找神明,
而從飾演連結車司機,很喜歡撿神明雕像的高捷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種人生觀,
知足常樂。
我看完電影騎車在路上我在想,如果說人生可以像電影一樣先快轉再迴轉,
那麼我們面對挫折跟逆境是不是可以比較樂觀跟釋懷一些?
一件事情不會只有一種角度可以看,要過怎麼樣的人生跟想法比較有關而不是物質條件,
或許有的時候沒辦法心想事成,只是因為現在的我還沒有做好準備,
等到人生的歷練夠了,思想上更為成熟了,或許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會更容易,
因為我們學會了在成就還沒來之前如何等待,在盡力付出之後懂得鼓勵自己。

其他還有一些像女性身體商品化的意象啦等等,就改天再說吧,哈,
夜深了,我該睡了 orz

國片真的是很好看,看到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更能夠去感同身受,
不過今天這場只有三個人在看,其中一個是我,哈。

下一部應該會去看豆導的作品吧。

十誡之第九誡 - 婚姻之鑰

"真愛是深植在人心裡面,而不是在雙腿之間"

男性社會裡有個非常奇怪的迷思,
我戲稱它為"崇拜巨型棍狀物症候群",還有"信仰充血時間病毒",
在男性社會中,面對愛情基本上也是一種成就的延伸,
更妙的是這種成就的延伸比較的基準往往是性能力的強弱以及性器官的尺寸。

一群男人湊在一起的時候,很愛去問做愛最久的時間是多久,而平均時間又是多久,
時間代表的是什麼?時間長短的意義又是什麼?
對於女性而言重要的是...(嗶~~~消音)過程時間的長短,
還是整體氣氛的營造以及情感之間的交流呢?

一段感情屬於做愛的時間佔去兩人經營感情時間的百分之多少呢?
那所以性關係真的會是兩個人是否真正相愛的關鍵嗎?
出軌與外遇的發生,真的是因為性能力的不足,
還是因為寂寞冷落和猜忌所帶來的空虛呢?

這讓我想到那個我當兵巧遇的國中同學,但他看我感情的態度讓我極度的不舒服,
同時他面對女性的態度也讓我相當的反感,結果我還要被他奚落 = =
愛情並不該是男人世界中成就的一種,不應該是用一種奇怪的標準來探討征服的標的,
在這部影片當中探究了愛情裡信任的關係,
男人的猜忌往往起於自身的挫折,連帶地他會認為另一半會因為他的失敗而決心離開,
於是乎猜忌懷疑造成的疏離,更甚者情緒上的劇烈反應,以及情感上的悲觀隔離,
往往才是讓女孩真正感到受傷的緣故,繼而選擇離開,並非自身成就的挫折。

愛情是進到對方的內心世界中,也交出自己的真心,
男孩常常關上了女孩試圖進入自己內心世界的大門,
常常在女孩子交出真心的時候,試著要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將她的心放進自己的心裡,
常常在女孩子悲傷地吐露出內心的感受時,以為她是在責備自己的過錯,然後憤怒,
還有許多許多男孩女孩之間的差異。

真愛或許是要我們學著放下自己,回到純真的自己,
勇於去疼愛別人,同時也懂得尊重對方,勇於去表達情感,同時也懂得用不傷人的方式,
勇於拋下這社會給予我們對於愛情的許多成見和應該要有的樣子,
我相信這樣我們終究可以看見愛情的美好,了解愛情的溫柔所在。

一對七老八十的夫婦,還願意牽起對方的手,親吻對方的臉龐,
這畫面永遠都會讓我感動欲泣,那是粹鍊之後反璞歸真的真愛。

該隱的封印

我誠摯的希望會有那麼一天,這世界上所有的不公平都會消失,
像是那些對於女孩們的不公平,像是那些對於男孩們的不公平 ......

一直到現在當我媽問起我分手的原因時,我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一方面是我從來不知道該如何跟他們分享我的情感,
另一方面我愈來愈發現我在感情世界裡的行為大部分複製了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

看了大概四分之一左右,書裡面所有男孩有的情緒問題我都有 XD
然後我也很努力地在去碰觸好多年以來我假裝忘記的那些帶著傷痛的回憶,
這一個部分我在大學的時候曾經試圖去解決一些問題,
當我那時候在修一門通識「情緒傷害與管理」時,
只是很可惜地那個老師在一次當眾羞辱我後,我反而放棄了那次自我療傷的機會。

其實我跟我父母之間的感情並不算太親密,
由一個地方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那就是只要我有機會離開家裡,我一定不會待在家裡頭。
然而我並不怪他們,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人,
管教我的行為也是來自於上一代的管教模式再扣除掉他們認為受傷的那一部分。

我常常覺得我自己很幸運,我的情緒上其實出了很大的問題,
但我在課業上還好沒有挫折,否則我這一輩子八成是毀了 XD
自我有記憶以來,我實在想不起來我有什麼時候被我爸媽稱讚過了,
就連在國中時期稱霸全校的時候 XDD 他們也嚴格地監控我的電話。

我的電話曾經被偷聽過,我的高中生活除了唸書跟打球之外是不能跟同學出去玩的,
我還記得更小的時候,某一次我爸跑出去打牌,我媽好像在打字吧,
我心血來潮地想幫我媽洗碗,幼稚園的小朋友也不太會洗,弄了一大堆水,
結果樓下的鄰居跑上來罵我媽,我媽就在鄰居面前教訓我給他看。

另一次也是幼稚園的時候,我在樓下玩一玩結果拖鞋掉了,回家被毒打一頓 orz
再長大一點,我忘了那次是為了什麼原因,我被罰跪被打還是我媽的朋友求情才放過我;
有一次跑去稻田裡玩,結果主人跑去跟我媽告狀說我們在弄亂他的稻子,
我一直說沒有沒有,我們只是在田梗上走,還是揍一頓還拿錢去賠 orz;

國小的時候考不好的時候會被我爸罵,所以到最後考爛的考卷簽名都是我模仿的;
出去跟鄰居的小朋友不知道為啥一言不合打架了,還被我爸踹一腳 XD
腳踏車被偷了也被罵,打球腳受傷了還要被罵 哈哈
大學的時候第一次被當,簡直快鬧家庭革命了,那年暑假連買個東西會被譙 ㄆㄆ

這一切的一切,到大四那時候修了那門通識課我才敢開始試圖去面對自己受傷的情緒,
只是那時候還沒勇敢到可以面對別人當眾羞辱我,於是我又逃避了,翹了之後的課。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休學那個時候會有那麼大的情緒反應,
因為那一次我已經無法掩蓋跟逃避那些自我否定的情緒,
同時長久下來我早就不會表達我的情感,只有憤怒,也只剩憤怒了。

其實我研究所的生活我不是沒跟我爸媽提過,
而他們只是冷冷地對我說以後你出社會就會知道這種人到處都是,
然後開始blahblah說他們遇到過誰誰誰也是多陰險又怎麼樣的,
哈哈,這樣並不能安慰到我已經受傷的情緒啊 :p

這個社會把用暴力去對待好動的男孩子當成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社會也認為男孩子不應該擁有那些會聯想到脆弱的情緒反應,
可是男孩子也是有自己內心世界,也是有著豐沛的情感,和敏感的心靈,
當男孩子選擇用冷漠、自我意識和爭強好勝去面對世界時,那並不是真正的勇敢。

我很抱歉在不知不覺中妳成了我的理所當然,
其實我真的真的很不願意這樣,我也認為我自己可以去改變這樣的情感模式。
現在我知道原因,因為我自己也曾是別人眼中的理所當然,
從來沒有人在乎過我想要的是什麼,而我也不在乎別人想要的是什麼,
所謂的同理心,從小到大沒人告訴過我什麼叫同理心啊 XD

在愛別人之前必須先好好疼愛自己,
否則那些受傷的情緒都將會出現在所有的情感關係裡。

桃花

稀稀落落的秧苗在陰晴不定的初春之際,落腳生根,
守護秧苗的,尚未輪到稻草人這熟悉的面孔,卻是一株看似弱不禁風的桃樹。
在參差不齊明暗有別的各種綠中,桃花的幾點嫣紅落落大方地搖曳生姿,
無視於身旁如淤泥般毫無生氣各種暗調的顏色,自在地帶出生命的異樣光彩。

當我從它身旁而過,凝視著這令人著迷的花兒時,
我總以為它得以看顧著這稚嫩秧苗結成穗花纍纍,
屆時,艷陽之下,山巒的翠綠、稻穗的金黃、桃花的嫣紅將會是何等神采。

是夜,大雨傾盆,重重的烏雲像是想把天地壓成一線。

如往常一般地途經那塊田地時,驚覺那些桃紅的精靈已然殞落,
空蕩蕩的枝枒像是想為離去的花朵留下些什麼,找不到適當的語言只能徒留空白,
我感嘆的是這易逝的美好,亦是永恆的幻滅,
也或許是在它凋零之前,我卻不再醉心於它的風華,不再珍惜它的存在。

我望著靜靜躺在土壤之上那些零碎的花瓣,一抹殘香還飄盪著,
想像我能拼湊這些花瓣,挽回那迷人的嫣紅,
許久以後,我抬起頭來,看看桃樹,看看秧苗,看看遠方白茫茫的山峰一線。

或許,花的離開不是因為風的追求,也不是因為樹的不挽留,
是它無須去承受暴雨的沉重,選擇不被冷落的自由,
肥沃土壤之後,為的是來年的桃花依舊可以笑春風。

2008年4月20日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這是鈕承澤的第一部電影 也正如他所說的他確實拍出了一部類型風格迥異的電影
這一場比起「流浪神狗人」來說 總算有比較多人跟我一起看了 哈哈
或許因為他是鈕承澤的關係吧 但也或許因為他是鈕承澤的關係
可能很多人看完電影之後會有點失望 會有點..... 怎麼說 抓不到重點

看到電影的宣傳海報或著是廣告 會讓人有一種很kuso,很辛辣的感覺
什麼拔掉邱毅的假髮啦之類的 但到也就如電影的最後一幕 如電影片名本身一般
這些屬於外顯的宣傳方式 你必須得要利用一些話題性、衝擊性的東西來吸引觀眾
對於豆導而言這是一種「情非得已的生存方式」 畢竟太過於內化的東西沒有票房
藝術跟商業之間原本就存在著一種既曖昧又矛盾的關係

沒有錢什麼事都做不了,但為了錢又得要丟下自己的堅持跟自尊 ....

這電影是在探討一個大命題,人活著為什麼不快樂?該如何快樂?
紊亂的政局,嗜血的媒體,情慾的愛情,匱乏的金錢,失序的社會等等,
這些是否真的是人活在這世上不快樂的原因嗎?
如果這些都是,那麼為什麼追逐著一段又一段的肉體慾望關係無法獲得滿足?
為什麼在得到一筆意外橫財之後,卻又會升起更大的貪念,徵逐更多的財富?
為什麼人生總是一片混亂,總是無法稱心如意,總是宛如一場悲劇呢?

因為人很疲於奔命地在扮演社會角色中的每一個自己,
看電影中的鈕承澤,時而是豆子,時而是豆導,時而又是鈕承澤,
什麼意思?
所有的混亂起自於自身角色的混亂,因而外在的刺激就好比毒品一般,
吸食的時候飄飄然,等到那短暫的脫離褪去之後,更加空虛。
扮演豆子的時候,他必須要去面對己身缺乏母愛關懷的傷痛,但不能表現其軟弱;
扮演豆導的時候,他必須拿出權威想辦法解決所有問題,但不能表現其無能;
扮演鈕承澤的時候,他又必須鞠躬哈腰為的是多一點的金援,但又不能表現其意志。

也因此外顯的一切只能麻痺所有自己中的其中一個自己,而不是唯一的那個自己。

當身為豆導的那個自己想要性愛,但身為豆子的那個自己卻為愛情而空虛;
當身為鈕承澤的那個自己想要金錢,但身為豆導的那個自己卻為卑微而沮喪;
當身為豆子的那個自己想要愛情,但其他兩個自己卻為尊嚴而憤怒。
我們不會因為外來的刺激獲得滿足,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
而人的慾望來自於傷害,血流汩汩的傷口若不曾結痂,再怎麼吃糖也不會癒合。

內化的快樂才會是平衡滿足的快樂,當內心有個快樂泉源不停湧發,
那麼外在的聲色光影就難以去迷惑一個平和穩定的內心。

面對自己的內心,靜靜地停下來聆聽它的聲音,它會告訴自己真的需要的是什麼,
什麼東西對於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呢?
每一個人有著每一個人不同的答案,因為每一個人有他不一樣的過去,不一樣的內在,
追尋自己的內心終究會找到答案,但這過程會很痛,很難受,
畢竟每個人都很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但往往黑暗面都是失序的起源。

真正需要渴望的東西,常常會藏在那個最黑暗的角落,然後潛意識就用個盒子關上鎖緊,
以為自己不去看它不去想起它,那麼我們就會忘記自己最脆弱的那一部分,
然而慾念會因為被遺棄在角落而失去力量嗎?當然不會。
沒有任何一個傷口不經處理後會自動癒合的,更甚者,
當我們運動得愈激烈的時候,這傷口會慢慢地擴大擴大,
我們就必須用更多的麻藥來麻痺自己忘卻傷口的疼痛。

這是這部電影,一部豆導口中的mockumentary,把劇情藏在紀錄片裡面,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意涵是,把自我藏在社會的觀察裡面,把情感藏在客觀理性裡面,
把內在的需求藏在外在的刺激裡面,把人性的混亂藏在世界的失序裡面。
它紀錄了自己,紀錄了那個最難去觀察,最不願意去碰觸的內心黑暗面,
當豆導可以把自己內心的這些情緒放在大螢幕上供人欣賞的時候,
我相信他已經跨越了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快樂是從自己內心去尋找的。

當我們真心快樂的時候,我們看這個世界仍然會如此的美麗,如此的希望無窮。

到目前為止我感受到所謂的快樂有三個境界,跟電影裡的不謀而合:

其一是在外在環境未與內在需求產生真正的衝突時,那叫天真。
這個時期因為人生很順利,沒有什麼想要的東西是得不到的,也贏得了外界稱許的眼光,
所以人會很快樂,那這個快樂往往會很浮誇,
太過於順利的人生就會讓人的慾望無限延伸,會做一些十分不切實際的白日夢,
像電影裡頭提到的,屈中恆不行就敲暴龍來啊,我還可以把電影賣到日本咧!
大陸當局那邊要求要有大陸演員,幹他媽的我找周迅啊!
天真,當然這並不沉重,因為這時候的人正被一群人高高的捧在天上,輕飄飄的。

其二是延續第一階段而來的,過於浮誇的夢想總會遇到現實的問題,此時是掙扎。
這個時期很痛苦,會感覺好像整個世界卯起來跟我做對,
不論什麼事情都會跌落谷底,愛情啦,事業啦,人生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不對,
然後我看整個世界也都很不爽,
政府政策啦,政客嘴臉啦,人際關係啦,感情問題啦,人生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機掰
而我認為這是因為衝突去刺痛到潛藏的傷口所在,那些慾望的起源,
人生不再順遂意謂著那些原本捧著你的手,紛紛地跟你說,你的夢想是個屁,
自己也無法去承認自己的能力真的有限,那代表自己要去感受那些傷口的痛。

其三是第二階段的超脫,在找不到任何出口之後回過頭去省思自己的內在,這叫領悟。
要進到這個階段必須要經過一陣非常痛苦的煎熬,人生就彷彿要停在那個地方,
就好比電影中豆導在分手之後,一個人關在公司的房間裡頭幾天不出來一樣。
把自己跟外界切斷任何聯繫,隔絕在自己的天地之間,避免那些刺激跟麻藥,
跟內心展開一場真心相對的愛情競賽(這台詞很北七 借來用用 哈)。
去面對自己所有的慾求,面對自己所有的情緒,面對自己所有的黑暗面所在,
不停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去找出事情的根源所在,然後安慰自己治癒傷痛。
過後,會感受到一種很溫暖的快樂,跟第一階段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在第一階段的快樂是一種有點表面的快樂,是一種會去隱藏負面情緒的快樂,
會告訴自己我像個小丑一般,給人快樂,把悲傷難過留在面具後面,
對啦,有點像是帶著一張快樂的面具在活著。
但這時候的快樂,並不是說你就不會難過、生氣、悲傷等等,
這快樂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會很用心地去感受這些難過、生氣、悲傷等情緒,
我不壓抑,然後我試著去跟那些造成我這些情緒的人們訴說我的感受,
然後我也願意去面對我所犯下的過錯,真心誠意地祈求對方的原諒。

這是一種知道自己以一個完整的姿態活在這世界上的快樂,厚實的快樂。

----

"你根本不懂什麼是愛,你甚至不懂什麼是做愛!"
嘖嘖,當張君甯用口齒不清的咬字講這句台詞的時候,我怎麼覺得她在罵我咧?
哈哈,罵的好。

如果"麥田捕手"是我人生的青少年時期的寫照,
那麼這部電影就是接續"麥田捕手"之後的人生到現在,
阿我十幾年的人生就被一本書跟一部電影講完了哦,這麼一點點 XD

看電影的樂趣在於能不能引起共鳴,
看這部電影我幾乎不用去思索大概就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這是說這不是一部好電影嗎?不,它是,只是我在電影裡看到了自己。

我想這就是豆導第一部電影的精神所在,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電影裡看到自己,
我看到了自己人生的痛苦與快樂,滿足與渴望,幼稚與成長,
外在的世界變化的太快,追著那些變得太快的東西跑來跑去,就失了根了。

從休學到分手,分手到oreo去世,oreo去世到復合被拒絕,被拒絕到上成功嶺 ....
人生變化的好快,一直到去年的聖誕節過後我才真正放慢我的腳步,停下我的腳步,
從分手之後我就一直渴望復合,那三個月我沒有並仔細去思考"什麼是愛",
那個渴望仍然是我的慾望,仍然是我的挫折感在作祟,
對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我並沒有好好地去看清楚它的模樣。

我還是以為當我自己多做了一點原本沒做的事情,那麼我就會多了一點值得愛的地方,
所以我學著去看電影,學著去聽古典樂,學著去思考哲學,學著去攝影,
直到那句"自始至終,你都不曾了解我"(大概是這樣啦 別計較),刺穿了我的神經。
那時候我還試圖想要去證明一些什麼,所以那封信如果曾經傷害了妳,請妳原諒我,
在此我致上我最深最深的歉意,真的很對不起。

當然,也還好那時候我有去學著做那些事情,即使動機是不單純的,哈,
我永遠記得電影的第一堂課老師講的一句話:「如果有一天我的心死了,請把我叫醒。」
聽到這句話我全身發麻了一下,我的心,真的正在垂死掙扎,
望著窗外的天空,我開始想像飛翔在白雲之上的藍天自由的風吹來生命的清香。

我想,那句話應該是"自始至終,我都不曾了解妳想要什麼樣的愛情",
我記得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我這人那時候真的是逃避一切都到極點,
我忘了那時候休學了沒有,我們在金山街的小公園裡騎著小木馬,
妳說:「有的時候,我真的覺得你聽不懂我的話,也沒有把我的話聽進去。」
我答:「對呀,我也常常覺得我的耳朵聽力不太好。」

多麼可笑的一個對談,多麼可憐的一個女人。
我應該把這些荒謬的言論拿來出一本書叫做"bnman的荒謬主義",應該沒人要看,哈。
嗯,我根本不懂什麼是愛,這句話應該要當成我的座右銘,哈哈,挺中肯的,
所以從那次之後,我才真正放慢自己的腳步,開始回頭去看這段感情。

緩慢,是我的速度。

最近好像流行用這種方式講話,"xx,只是oooo",哈,
二十多年的人生是一部太漫長的電影,我也沒辦法一口氣把它看完,
當然快轉也就毫無意義,誰會看一部電影不停的快轉啊?那是A片吧。
不過人生這部電影比較有意思的是,截取任何一個片段出來都可以是另一部獨立作品。

然後我看著這部電影我問自己,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是快樂嗎?快樂應該不是一個東西吧,那應該是一種情緒,得到一種東西之後的情緒。

那是...自由嗎?嗯,自由的確滿好的,但總覺得好像少了那麼一點點什麼,
一個人過著沒有拘束也好像沒有什麼掛念的日子,真的是挺輕鬆,不過太輕了,
心頭上沒有掛上個什麼東西,有種不復存在的不真實感,這快樂有點沒有重量的感覺。

那是...金錢嗎?哈,我幹麼要讓貨幣來決定我的快樂與否,好像把我的快樂加上單位。

那是什麼?

嗯,是愛情,是真正的愛情。但什麼又是真正的愛情呢?
這就是個好問題了,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當我看著一些批判著過去媒酌之言那種婚姻制度的小說時,
那時候的社會瀰漫著自由主義的氛圍,總認為這種專制的婚姻制度是不會為人帶來幸福的
自由戀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跟快樂。
可是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真的 ... 幸福了嗎?

如果真的幸福快樂,那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分離,有那麼多的爭吵,有那麼多的眼淚?
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在愛情裡頭不斷跨越了忠誠的界限?
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十分痛苦跟猜忌地去忍受另一半試探著忠誠的界限?

如果愛情真可以帶給人幸福,那應該大多數的人會滿足於專一的關係才對呀,
如果愛情真可以帶給人幸福,那應該大多數的人會完全地信任這段關係才對呀。
因為慾望帶給人的往往是空虛,而猜忌帶給人的往往是恐懼,這都不是幸福。

那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有人說真正的愛情是曖昧的時候,當愛情開始的時候也就結束了。
這句話,有意思,回想起愛情萌芽的時候,那確實很快樂,
會因為見到一個人就不自主地笑得開懷,會因為沒見到一個人就不自主地恍恍惚惚,
那像是漫天的白色蝴蝶飛舞在白色的小雛菊之上,會看見小雛菊也在飛舞。

那是一種眷戀,一種思念,一種單純而滿足的狀態,滿足了一種圓滿互動的境界。
所以真正的愛情不會存在於一個人身上,也不會存在於三個人身上,
孤單的一個人你不會在這人海茫茫中看見自己的影子完全投射在另一個人身上,
在三個人之中,有另一個人來分享了這關注的目光,那不再完全屬於自己。

在愛情之初,不論潛藏在背後的渴望是什麼,總會有一個人全心全意地在乎自己,
他的每一條神經,他的每一秒思緒,都能看見自己的身影在那裡頭流竄,
自己的每一個小小心願都能夠被聽見,都能夠被滿足,都能夠被重視,
可以把最真的自己,最完整的自己表現出來,不會被嘲笑,不會被責備,
只有接受,只有疼愛,只有讚美,只有每一分每一秒在他的眼中自己都是最特別的自己。

既然如此美好,為什麼這樣的美好,卻會終結呢?

問題出在人的慾望,潛藏在背後的渴望在經過了付出之後,它需要得到回報,
試圖在自己最親密的人身上,得到慰藉來撫平內心過去的傷害造成的缺憾,
因為在潛意識之中,已將這個人在愛情之始的那個模樣認定為可以讓自己得到滿足的人,
所有的滿足,包括了解自己的滿足,結果兩個人想要的東西在這邊就產生了衝突,
更重要的是兩個人想要的不再是滿足對方的心願,而是滿足自己的渴望,藉以得到快樂。

得不到之後就開始指責對方,兩個人想的都是對方不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但得不到是必然的,如果人們嘗試著從別人的身上來彌補自己的缺憾,
就跟很前面很前面提到這部電影裡面的概念一樣,那只是短暫的快樂,一時的逃離。
上癮了,就會產生嗜藥性,不停不停地在追逐,但得到之後卻是更加空虛,
自己內心裡面的糾結,能打開這個結的也只有自己,因為那是自己繫上的。

真正的愛情,我也還在摸索,但我知道心上總得掛個人,這重量剛剛好讓快樂停留,
又不至於讓快樂跌落深淵,又不會讓快樂飄浮在半空中總帶了點寂寞。
因為我不希望自己是孤單的,
在難過的時候,能夠深深地擁抱著一個人,不至於被難過的浪潮沖走,
在寒冷的時候,能夠緊緊地牽握著一隻手,感受那溫暖透過彼此的指尖流動著,
在開心的時候,能夠輕輕地親吻著一雙脣,分享幸福暫停了時間往前走的意識。

知道
有個人跟自己做一樣的夢,有個人跟自己走過那麼多的路,
有個人跟自己一起看過那麼美好的世界,有個人跟自己為一樣的目標在努力著,
有個人跟自己一樣也有那麼多的缺點,也是那樣的脆弱,卻真心地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有個人跟自己一樣懷著這樣純真的童心看世界,跟自己一樣追求著真正的愛情。

然後
我會靜靜地看著她,不說話,就會知道她想要的是什麼,
我會靜靜地看著她,不說話,她也會知道在我的心中真心地想要了解她,在乎她。

這是我想要的真正的愛情,我不需要在她的身上找到麻痺我傷痛的鴉片,
我只是希望她能願意跟我去找尋真正的愛情,
真心地去了解她,聆聽她,感受她所感受的一切,

真心地去深愛著一個人。

2008年4月6日

窗台

關上燈的房間,一排黃裡透紅的路燈在遠方閃爍著,
蜿蜒在漆黑的夜裡,宛如一條銀河劃在黑暗中,那我是選擇這個房間的理由。

妳曾說,那個窗台是屬於妳的位置,在我的房間中一個專屬於妳的空間。

然而,當妳望著窗外的幾點街燈時,我看著妳,我卻看不見妳,
我活在我自己的天地裡,忽略了那個屬於妳的那個角落,妳留下了幾多空虛的角落。
很久很久以前,每當妳難過的時候,我輕巧巧的三言兩語分擔妳的沉重,帶走妳的淚滴,
後來,妳那張眩然欲泣的臉龐,我卻撇過頭不看,我不敢看,因為我不懂眼淚的話語。

如果不是倔強讓人變得愚蠢,幸福不會變成被甩上的門

那一下,是我粉碎了那房間裡那個專屬於妳的空間,是妳決心離開那扇門的驚雷,
那是我,狠狠地傷害了妳也傷害了自己的我,
如果這世界上存在著永恆回歸,那麼那將會是最痛最沉重的一個畫面。

****

這些天,不停的雨,烏雲總撐不住雨滴的沉重;而眼瞼也撐不住淚滴的沉重。
電影中那個失去溫度的空間,那張孤獨到無法呼吸的臉孔,
連結了過去的影像,浮現了一張張妳等待後的臉龐,妳無法呼吸的臉龐……

心痛就這樣隨著神經不住地蔓延到每一個細胞,
我終於能夠感受到那樣的孤獨,聽見那樣心碎的聲音,
好痛,好痛,眼淚就這樣滑了下來,劃過冰冷的臉頰,凝結成冰壓抑著呼吸。

我才知道我有多麼在乎妳,而不再是我自己的失敗與否。

****

一個人的旅途我在追尋著我的生命中所缺少的那一部分情感,
或許是被壓抑著,或許根本不曾學習過,而我會一直去拼湊出完整的自己,
像這樣子對於那樣的心痛感同深受,是第一次,而我勇敢地去接受它,
我嘗試著寫下來,否則窒息地難受。

我學習著了解自己、疼愛自己,學習著聆聽,學習著感同身受,我努力著,
或許我們永遠都不會了解真正愛情的美好是什麼,
而我願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去探索,企盼著它悄悄降臨的那天。

****

希望妳能找到那個他,能感受到妳那些悲傷背後的意義,看著妳並能看見妳,
相信那樣幸福的笑容就會降臨在妳的身上,那是善良、純真、而勇敢的妳所應得的。

****

我心裡的這個窗台永遠是屬於妳的,
我希望窗台外始終都能看見妳充滿希望,真心快樂的笑容。

2008年1月2日

長輩

以前光想到要見他們,我心裡面就開始害怕然後反抗,
其實我不是自閉,也不是過於害羞,我只是害怕可能而來的批判,
我知道自己缺點很多,絕對不是十全十美,
我不知道他們的想法為何,我只是猜想他們一定會認真檢視我的缺點,
那是我的弱點,同時因為我很在乎她,所以我更在乎這些指正。

今天,當我把東西送回去的時候,看見迎面而來的笑容其實我很感動,
我好像未曾在他們的面前從容自在的抬起頭來,正視他們的眼睛,
我很想說一聲感謝,他們曾經那麼地照顧我、關心我,
我也很想說一聲抱歉,為我過去不懂得尊重和禮貌,以及我的不成熟,
但我沒有說出口,我相信從我的眼神,從我的樣子,從我的笑容中,
他們會知道那些對我的指正我是真的銘記在心。

離開之後,我不知怎麼地有點鼻酸,
即使曾經我做過那樣過份的事情,他們仍願意關心我,我很感動,
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不那麼羞於表達我心裡面的話,
我才發現一段長久的感情不只是兩個人的事,
如何讓她的父母將他們的辛苦養育長大的女兒安心地託付給我,那也是我該努力的。

這一天,我準時到達;未來的日子,我會重視每一個約會的時間。

看著過去的我,我告訴自己,珍惜自己身邊那些願意指正你缺點、錯誤的所有人,
請將這些指正牢記在心裡,那便是你真正在乎而回應那些關心你的人們的感受,
不要害怕,沒有人會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
願意告訴你那是真心為了你好,用不著急急忙忙地把自己埋進洞裡或是揚起針刺。

感謝你們,我會一直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