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

焦慮的意義 - 心理治療師的焦慮詮釋

阿德勒:焦慮和自卑感

「自卑感」為神經官能症的基本動機。

會造成自卑的客觀因素有 -

1.嬰兒可能因為體型的弱勢而擴大自卑(這點就算長大成人也不會發覺)
2.社會歧視(生為弱勢族群,或生在崇尚陽剛文化的女性)
3.身處家族中的不利地位(獨生孩子便是一例)

內在矛盾 -

人類基本上是社會性的動物,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與他人相依共存;
因此自卑感只能透過不斷地肯定和增進社會的連結,才能建設性地克服。
克服自卑感的神經性行為本質,就是獲取超越他人的優越感與權力,
以及用威望與特權抑他揚己的驅力。
因此,神經官能性的嘗試實際上會削弱一個人僅有的持久安全基礎。
就像霍妮等人指出的,爭取權力以凌駕他人之上,會增加社會內在的敵意,
並使得個人長期的社會地位更形孤立。

焦慮是侵略的武器,是控制他人的手段。

----

霍妮:焦慮與敵意

焦慮比本能驅力優先。

能制性驅力是專屬於神經症的;它們誕生於孤立、無助、恐懼、敵意的情感之中,
也代表在這些情感影響下的處世之道;它們的主要目標不在滿足而為安全;
它們的強制性格來自潛伏其後的焦慮。

因為孩子對雙親的依賴,這種對雙親的衝突敵意,必定要抑制。
因為抑制的敵意剝奪了個人認識和對抗真正危險的能力,
而且抑制的行為也會產生內在的無意識衝突,故這種抑制會讓孩子產生無力感與無助感。
「根本焦慮」便「不可分割地與根本敵意糾纏在一起。」

敵意和焦慮的互惠關係。

闡明人格衝突傾向是神經性焦慮的來源,不同於弗洛依德準生理化學的思維形式向,
霍妮讓焦慮問題回歸心理的層次,並且含括了不可或缺的社會面向。

----

蘇利文:焦慮即是被否定的不安

焦慮是人際現象的精髓,出自嬰兒與生活中重要他者的關係。

焦慮是因為嬰兒得不到重要關係人認可,而產生出來的不安。
母親不認可會帶來焦慮,嬰兒在有知學意識之前便能感受到。

成長中的嬰兒其自我是誕生於必須處理焦慮處境的經驗。

自我的形成是為了讓我們免於焦慮。

自我會控制覺察,會限制個人對其處境的意識,多半是因為焦慮的運作所致;
結果個人對這些人格傾向的覺察便裂解開來,而未能含括或整合到已被認可的自我結構中

焦慮限制了成長與自覺,縮小了有效生活的範圍。
情緒的健康相當於個人自覺的程度。
因此澄清焦慮才可能擴展自覺與自我,也就達成情緒健康。

----

造成自卑感的客觀因素,基本上可以簡化成為失去分離跟自主性抑制的概念,
這回頭呼應在弗洛依德、齊克果的概念中,關於焦慮形成的原因。
而在強調理性而抑制人類內在非理性部分的社會之下,
克服自卑感自然而然會尋求外在的管道試圖解決。

然而在爭取權力及優越感的情況之下,敵視社會上的對手是勢在必行的狀況,
在此若依霍妮的觀點加以詮釋,敵意與焦慮的互惠關係又將帶來人更大的衝突。
暫時回過頭來看看現下的世界所過份強調的競爭為人類帶來的究竟是什麼?
其實是一份潛藏的焦慮,那是抑制自我發展跟對於存在的不安,
當我們把自我放在世界的這個平台下供人選擇,其優勢是社會上所認可的能力,
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的人必須要選擇壓抑自我的創造性,以符合社會的價值觀。
此外,為求得生存將鄰人視為競爭對手是目前普世所強調認可的信條,
這又意謂著個人在社會地位上的孤立,敵意的產生,以及害怕被淘汰的不安。

也因此,試圖以外在的客體來解決內在自卑感的恐慌時,
即使在意識之下無法覺察焦慮將成為侵略的武器,
但事實上控制他人卻是可以暫時滿足自卑感而帶來短暫的安定感,
因為控制他人是可以強化主觀意識到存在的概念,以及自主性的擴展。

蘇利文的論點中,便可以概括詮釋阿德勒關於自卑感的客觀因素,
而在其解決焦慮所呈現的客觀現象上,就必須回頭去探究焦慮的本源究竟為何。
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之中,他的觀點和齊克果的概念相呼應,
也就是面對焦慮是必然的,擴大自我覺知伴隨著極有可能會發生的重要他人的否定,
自由所必須面對的是責任跟否定,
他人的否定可能牽扯到的是對他而言失去控制權以及觸動其潛意識的焦慮,
因此他必須透過抑制的方式來維持本身的權威及安全感。

若無法面對這樣的焦慮,那麼抑制自我的發展確實是一種免於自我陷入危險情境的方式,
但問題是抑制並不代表就此解決焦慮,在將來面臨到自我衝突的情狀之下,
焦慮有可能轉化為任何客體可觀察的情緒而發洩出來,例如:恐懼,憤怒等等,
因客體化的情緒可使我們暫時專注於眼下能觀察到的問題上,
藉此將焦點擺放在可觀察的客體之上,減輕對於焦慮的不安,得以解決衝突。

1 comments:

匿名 提到...

backlink search engine seo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backlinks high quality back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