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8日

態度

今天又被批評態度問題,
起因於昨天當我媽把聽一半的電話掛掉說那是詐騙電話,
我隨口回了一句:「如果那是真的咧?」

不是我不相信那是通詐騙電話,也不是我容易受到詐騙,
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有多少個時刻只是聽了不完整的片面之詞,
你們便如此妄下評語。

我不否認過去我的態度有很大的問題,
總是用逃避、謊言和尖銳的言語去掩蓋自己的過錯,
然而現在的我質疑的卻是人所看到的一切是否就是真相?

如果我們都只能看到真相的一部分,那麼你所認定的真相是實在的嗎?
因此我的態度問題是我的反應過於激烈,還是我去挑戰你們所認定的權威呢?
若是後者,那很抱歉,我這一輩子都要當這樣一個態度有問題的人。

請不要用以為自己書唸得多就覺得什麼我認定的就是對的,這種膚淺的話來應對我,
當芸芸眾生跟隨著社會的腳步無意識的往前走時,
我堅持追尋自己的自由,那是我應負起的責任,因為我是無知的。

很抱歉我不會是你們心目中想像的那個聽話的孩子,
但這不代表我會因此不孝順,畢竟這是我必須要背負起來的責任,
聽話對我來說是探求說話者背後隱藏意義的媒介,
我不願意任人支配,人沒有權力去支配別人,人也沒有義務去接受別人的支配,
人就是人,要有自己的意識,為自己的選擇勇敢地負起責任。

從今以後,我將稟持著清醒的意識感知這個世界的氣息,
過程中所有的挫折和阻礙,是悲是喜,全由自己一心的評斷,
我將為自己的自由負起最大的責任,因為那是使我衷心感到快樂的源頭。

多數人的選擇未必是正確的選擇,少數人的堅持也未必是頑固的反抗,
我已是那個站在七月裡成熟稻穗田野間,忘卻世間紛擾感受生命躍動的人,
當命運的決斷,天命的安排,歷史的更迭都不再具有意義時,
唯一有意義的就是我的抉擇。

2007年12月13日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Milos Forman


這個精神病院都有可能是任一個活在權威壓迫下的社會縮影,
並不容許存在任何特立獨行,試圖闖出精神病院的革命份子。

有趣的是,許多人明知道這是個精神病院,也意識到制度之下的不公平對待,
但他們仍舊自願來到這個精神病院,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不出個所以然,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有為什麼的,活著本身並不存在任何意義,
人只是無意識地在龐大社會機器下隨著時間的巨輪運轉,
不再探究自由的意義可在,活著鐵絲網所囚禁的世界中,日復一日。

而威權者的箝制是泯滅人性,罔顧人權,只為了易於控制群眾,
透過習慣的建立,刑罰的鞭笞,甚至是慘無人道的思想改造,
為的只是不讓每個人擁有個別的不同,擁有自由的希望,擁有做夢的勇氣。
在電影中所謂的心靈治療目的不在於治療這些人內心的創傷,
反倒是暗示著他們的黑暗面,脆弱面使他們的勇氣消逝殆盡,
因此當看到那位為情自殺的病患,因為愛情讓他再度擁有希望時,
短暫而流利的語句,卻被一句:「我要告訴你媽媽」而完全擊碎,進而走向自毀一途。

面對主角對威權的挑戰,竟以酷刑使其變為白痴,
但英雄的性命是短暫的,自由的精神卻長存不朽。
即便你透過媒體的洗腦,透過制度的欺壓,意欲建立其不可侵犯的威權,
然而再緊密的鐵絲網終究關不住人們對藍天的渴望。

2007年12月11日

愛河之心

最近常在DSLR板上看到很多人去拍愛河之心,
我看到很多漂亮的照片,但我看不到感動,我只有無限的感慨。

一座人造的橋樑,它不為了交通運輸,為的只是造景,
架設一些黃黃藍藍的燈,弄了一個噴泉,而我們就得要去認同這樣的審美觀。
老實說,那東西我看來很醜,很虛幻,經過幾十年幾百年後,
那樣的建築不會訴說著什麼樣的歷史,因為它是現代文明吞噬人心的怪獸。

在高雄,我看到了很多的歷史正被現代化的潮流所淹沒,
紅毛港的亡歿,中山體育場的消逝,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我實在不懂它到底是美在哪邊的藝術。

看著捷運的興建,我看到的是愈來愈模糊的天空,
但騎車在底下經過的人卻不曾抬頭看看自己頭頂上的天空,
他們只是一直尾隨著前方的車輛,無意識的扭轉著油門,走走停停。

當我們在談高雄是個文化沙漠時,我們也眼睜睜地看著高雄文化被剷除,
愛河賦予我們的意義不只是愛河之心或是一堆五顏六色的霓虹燈,
高雄港所訴說的也不應該只是個漁人碼頭和裡面的吃吃喝喝,
旗津所要擁有的是我小時候去時,那片空曠的沙灘而不是一堆我看不懂的造景藝術,
前鎮工業區曾經是高雄的活力所在,而今在摩天輪的照耀下它卻黯淡了,
更不用說我很訝異地在高雄大學旁邊看到了一堆未經重劃的農田,即使它在休耕期間。

我在學攝影的路上,我開始有一些莫名的堅持,
透過我的觀景窗所留下的,不只是漂亮的東西而已,
那對我而言存在著某種生命的氣息,某種感動的意義,某種思想的辯證,
漂亮而空洞的景物,拍的人已經夠多了,那不差我一個。

我熱愛著這片土地,我希望將來的人看見為什麼我熱愛著它。

2007年12月3日

Landscope in the mist(霧中風景) - Theo Angelopoulos


希臘的小孩決心要追尋位於德國的父親,即使那個父親根本就不存在,
一個在兩千多年前風光一時的古文明帝國,歷經了歲月而拖著沉重的腳步行走著,
有人說兩千多年來的哲學都是在說明柏拉圖的哲學,
而面對自己民族的衰老反而要去在現代哲學中最富盛名的德國,找尋希臘的指引,
這種悲傷沉重的心情,對於自己古老文化榮光不再,對希臘而言哪裡才是出口呢?

演出古希臘戲劇的劇團遭受到劇院的拒演,因為劇院改裝成舞廳為求更豐厚的收入,
面對資本主義,現代工業文明的入侵,希臘的希望是否就像受困於巨大煙囪,
受困於一排排卡車之中的那對姐弟,如此渺小而無助呢?
這些年來的歷史,就像海邊劇團的排演,右派奪權,左派的失敗,周而復始,
歷史總是在重複著一個輪迴,不論是個人、國家、甚至是民族。

是否我們總是在企盼一個夢境般的空中樓閣呢?
當我們看到白雪紛飛之時,明知道一場雪會停,也明知道雪終究是會融解,
然而我們卻因這短暫的美景而讚嘆,任憑希望、純真悄悄地溜走,
而漸漸地將我們的心套上一個繩索,自縊而死。
或許這個夢想中的烏托邦,只是我們選擇去忽略一些事實,
當新娘子哭著跑離開婚禮時,她又被帶回去繼續婚禮,而一群人繼續作樂,
無視於新娘子的反抗,無視於路邊哭泣的小孩與死馬,
選擇活在一個謊言般的快樂世界,那這個世界是真是假呢?

人生的追尋,民族的追尋宛如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路上走,同時下著滂沱大雨。
隨著成長的步履漸漸地我們認識了這個世界的殘酷,也付出了許多的代價,
被強迫奪走的童貞,面對愛情的啟蒙與幻滅,見識人情的冷漠,制度的壓迫等等,
這是我們追尋夢想、希望的代價,希望和失望之間,得到與失去之間,
到底什麼對我們而言才是重要的呢?
我們所衷心夢想得到的一切,到底是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獲致的?
是不是就像那隻列寧的手,到最後斷了食指指不出方向,而漸漸遠離呢?

黑夜過後,撥開一片濃霧看見了霧中的樹,
導演未去說明這究竟是死後的永恆,還是達到夢想中的天堂,
或許在他心中仍然相信總有一天他還可以看到這濃霧中的生命力,
或許在我的心目中,也相信著那隻手會接上手指指引著我該往哪兒走。

夢想與現實的辯證,希望與失落的辯證,成長與幻滅的辯證,獲得與遺失的辯證,
生命該如何選擇?
我們可以如小姐弟般堅持走到看見霧中的樹,
也可以自我麻痺滿足於短暫的落雪,忽略心靈哭泣的聲音,沉緬於尋歡作樂。

而我相信那棵樹不只是透過底片才得以看見,總有一天 ... 那會是永恆的存在。